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態度

像人卻更像「行走的屍體」 許靖韻新歌《被吃掉的靈魂》演繹哀莫大於心死

品嚐到美食會感到愉快、在觀看悲情電影會流淚、被傷害時會感到痛苦,正因為擁有五官感知、喜怒哀樂等情緒,才能感受到自己是確確實實地存在著,而生活也因此而添上不一樣的色彩。然而正所謂「哀莫大於心死」,當情緒因為內心變得麻木而不再出現起伏,靈魂亦已經從此消失,日常生活亦只是行屍走肉,活著已形同死去,那麼生存還有何意義?「小背心」許靖韻於今年派台的第二首作品《被吃掉的靈魂》正正描繪出從人類變成「行走的屍體」的絕望故事。

繼推出以世事無常,因此要珍惜眼前人為主題的《望年月》之後,許靖韻再於6月推出今年第二首作品《被吃掉的靈魂》,並由林若寧填詞。許靖韻在演唱時所帶入的情緒,加上作曲人Lesta Cheng的旋律,以及徐浩與黃兆銘的編曲,令歌曲從歌名到歌詞與旋律配樂亦充滿哀傷。

從茶道改善員工身心健康

茶文化是茶藝與茶道結合,藝中有道,道中有藝。茶藝文化源於中國東周繁盛於唐宋。而日本茶道文化源自於中國宋朝,以當時的沖茶形式配合日本國民的精神成為今時今日的日本茶道。

 

品茶文化起源於寺院,和尚及僧侶也有飲茶及種茶習慣。通過茶幫他們效鬆平靜進入打坐的狀態。通過種茶作為修行的一部份,後來飲茶文化普及到文人﹑士大夫﹑皇宮貴族,最終進入到尋常百姓家。

 

茶道通過具體﹑深度,細緻的茶道沖泡技巧,具有儀式感的茶道過程,令大家真真正正學識用身體泡茶。因為茶道而進入內觀自省,內察的一個境界。通過修習茶道以及培養正確的品茶習慣,以茶入道達至改善身心健康。擁有修心﹑修身,修德的生活態度。以茶養生,以茶會友。茶可以說是一種飲品亦是生活或社會中,人與人之間的溝通橋樑。只要懂得茶藝知識,就可以進入茶道的世界。茶道之中的道,需要理性學習為基礎(茶藝知識),以至我們進入茶道更加順利。

 

茶道追求的是自然、簡樸和平和的生活方式,重視內心的平靜和人與自然的和諧關系。在茶道中,不僅僅是品茶,更是一種對生活的態度和對人生的追求。

 

在全球範圍內也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和認可。許多人在學習茶道的過程中,深深體會到了其中蘊含的哲學和文化內涵,從而汲取了生活的智慧和精神的力量。

 

日劇《獨活女子的推薦》:享受與自己作伴的獨遊旅程 體會到生日也可以不怎麼樣

「一個人都可以盡興,多了人卻還沒多高興。」由江口德子主演的日劇《獨活女子的推薦》(又名為《獨活女子的守則》,ソロ活女子のススメ)自2021年起推出第一季,因為大受歡迎而達到「一年一季」,直到今年已播放至第四季。在新一季中更成功走出海外,前往台灣進行「獨活之旅」,先後到訪台北、台南與高雄,盡情地享受一個人旅遊時的自在舒適。女主角五月女惠每年在生日期間亦會進行豪華的獨活活動,而我以前也喜歡在臨近生日的日子前往旅遊,直到最近才發現其實慶祝生日沒有指定動作,而且亦不應規限自己必須做些什麼,只要自己感到開心就好。

喧囂之中有獨語,由法庭至內心

二月六日,法院審理示威者闖入立法會案,多人被控暴動,其中一名是香港大學學生會前會長孫曉嵐。孫曉嵐在庭上陳情,多次被李志豪法官打斷,指稱法庭並非政治表述平台。「自其異者視之,肝膽楚越也;自其同者視之,萬物皆一也。」要刻意排拒政治,抑或任何事都以政治套牢其中,本無意義,或許只是配合某人某時的論述需要。無論如何,本欄素來不談政治,從個人層面鑑賞孫曉嵐的陳詞,對於洪流中的點滴生命,仍有鼓舞作用。

 

七月一日原屬紀念香港的主權由英國轉交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為特別行政區,該日亦列為法定公眾假期。可是二十多年來,香港人在此日舉辦遊行,表達公民訴求,「七一」於普羅市民心中,既是政權的紀念日,又是借放假的平台表達政見的日子。按李志豪的推論,「七月一日並非政治表述平台」,誠然現在遊行已不復見了。二零一九年七月一日,正值香港反送中修例公民抗爭高峰,平日保安森嚴的立法會中門大開,任由示威者進出,其後執法部門追究罪責,孫曉嵐被捕。她在陳詞中指出反送中議題的核心在於香港缺乏真正的雙普選(行政長官和立法會),立法機關無法制衡行政機關,致使行政長官的力量凌駕一切。她與其他抗爭者一樣,闖入立法會,就是指向問題的癥結。

 

風暴後上班,有何出路?

香港時間八月二十四日下午,熱帶氣旋馬鞍有吹襲香港之勢,全城打工仔引頸觀望,關注翌日天氣會否轉壞,影響上班狀況。今次較少網民譴責天文台,過往晚間掛八號,日間轉三號時有經歷,加上八月二十五日凌晨終究掛上八號風球,清晨時分天文台宣佈九至十一時改發三號風球,打工仔分多個階段做足上班的心理準備,終究在早上「獲取」約一小時的額外休息時間。若有所埋怨,是次焦點在於上班族知悉當日要上班,但要待八號風球除下,同時又要在風球除下兩小時內抵達辦公地點,這種狀況甚至比日常上班更難熬,足見香港勞工政策絕少優先考慮普羅大眾的需要。勞工制度不動如山,大石壓下,狹縫中打工仔有何出路?

 

跟自己玩黑色幽默

問︰「我覺得自己的生活到達樽頸,各類事都令我迷惘。」答︰「你怎知自己處於樽頸?或許一直你都在豉油碟中暢泳而已,不用怕,豉油碟仍很廣闊。」

 

問︰「我被困境擊倒了,對生活感到無力。」答︰「不被擊倒又怎知躺著是如此舒服?」

 

問︰「真想避免出錯,終究還是做錯了,真丟臉。」答︰「不用太在意呢,根本沒人在看你。」

 

問:「祝我『恭喜發財』最無聊,恭喜完又不會真發財。」答:「祝老人家龍馬精神是知道他們不夠精神,別人就是知你缺錢。」

 

上文並非旨在搞黑色幽默、地獄梗之類的東西,不妨當上述對答是一個人的內心獨白,面對不如意時自我慰解的說話。遇上窘境,按一般理解難以接受,例如自尊受損、自感生活條件匱乏、人際關係受挫等,但若依據相同基準改善狀況,困境就會解除,即是:自尊受損源於做了丟臉的事,則做令自己威風的事補償;生活遇阻滯,掃除阻礙就可以,缺錢就設法掙錢,感情空白就尋覓伴侶等。以黑色幽默自行輔導的結構是從根本排除自己獲一般基準評定的條件,即是「我不像一般所認為,有錢就能解決問題。」「我不像一般所認為,意圖搞好人際關係就能了事。」諸如此類。既然依從慣有基準的階梯,無法往上爬至佳境,甚至在我面前階梯根本不存在,我由此路上,直是緣木求魚,因此也毋須於此妄求甚麼。

 

所謂「累積進步」,除了來自加法,也可以是來自於減法

你典型的一天生活是怎樣的呢?

從早上起床開始,到出門,到工作,到下班回家,到睡覺…

你一整天的日子,是怎樣的呢?

 

照這個日子,這樣過下去,你想像一年後的你會是怎麼樣?

你會長甚麼樣子,身邊有誰,你會說著甚麼話,你學會了甚麼,過著怎麼樣的生活?

 

每個人都是一天過著24小時。

有的人,一年過了,彷彿只是在重覆著一年前的日子,只差年紀長了一歲。

有的人,一年過了,他卻彷彿在氣質上、能力上、眼光上有所不同。

 

差別在哪?

大概差在那個人知不知道要往哪去,還有他是否將前進的小小步伐融入到他每天生活的細節裡。

每天進步1%,在複利效應下,經過365天後能成長成37.8倍。

 

說到進步,你有沒有透不過氣的感覺?

很多人(包括我)總覺得改變的代價好大好辛苦喔,所以最終乾脆攤在原地、一動也不動。

但,又沒有人叫你一動就要爬珠峰…

每天只走斜坡一千步行不行?走著走著,覺得輕鬆了,再增加難度又行不行?

不如,從今天開始,下班回家就早兩個站下車,用走的代替那一小段車程。

培養出快樂的三大基因。快樂是一種能力!

你認為快樂的本質是甚麼呢?

 

有些人認為快樂是一種對外在環境反應的狀態。隨著好事降臨,人會快樂。隨著「壞事」發生,人會不快樂。

這樣的人,在失意時不禁怨天尤人,感覺失去了所有掌控權,自己只得祈求好運快點降臨、壞運快點過去。「這樣我才快樂得起來。」

這樣的人,在順遂時雖然感覺快樂,心底卻隱隱地憂慮著「可是,我不知道這份快樂何時會被奪去」。外在因素從來都不握在我們手上,把快樂建基於外在,我們就是把快樂交給他人操控。

你相信,快樂是一種可以培養的體質和能力嗎?

這種能力不是說只有在踫到不如意時,一次又一次逼自己站起來。快樂的能力是要持續培養的體質。健康不是一個免死金牌,病痛不會因為看到你身上刻了「健康」兩個字就選擇不攻擊你。但有健康的體質,當病痛找上你時,你就能比較快抵禦,讓它不要變更嚴重,還可能可以更快痊癒。

練出快樂的體質,當一個快樂的人,還是一樣會踫到人生的不如意。你一樣會遇到停水停電、朋友翻臉、失業、分手、股票大跌這些人生起伏,但你會更知道怎樣在挫折中照顧自己,把快樂來源建造在內心,而不是寄放在不可控的外在因素。你的快樂自然會安定,而不是循著人生的軌跡像坐雲霄飛車一樣被拉著上上下下。

那到底要怎樣培養出快樂的體質呢?

 

看待回憶

塵封的古董一直乏人問津,直至破落、遠離本土,才有人說它是如何代表當地,足以充當標誌云云。總之失去的一刻來臨,有一批人會忽然珍惜所失去的,但平日根本絕少理會,甚至不認識那事物,與它幾乎毫無關聯。這也難怪,因為失去代表從此再無機會享有,但一日未失去,仍有條件假定它明日存在,可惜現實告訴我們很多事物即使此刻存留,也可湮沒於一瞬。本文只講個人生活態度,不談公共政策、公眾教育,淺談回憶這件事。

 

有些人對於地標、先賢的遺產消逝感不捨,容易祭出「某某是我們的集體回憶」作為理由,背後的想法是此物承載不少人的記憶,這些記憶無可取代,該物的價值等同各人記憶的總和,一經如此倍大,彌足珍貴。不能漠視這些人對保留舊物的熱忱,以及照顧同感者的同情心,但是他們趨向放大「我們」、「集體」,把沒有這情感的人也納入有回憶的集體中(不知有心或無意)。部分景點多年經營遊客生意,附近街坊只遙望其形,極少造訪,遑論其他地區的本地人。經濟轉差弄得慘澹經營,甚至交託予受公帑資助的機構續命,最終無能之輩一句斷言它返魂乏術,就任由自生自滅,這等形骸被世代浪潮淹沒,說它是「集體回憶」,未免情感泛濫;再說因此要如何保護,更是替人代言,誇誇其談。論定某物為集體回憶前,若不釐清那集體遍及多少人、甚麼人,容易頭腦發熱,輕率把他人當作與自己擁有相同想法,也是過份自我的表現。
 

毋須自信

豪擲萬計學費,接受人生導師的拆毀和重塑;化妝得好像易容一般,掩蓋自認的諸多醜態;故作不經意顯示自己取得財務自由,藉站在人前的表演提醒自己正過愜意的生活。這些表現都圍繞他們渴求的事物——自信。有需求就有供應,教導人增強自信的言說、影片,甚至課程應運而生,於此提出一個大膽的建議︰根本毋須尋求自信。
 

首先審視自信的性質,可以分為兩層。第一層指某人自認具備某程度的能力,俾使他能完成某事。進而深之,就是那人在大部分日常接觸的層面都達到心目中的標準,他就自認具備所以為人的條件,也就是對自身一定程度的滿足,此乃第二層。一般人所謂「缺乏自信」,是指第二層,即是對自身整體能力不滿。我們會發現有些缺乏自信的人至少該對判斷力稍有自信,因為他們的能力實在不濟,所以不信任自己實在理所當然,否則他們若憑半點才幹又滿懷自信,志大才疏,幹起何事來後果或許更嚴重。提升自己比提升自信對這批人而言更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