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念

一直堅持做的事,真的會有回報嗎?

好像是這樣,

明明是自己決定要做,

明明是自己認為有意義才做,

堅持多年,

還要努力下去嗎?

 

當然,

拖延症是其中一個因素,

為了趕回之前的時間,

就告訴自己,

要再更努力去做;

 

但是,

一年又一年,

好像也沒有太大成果,

明明, 開始的時候,

並沒有祈求,

要得到些甚麼;

 

那,是何時,

變得想每件事,

都想有相應的結果?

又是何時,

把自己想做的事,

變成了要等價交換的東西?

 

想到這裡,

我也沒有很確實的解決方法,

只是繼續做下去,

看看可以,

堅持到何時?

而這樣,

又可以帶我到哪裡?

 

至於是甚麼?

其實並不重要,

小時候常常把想做的事掛在口邊,

長大後,變得不怎樣說,

怕完成不了,

更怕被其他意見影響,

完成不了都不算大事,

因為沒有因循自己的心思而完成不了,

風箏與風

得益於農曆新年,

本應趁假期去一趟林村,

奈何太多人,

唯有明年請早;

 

但一家大小都出門了,

與其被掃興,

不如去附近公園走走;

 

天氣很好,

陽光普照,

有點風,

剛好,

風箏可以隨著風飄起,

在睛朗天空下,

展現其美麗的姿態;

 

風箏要起飛並能穩定飄揚,

需要風速、風箏本身的質量、放風箏人的經驗和技巧,

還有放風箏時,多人與否;

大家都是『行家』的話,

經驗和技巧就成為主要話題,

有點似表演賽;

沒有人時,

風速就是王,

畢竟,沒有其他風箏;

如果是一家又一家人聚起來,

那放風箏,就是話題的泉源:

 

『好美啊!』

『那個好像蜘蛛俠!』

『那是愛莎啊!』

『它飛起來啦!』

 

或許,事情就像放風箏,

可能,你的經驗和技巧已經非常成熟,

但,沒有風,

風箏再好,也不能飛;

再試,你的經驗和技巧已經非常成熟,

原本的好事,經過大腦運算,成了壞事

何時開始,

明明是好事,

經過你的大腦運算,

到說出來時,

反成了壞事;

 

一直覺得,

這是保護自己,

並把期望值降到低無可低,

那麼,結果如期,

就不會有太大落差,

結果如果超出預期,

那,是我運氣還不錯;

 

有人說,這是駝鳥政策,

只是你不想『輸』,

太懷念『贏』,

正如,有人參加比賽。

贏了一次,就不再參加,

因為沒有再參賽,

所以再沒有輸過;

 

有人說,這是教育,

現實是,

社會上有太多無謂的競爭,

太多的、形形式式的、

那些輸贏,

除了把人跌入『無限輪迴』外,

倒也沒有甚麼得著,

與其要被蠶食心靈,

不如不要參與,

被逼參與的話,也不打緊,

期望值已經降到低無可低,

那麼,可以蠶食心靈的機率,

也可以降到低無可低;

 

本身也覺得無傷大雅,

畢竟『期望管理』,

是現代職場重要技巧之一,

米雅書單-親密恐懼

米雅推薦書名: 親密恐懼

作者: 周慕姿

出版日期: 2023/11/27

出版社:寶瓶文化

「其實,我真正最想被拯救的是:有人可以告訴我,即使是這樣不夠好的我,也是有價值,也是值得被愛的。那可能才是我一生的渴望。」

這本書提供一個機會 讓我們能以第三方視角去看待自己在一段關係中的面貌 雖然書中採用〝愛情〞腳本這個詞彙 但米雅認為相同的模式也會潛移默化的複製在友情、親情…等各種人際相處

內容通俗易懂 沒有深難艱澀的文字或概念 也因為這樣在閱讀的過程 將經驗一場直面內心深處的冒險 平日裡我們極力掩飾的傷疤、不願承認的脆弱 一一揭穿 我們會展露無遺的看見那住在心裡的孩子 他是活潑歡快地和夥伴一起玩耍嗎? 還是不安的蜷曲在一角用餘光偷偷觀看大家呢?

為什麼要解讀阿卡西紀錄?

介紹阿卡西紀錄是什麼之前 來說說米雅接觸阿卡西前的故事吧!

在我一次的人生低谷 接觸了靈性 那時候的我 正經歷著失戀的痛苦 和家人的相處一如往常 充滿摩擦與互相不理解 身體依然不是這裡痛就是那裡不舒服
不騙大家 我甚至有這輩子都不會幸福的想法、我就是個不值得幸福的人
但生活總要繼續 時間還在流逝 為了振作起來 我聽從朋友的建議 開始參加各式聚會、活動 
在這過程中 經由朋友介紹認識了我的啟蒙老師 更為人生開了另一扇門
在這個世界裡 充滿愛、光亮、溫暖 沒有批判 只有無限的接納與理解—就是阿卡西紀錄

記得那是我人生中第一次有被接住的感覺
解讀紀錄的時光 我的每個動機、想法、選擇、困惑、悲痛 無一例外都得到了答覆 那是一種了然於心的感覺 自此後正面的力量包裹著我 讓我知道 只要我相信 只要我想要 我一定能過著我想要的理想生活

今年的難得

年到尾聲,總是想著,

我今年做了甚麼?

得到了甚麼?

又失去了甚麼?

 

今年有點不同,

與其想著得失,

倒是想想今年,

有多難得;

 

難得今年看月兒的時候很多,

幾乎月總見一回;

難得今年看見太陽的時候也很多,

證明我還是有走出去,

看看世界;

難得今年能看到自家偶像的演唱會,

看過真人,

又可以繼續努力工作,

下次再看;

難得今年仍能學到新技能,

試試自己,

還有多大能力,

面對未來的新世界;

難得今年仍能和家人朋友保持聯繫,

心靈的港灣內,有愛在,

才能繼續對外瀟灑;

 

其實,

今年失去的都不少,

但『難得』還在,

而失去了的,又不能復返......

 

把今年的難得,

盛載到心靈的港灣內,

成為滋養內心的多個維度,

那下年到了,

就不用太徬徨;

 

今年最後一個圓月,

在兩棟大廈中間遇見,

你眼中的藝術(3)- 畫中之意

媽媽是,

當女兒學懂一些事,

就算是有多基本,有多微不足道,

媽媽,仍然為你做到,

而感到驕傲:

 

『媽媽可以讀那些字嗎?』

『為甚麼他們被打?』

『那你可以掃那個二維碼嗎?我想聽聽講乜呀?』

看見你對畫作的好奇心,

甚至想理解畫背後的事,

媽媽,深感安慰;

 

無論是當代作品,

或是文藝復興前後,

主題可以是希臘神話,

或是聖經故事,

作品,都是在訴說著一個個小故事,

那些故事放在一起,

就成了一種文化,

而那些作品放在一起,

就成了一段時期的藝術;

 

女兒還小時,

帶她到博物館,

很多時候被受質疑:

『佢會明咩?』

『佢都唔會知講乜架啦!』

『你唔覺得好嘥時間咩?』

盡管這些佔很少數,

但我有時也在懷疑,

這,對她好嗎?

 

當天,

女兒走進了一組導賞團,

我告訴她不要打擾別人理解作品,

然後她說:

『我也想聽!我也想知!』

能認可自己的,只有自己

有關自我認同,

依然有很多說話否定,

相對而言,

抑鬱症擁有最大潛力,

成為全球頭號殺手,

好像,肯定自我認同,

可能比死更難受⋯⋯

 

生下來,活下去,那是生存,

為自己生命,活岀自己,那才是生活,

然而,現實,就是要給活岀生活的你,賞了一大掌,

 

你想工作開心嗎?

現實就安排一個「小人」,

你想追尋夢想嗎?

現實就提醒你要付帳單,

你想追求真愛嗎?

現實就是給你身邊的人真愛,

但完全和自己不着邊際,

你想財務自由嗎?

現實就給你一下打入冷宮,

叫「通脹」;

那麼,在這不盡人意的環境,

要認可自己,未免太難吧?

 

很久以前,

所謂的認可自己,

有關自己(2)- 突如其來的茅塞頓開

人有時候會不知爲何迷惘起來,

 

覺得為何要這樣生活?

為何我的夢想永遠離我很遠?

為何我的工作時常不順?

 

最近,我也是,

很多問題在心中,

不知如何解決,

但,我好像連問題在哪,

都不知道,

直至今天早上;

 

因為直屬上司要放假,

時間上不長也不短 - 一星期;

但考量到上回他放假,

我們,就沒有一天不忙碌!

為免再有不必要的外加工作,

這次,我決定未雨籌謀,

先行計劃好交接內容;

 

想啊想,為何我會覺得這會做不成?

為何我好像未開始就打退堂鼓?
 

想到兩個字,

我,突然如壺灌頂,

想了又想,迷失又迷惘,

終於,我知道了!

 

我不敢期望甚麼,因為怕失望而回,

我不敢爭取甚麼,因為怕甚麼都爭取不了,

我不敢夢想甚麼,因為怕根本是痴人說夢,

最終,我甚麼都做不了!

 

然後,

既然做不了,

倒不如一開始沒有期望;

有關迷信

本身想寫有關『初心』的主題,

被外子嘮叨了一會,

就即時改變主題,

看來,寫作來自生活,

也不是毫無根據;

 

根據《中華民國教育部詞典》,

『迷信』 一詞,

是指『對神仙鬼怪的盲目信仰,

或泛指缺少科學論證基礎的信仰』;

 

先不討論『神仙鬼怪』,

『缺少科學論證基礎的信仰』的話,

我想,是有記憶的人,

都可能發生:

 

中學時代,

歷史老師曾說過討厭『銀針粉』,

因為家人只會在他生病時,

才會給他吃,

自此,『銀針粉』和 『生病』,

就被他連結一起了;

 

但,『銀針粉』只是粉麵類的一種,

和生病,是沒有直接關係,

那,根據『缺少科學論證基礎的信仰』的定義,

歷史老師算得上『迷信』於『討厭銀針粉』嗎?

 

可能是說遠了,

但又有多少人,

真的一點『迷信』也沒有嗎?

 

去異國旅行,到酒店門口,

明知沒人也要敲門或者按門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