企業培訓

貼近「新世代管理」的謎思?

新世代投入職場已經不再是甚麼新鮮事,然而,跟新世代管理風格和傳統的管理方式有很大的不同。筆者過往從事不同公司的企業培訓,留意到一些特定的公司文化或管理風格。並於這篇內文作出小小分享:

在傳統的管理方式中,公司的組織結構和權力分配是非常僵化的,而與新世代的相處的管理風格則更注重創新、靈活性和自主性。

新世代管理的核心關鍵在於「人本」的思想。管理者的職責不僅是向下管理,更需要考慮員工的需求,以創造一個積極、有創造力和激勵的工作環境。新世代管理風格更重視文化建設、溝通和協作。讓員工感受到自己的貢獻和價值,有助於增加他們的工作熱情和對企業的忠誠度。


這裡提出了一些新世代管理的關鍵策略:

1. 建立開放和透明的文化

開放和透明的文化有助於提高員工的參與度和工作滿意度。管理者應該與員工建立正面、開放的溝通渠道 (例如:公司可考慮設立一些日常用的社交平台,跟員工互動),並鼓勵員工積極參與公司的決策和改進。透明度可以使員工更好地了解公司的目標和方向,以及他們個人的貢獻。

2. 給予員工更多的自主權

淺談說服力與談判技巧(一):一致性的威力 (The Power of Consistency)

我們每天活在說服的遊戲世界裡,每人每日也在說服自己、說服別人。你不說服別人,別人也會說服你;然而,當別人嘗試說服你的時候,如果你未能有恰當的回應,也是一種「說服的效果」。舉個例子:假若同事A委派工作予同事B,而同事B想作出拒絕,而沒有技巧地拒絕同事A,然後其他同事甚至覺得同事B故意推搪 / 不合群,表象的結果同時說服了其他人對同事B產生負面的想法。

 

因此我們在職場上、或生活上都需要說服力與談判技巧,我們無時無刻都需要說服別人、說服自己。雖然不一定是「你對我錯」的對立局面,但如果我們也加強自己的說服能力,「Win-Win雙贏」的思維也可以是說服力帶來的理想結果。

 

今次就讓我們一起探討適用於談判與說服的心理技巧:一致性 (Consistency)

 

人會傾向追求「一致性」,意思是:人需要在做出某些行為、表現、甚至承諾時,我們會傾向前後保持一致:當別人覺得你第一印象良好,你會想給人維持一致的印象。舉個例子:街上有不少慈善團體都會運用這種心理技巧 (筆者利申:以下純粹心理技巧討論,而有意義的慈善活動是值得支持呢),步驟概述如下:

 

Coaching Clinic® 專業教練學國際認證課程 (2022年7月)

課程目的:
Coaching Clinic®是一個為期兩天的領導力的認證課程,旨在培養管理人員、領導和主管,運用教練技術與提問技巧,協助團隊達成理想目標。Coaching Clinic® 證書課程結合知識、技術及實用技巧,讓管理者懂得因應情況,高效運用並快速地看見成效。

Coaching Clinic®認證課程已於大量企業或機構內應用,並已被證實可以達致:

  • 改善組織的溝通和團隊效能
  • 有效釋放團隊的潛能
  • 促進創新,加速成果
  • 深化個人上,專業上以致組織目標上的承諾


應用範疇/對象:
由於教練技術能因應特定目標而彈性運用,因此其用途及對象可以十分廣泛,包括:
商業層面:管理者、銷售主管、人力資源、培訓人員、社工 (及有意推動教練文化的企業)
生活層面:家長(親子教練)、伴侶(兩性關係教練)等等


課程特式:

企業管理者的上乘心法:「子非魚」

戰國時代,兩名思想家莊子和惠施(惠子)的「濠梁之辯」很值得我們思考,故事如下:

 

莊子和惠子兩人於濠水橋樑上觀魚。

1. 莊子說:「看看這條魚自在地游泳,這是魚的快樂呢!」

2. 惠子說:「你不是魚,怎樣知道魚的快樂?(子非魚,安知魚之樂?)」

3. 莊子回應:「你也不是我,如何知道『我不知道魚的快樂』?」

4. 惠子說:「我既不是你,本來就不知道你知甚麼;而你本來亦不是魚,因此可以判斷你不知道魚的快樂。」

5. 莊子說:「請回到原本的問題(2.)。你問我『怎樣知道魚快樂』這句話,表示你知道我得知魚快樂後才問我,而我是在濠水上觀察知道的。」

 

莊、惠二人各有說法,但如果從以上對話過程中看教練技巧(Coaching Skills),可帶出以下的反思:

教練技巧是透過提問令當事人看到自己的「盲點」,以及找到他們認為最合適的答案。然而,每個人於日常對話中,我們會否不自覺「用咗自己把尺去量度別人」?

 

以下為參加者於企業培訓中,提出的生活例子:

「勤奮員工最早於限期內完成工作,便感覺其他成員手腳慢,看不起他人。」

「有伴侶的人覺得單身的朋友很苦悶,但其實單身也可以活得很自在。」

由「知道」到「做到」的信念

每逢年尾第四季,均是銷售人員業績「跑數」的衝刺階段,特別是保險團隊方面。筆者早前接到培訓任務,為一班新晉保險銷售團隊進行培訓。

 

新人由剛大學畢業至數年工作經驗不等,言談間還有種「Fresh Grad」味。這班年輕人雖然尚欠經驗,但經過7個月的「歷練」後,他們均達到新人業績目標,更意料不到的是,最後更「跑贏」另一隊資深保險分支團隊,究竟當中發生了甚麼事情?

 

在解釋之前,先想問問大家有否試過以下情況:

- 有些目標,你經已訂立了一段時間,但到今時今日仍未做到?

- 下屬承諾的工作目標,但最終與目標的達成有落差?

- 員工動力不足,「踢極都唔郁」?

 

人要由「知道」去到「做到」,要經過一道「橋」才能成功。而這條「成功的橋」,必須經歷五個步驟:原則、信念、決定、情緒、行動,今次就以保險銷售作為例子。

 

你是個身心有力量的人嗎?從「四大力量」看情緒管理

早前有幸獲某集團邀請作為企業教練,並出席一眾部門主管的恆常會議,為培訓前期進行需求評估。是次會議本來氣氛輕鬆,但當一名主管報告其部門工作時,卻當面斥責下屬,並帶有侮辱性字眼、顯得有點情緒失控,下屬亦不受落,令會議氣氛頓時變得拘謹嚴肅。

 

親愛的讀者們,你們曾經有過情緒失控的時候嗎?今次想跟大家分享關於情緒管理的主題,從應用心理學的角度剖析,人擁有「四大力量」,這源自我們的身心(外在和內在的力量),同時主宰著我們的情緒智商、是否容易受到他人影響等等。關於這四大力量,先為大家進行簡單的介紹:

情緒管理的四大力量

內在的力量

1. 思想:我們對人和事情的取態(亦即心態),可以是正面想法,也可以是負面想法。然而,你對事情的一些經歷,會造就你傾向相信或不相信某些事情(又稱信念)。

 

拖延心理學 (The Psychology of Procrastination)

有否試過,明明要提交工作文件,你卻選擇先處理其他瑣碎事情,甚至「hea住做」?於生活上,我們總有些事情愛拖延處理,甚至影響到工作效率與生活習慣。

 

然而,與其說拖延是種習慣,倒不如讓我們深了解「為何拖延」更加實際,因拖延其實與人的恐懼和脆弱有關,筆者想分享一本名為《拖延心理學》的書,歸納書中提及的幾種拖延類型,並以筆者的應用心理學角度綜合如下:

 

1. 抗拒型拖延

這類人的拖延基於受到他人的掌控,令他們感受失去自主權,唯有透過拖延取回自己的掌握權,也是對控制者的攻擊和報復。以生活為例,家人催促你執拾房間,你感到自主的空間受控制,於是會以拖延來作反抗。其實,你並非因懶惰而拖延,只是不願意在對方的命令下執拾房間。

 

2. 完美主義者

又稱「All-or-Nothing」,即「一係唔做,一做就要100%完成」的想法。這類人討厭做事做到一半,因為對他們來說,未有百分之百完成此事情,就等於沒有做過一樣。亦因為對自己的期望過高,容易透過拖延來逃避事情,避免看到自己的極限或不完美。

 

3. 逃避成功型

職涯發展:從IKIGAI找出你的為甚麼(WHY)

早前跟一班快將畢業的大學生進行職涯輔導及培訓,有位同學課後走來問我:「Kerwin,為甚麼你會從事培訓工作?我也想像你一樣成為培訓導師,將學得的東西分享別人,但無從入手。」

 

筆者十分欣賞這位同學的坦誠發問,至於如何入行培訓師,將來有機會再跟大家分享,畢竟每人追求的事情有所不同,今次反而想跟大家分享一個有趣的概念——IKIGAI(又名「生き甲斐」,意譯為「生命的意義」)。

 

我們每天為了甚麼而起床?或許我們在忙碌的生活下,為生活而生活,已漸漸遺忘本來的初心。「IKIGAI」是日本人追求幸福人生的概念,簡單以四個圓區,來檢視自己生活的意義(用來檢視職涯發展亦非常有效!),而每個圓區代表一種重要要素:

從四大圓區檢視自己生活,找出自己的意義

 

第一圓區:你喜歡的事

你有哪些興趣,一做起來便會帶給你活力?可以天馬行空,即使跟工作無關也可,例如烹飪、看書等等,人透過做自己喜歡的事,才會成為自己的動力!

 

懂得學「問」,便有怎樣的工作人生 - 自由工作人才必須要知的「教練學」起源

如果你於生活有些糾結的話,你正在問自己甚麼的問題?
懂得學「問」,便有怎樣的工作人生。於生活上、工作上,我們每天聽到各種的提問,而有趣的是:你懂得提問,便能引導對方思考 (可以是別人、可以是自己),應用層面上,我們稱之為「教練提問」,因此教練技巧可以有著不同的影影力。但是,教練的起源是怎樣的?

談起「教練 (Coach)」一詞,相信大家不會感到陌生,假若你有留意球壇的話,或許會想起英超的哥迪奧拿、前美國籃球隊教練的科錫維斯基 (K教練)等。至於現今的商業社會方面,企業教練 (Corporate Coach)的早已盛行,甚至有很多國際知名企業推行高管教練(Executive Coach)、團體教練(Team Coach)、銷售教練(Sales Coach)等,以刺激公司領導發展新方向、促進部門生產力、作為員工不斷自我提升的催化劑等。

但究竟「教練」的起源是怎樣來的?「教練」一詞的起源始於19世紀初期,根據牛津大學的詞彙記錄,當時主要解作「以推動學生通過考試的導師」,隨著其後的演變,教練的形態隨著運動體育呈現得更具體,接著跟大家分享一段故事,這是關於80年代初期,美國網球教練添高威 (Timothy Gallwey) 如何運用提問技巧誘發球手潛能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