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

人生從來不是追求完美

人生從來不是追求完美

説起完美主義,大家會想起什麼星座?有人會説處女座是完美主義的代表,小事如東西擺位,乃至交友都需要是最好的選擇。

今天想跟大家分享筆者在生活中遇到一直想追求「完美」的個案。

第一個個案的主角叫W,即是Win,透視着她作的所有選擇都要贏,躋身人生勝利組。W在職場上十分強悍,每件事情都會奮戰到底,對於與自己期望不符的安排會抗爭至希望有「公平對待」,反正她的人生不容存在質疑。亦因此,在表達個人訴求上她是清晰而且手段激進,一直成功爭取到不少機會。同時人際關係亦不錯,因為W的道德標準也是十分高,做事光明磊落,男男女女對她都有正面評價。

獨立能幹的女性,是W在不少身邊人心中種下的一致印象。從少到大,由學習、選科選校、交友、戀愛、轉職、置業等等,一手包辦。然而,隨着步入人生不同階段,W愈加顯得焦慮,因為她的世界由一個人變為兩個人,而且時間和條件上亦似乎無法兼容大家的期望。

了解朋友的價值觀是多餘的?

了解朋友的價值觀是多餘的?

上回説到「審美觀」(價值觀) 可以幫助了解不同朋友是否有昇華成知己的可能性,收到不少讀者私下分享和詢問。

當中一個比較富思考性的問題在此回答一下:知道了朋友大機會不是知己又如何?難不成絕交嗎?當然不是。須知,「審美觀」的差異在相處過程中自然會看出端倪,亦有機會自行過濾非同路人。緣來緣去,人生註定有過客,樂趣在於當中的學習。

那覺察雙方的「審美觀」(價值觀) 豈不是毫無作用?其實看似了解「知己」,實質為了解自己的一個過程,亦是尊重情緒的做法。友誼本來就充滿多樣性以及不同層次,即使泛泛之交亦可贈送金石良言,影響人生。

而了解雙方「審美觀」具體有以下的幫助,供大家參考:

1. 為自己保留時間
保留時間這點是最重要的。隨著年紀增長,各樣那樣的責任和人際關係,多多少少會感到時間的緊張不如年少時可以隨意揮霍。「審美觀」可以為你判斷出眼前的人值得花多少時間去交流,特別面對一些消耗型朋友。

每個人都需要吐苦水,發洩一下生活的不如意,一眾朋友在互相抱怨的過程中確實有種「打雞血」的感覺,發放一下負能量平衝倦怠的心態。然而,你會發現自己在某些朋友的角色只有作「情緒垃圾桶」,專門接收負能量而對話內容往往圍繞一些重複的問題,更嚴重是影響心情。

了解一個「知己」?「審美觀」可能幫到你!

了解一個「知己」?「審美觀」可能幫到你!

大家有沒有試過跟多年的朋友走過不少人生階段後,某一天發覺原來各自的想法相差很遠,甚至乎互相對立的地步。當然人生中遇上跟自己價值觀完全一模一樣的人機會真的很少,即便是枕邊人,多少還是會有差異,而事實上這種差異亦造就了思維上的多樣性和互補。然而,對於價值觀截然不同的兩個人,大家認為可以長遠成為知己嗎?

可以由陌生人成為朋友一般都擁有某方面的相似,主要圍繞著空間、外型和價值觀,層次由淺至深,長遠的可能性亦由低至高。空間這個層次可以令你很快結交新朋友,大家處於同一個空間:可以是工作環境;可以是學習環境;亦可以單純至旅行團中的團友⋯身處同一空間自然增加接觸機會,不難理解。所謂人走茶涼,緣起於空間,泛泛之交亦可止於此。

工作面試的最好準備:「不在乎」的心態

工作面試的最好準備:「不在乎」的心態

香港,有名的高壓工作地方,可以説經歷面試是一個不斷重覆的過程。升職、找工作、跳槽、做生意找合作伙伴、找投資方、申請基金等等都得通過「面試」。

最近跟友人談起找工作的經歷,因為家庭原因,她的履歷以普遍職場的標準來說帶點失色:有些空窗期,做過的工作一般就一兩年到兩三年的長度。私底下跟她認識多年,做事認真有責任感,還有少許完美主義。其實這種性格的她絕對是稱職的員工,願意花時間交亮麗成績表勝過一堆只會堆卸責任、佛系上班的人。

不過面試找工作時,兼一直被人質問空窗期、轉工頻密的原因。整個面試過程中,可以說一談到工作經驗部份,招聘方都顯得面有難色,隨後的面試問題基本上只是在走流程。在友人找工作的過程中,感到商業職場暗地裹多多少少有點不太家庭友善,對比下即使經驗和能力都高一班還是敵不過沒家庭負擔的其他應徵者。

其實每個人都會面臨這種情況,面試挑戰愈來愈大,職場的需求定律永遠是傾斜於年輕的人,有家庭的女性、年長的人一般不是大熱的選擇,可以說一般的上班族其實很難逃避中年危機的。

可能你未如自己想像般樂觀 -「自尋煩惱」不一定是壞事

可能你未如自己想像般樂觀 -「自尋煩惱」不一定是壞事

你真的樂觀到不受煩惱影響嗎?

有一天下班後跟友人們相聚,大家紛紛更新自己的狀態,既談工作,亦討論感情家庭生活等等:有的為自己在職場上挑戰跨國崗位而緊張;有的為公司擴展但不肯投放人力資源請長工苦惱;有的為準備進修學位感到少許壓力;有的為踏入人生另一階段而焦慮⋯⋯

當然除了一系列較為正經的話題,還聊到大家的人生觀、最近的新興趣、同居生活等等較為輕鬆的事。每每其中一些朋友拋出問題,大家都在積極地獻計,聊着聊着⋯突然一位朋友感慨,感到大家都在自尋煩惱,感到所有問題都是在自我糾結。

突然拋出一句「其實人生這麼煩,為什麼每天還要這麼積極去解決問題,安安靜靜去享樂享受人生不是更好嗎?每天去解決自己難以拆解的事情,簡直在增添煩惱。可能十多年後你會覺得自己今天所解決的煩惱,根本毫無價值。」這句聽起來顯得現場的朋友們似乎都是一堆自我糾結的人。

可能大家會認為有這句慨嘆的朋友自身能力不好,所以對於解決問題感到吃力。事實是,完全相反。這位朋友昔日是優才生,特別在理科,當年公開試輕輕鬆鬆已經穩袋幾個「甲等級」,解難能力可以說是他的強項。

教你如何分辨三個職場三煞的職位

你有在以下三個位置上工作嗎?如果是的話,那就是三煞職位。

1. 救火隊
2. 機器隊
3. 是非隊

良好的公司以人為本,擁有歸屬感的優秀人才可以帶領組織走得更遠,所以設計每一個崗位的職涯發展是重中之重,而日常所處理的事務亦牽涉在內。以上三個三煞的職位,可以體現出在職公司在人才上投放資源的盲點。

救火隊:
發展人才不是一直給他事做,更不是給他人家和自己不願做的任務,而是有全面的計劃循序漸進地發展專長。 「救火隊」其實定位了你現在的職位不看重能力的發展,而是看重「救火的速度」。説白一點就是「後備球員」,哪一個球員受傷你就要補上,重點技能是前鋒、中鋒還是守門?這不重要,重要的是要「快速撲火」。

一份重點放在「救火」的職位,隨時為每一位同事作後備,毫無規劃,注定了只會離發揮和發展自己這回事愈來愈遠。而更重要的是,救火隊隊員一般壓力指數極高,長期處於精神透支狀態,大幅減低對工作的熱誠,加速進入職場倦怠期。

機器隊:
什麼為之機器隊?就是那些工作內容日復日沒太大變化的職位,就像以往工業時代被機器取代的「流水式工人」天天做着相同的事,複雜度不高,可以純熟到如機器般運作的職位。

米雅書單-陪伴心理學

米雅推薦書名: 陪伴心理學 

作者: 黃士鈞(哈克)

出版日期: 2022/12

出版社:究竟

「助人並不需要總是充满憂傷氣氛,陪伴自己或他人,只要能帶著一份真摯的態度,哪怕是平凡的一句話,放在合適位置,就會產生撼動心靈的波瀾。」

身心靈工作者雖與專業諮商師有很大的不同 但一樣的地方是我們同為助人服務 期盼能將內心感受到的恬靜遼闊 分享給被生活壓得無法喘息的生命旅人

美國NGH催眠治療師課程

NGH 催眠治療師課程

NGH 催眠治療證書課程是一個國際認可的全面課程,完成後可於香港、內地、美國、英國等多個國家執業,課程涵蓋了催眠治療的基本知識和技能,以及如何與患者建立有效的關係,培養治療技巧和開始你的職業生涯所需等工具。課程總時數是面授70小時,練習30小時,修畢課程後,你即擁有國際認何的催眠治療師資格,為自己的職業生涯提供多一個選擇。

課程特色

小班教學- 12人為上限,確保每位學生都有機會參與個案討論、催眠示範及催眠練習,並可提供個人化的指導。

實戰經驗 - 導師Emmy為現職催眠治療師,曾處理數百催眠個案,每月亦會接觸新個案,課堂中將會分享實戰經驗,與及處理個案時的實用小技巧。

工作機會- 有機會加入Subport催眠治療工作室,成為執業催眠治療師。

彈性補課安排- 若學生未能出席全部課堂,可因應需要安排補課。​

另設私人班 - 可自訂時間,方便需要輪班工作人士。(2人成班)

課程詳情:subport.com.hk/ngh

 

閱讀《毒性羞恥》為何更多人偏愛壞男人?

毒性羞恥介紹

他是個好人,總是怕身邊的人生氣,所以不管人們說什麼他都答應。

他是個好人,不過女友曾說他有點窩囊,而且不太想跟他做愛。

他是個好人,上次老闆承諾加薪卻沒做到,他也不敢要求。

他是個好人,他真的是。只不過他好錯了地方,而且,有點太好了。

……

我們身旁有很多這樣的「好好先生」:

•喜歡解決問題並幫助他人

•渴望他人的認同

•向人們隱藏自己的缺點與過錯

•認為別人的需求比自己的需求更重要

無論關係、兩性、事業還是生活,好好先生都盡力做到最好,相信只要當個「好人」,就能被愛、需求被滿足、生活順遂。然而這種策略往往不會奏效,結果當然也不會如意。這時好好先生也只會更加努力表現得更「好」,一而再再而三地嘗試同樣的策略,最後搞得自己內心深感無力又忿忿不平。

其實,都是毒性羞恥感――源自童年創傷――讓人罹患了「好人症候群」。

想到過年回家就開始焦慮嗎? 調整好心理狀態帶您舒心面對

為什麼過年會焦慮?

一想到要開始放長假,總會讓人特別興奮,然而面對久沒見的親戚,或是長時間住在外面,要回家住一段時間,甚至開始擔心放假回來後的成堆工作,過年對於大家來說似乎不只是團聚的溫馨,帶點緊張,也有些人開始選擇不回家過年。

 

過年時面對各種問題轟炸

大家總是對他人的近況相當好奇,又總是很難滿足於現況,,「成績怎麼樣」、「為什麼你還單身?」、「要不要結婚?生孩子?」、「什麼時候買房子啊?」、「今年賺得好不好?」,這些問題真的不好回答,如果有與自己年紀、工作、生活背景類似的更容易產生比較的心態。

 

過年請設定好界線

過年不論是改變作息或是面對各種親戚間的追問,其實都是一種改變以及面對個人界線的改變,例如原本讓自己舒服的界線是自己生活的空間,那麼回家與家人同住就會讓自己感到不舒服。另外,就是親戚間的追問,也就像平時若有人一直想問自己的八卦,也會讓人感覺觸碰到界線感覺不舒服。

 

zoom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