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

米雅書單-幸福號列車2.0

米雅推薦書名: 幸福號列車2.0

作者: 張曼娟

出版日期: 2023/11/10

出版社:時報文化

「『所謂幸福就是在一個恰當的地方,過著合適的生活,那是我喜歡的生活。』說起來不難,做起來實則不易。它需要的是一個自我理解的過程,對別人來說合適的生活,對我來說一定合適嗎?我是與眾不同的,每個人都是,但我們常常被類似的價值觀與美學所制約,以為別人喜愛的,就是我的追求。」

米雅書單-底層邏輯

米雅推薦書名: 底層邏輯

作者: 劉潤

出版日期: 2022/03/29

出版社:時報出版

「兩個人發生爭執的時候, 一定是因為他們之間有更多的相同之處, 而不是不同之處。完全不同的兩個人是吵不起來的。」

米雅和爸爸特別容易吵架 講沒幾句話就開始爭執 過去我一直認為是 因為我們彼此無法接受 或理解對方的看法 後來透過覺察練習 還有周圍人的提示 才漸漸意識到 有可能是個性比較相像 說實話一開始我極度抗拒 不願承認其實我們某些部分是一樣的 會覺得我哪有那樣! 慢慢敞開觀察後 才真正明白我某些行為、做法確實是和爸爸雷同的。因此這個觀點米雅很有感 也算認同 但沒想過套在其他事理上也是通用

「只有不同之中的相同之處、變化背後不變的東西, 才是底層邏輯。」

反省「做唔到」

我們身邊間或有人問自己意見,這些不是對方要購置新電話,詢問哪個型號適用;學習新知識或技能,詢問從何入手,而是往往與人生態度、生活日常、抉擇有關,然後我們又往往做了別人眼中的「蠶蟲師爺」,對方似乎聽了意見,一段時間過後眼見他們的故態紋絲不動,有時還聞得他們一句回應︰「我做唔到。」
 

對於非關技術、知識、體力的做到與做不到,原來古人已有所回應,《論語.雍也》記載孔子與門生的對話︰
 

冉求曰︰「非不說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廢,今女畫。」

 

翻譯成今日的語言如下。冉求說︰「我不是不喜歡老師的學說(道德學問),只是能力不足。」孔子說︰「能力不足的人會走在半途上停止,現在你開始也沒有,只是劃地自限。」
 

看來已可有力回應大部分我們耳聞的「做唔到」,對方多半反回應說︰「我梗係試過,我努力過㗎,都係唔得之嘛。」(我當然試過,我曾經努力,仍是不行呢。)要與當事人爭論他有否努力改進,了無意義,尚有幾點可反省。
 

拿掉閃亮的公司名片和頭銜,你還剩下什麼?

工作成效不是你覺得,是老闆覺得

最近看到自己平時有在專注的粉絲團,紛紛道出了資深職場人在職場上遇到的各種風雨:職場無所不用其極的鬥爭、被老闆或同事暗算或搶功勞、表現很好卻被逼退…等等等,內心頗有感觸。

只能說,在職場待久的人就能體會:職場就是一個修羅場,充滿了各種政治套路與羅生門。我們從小被教導的:「只要你努力就會被看見」、「是金子總會發光」、「有實力肯拚就會贏」、「只要行得正,天下無難事」、「好人有好報」,這些話在職場中並非無往不利,甚至有時是完全相反、自打嘴巴的。

有些時候…不!是很多時候,不是你努力或能力佳完成任務,就能得到相對應的報酬,更重要的是老闆覺得如何。事實是怎樣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老闆-那個能夠控制你生殺大權、掌握你前途未來的人覺得事實是什麼,才是重點。

 

許多人努力了一輩子,為公司盡力賣命,你說如果績效不彰或混吃等死之輩晚景不堪也就罷了,但我看到的更多是能力出眾的職場人或高管,在職場政治硬被扯下、逼退的不還比庸碌之輩少。

職場生存法 - 如何做個懂得競爭的人

在二十一世紀的香港,甚麼都會聯繫到「競爭」一詞。
特別是職場上,公司裏的組織或團隊都會有互相競爭的時候。
每次想得到優良工作表現時,但在上司心中,自己的表現只是一般。
其實,你可有想過,會否自己缺少了甚麼?

能力代表一切?
要競爭,必須向對方展示實際能力。
心理學家曾表明,自我效能感與能力有關。
只要員工對技術及自我能力有信心,加上適當調節,便能脫穎而出。

甚麼是自我效能感?
心理學家亞伯特.班度拉認為人們對自己的才智和能力的自我效能信念是來自掌握性經驗、替代性經驗、言語說服、生理和情緒狀態這四種元素建立的。
那可以怎樣提升自我效能感呢?以下是小編的一些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