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涯規劃

「神童殞落? "躺平青年"KOL是怎樣煉成的」

今年28歲的張炘煬於小學就展現出一定的數學才能,中小學期間多次跳級,他10歲就參加國內高考,成為中國年紀最小的大學生, 其後更於16歲在北航升讀博士課程,被國內媒體譽為「神童」,惟其後來花了8年才完成博士課程。

從講師職位離任後,至今他無固定工作,需父母不時匯錢接濟,但認為此乃理所當然,因為父母約十年前沒有聽從其在北京購房的要求,他更透露其銀行卡現時只剩下數千元人民幣。然而,張炘煬對此現狀感到滿意,他表示「混吃等死能幸福一輩子」,同時「不用看別人的臉色」。

一時之間他的名字及曾發表的評論已成為"金句";各種改圖已在互聯網傳閱,廣泛流傳於華人圈子,儼然成為躺平青年代表。

 

- 揠苗助長 ,媒體造神

從訪問視頻中得悉,張父因其年輕時的升學資源有限,致其職涯受阻,遂張博士自小就不斷被其父督促學習,以升學為其人生目標,童年期間無玩樂時光,亦謝絶親友探訪。

經過不斷的解題與考試練習,張炘煬於小學時期確實展示出高於同儕的數學才華,引起了張家對其加強培育,使其出人頭地,成就一番事業的期望;經過數次的跳級,張博士於初中一年級時學習進度已無法跟上同儕而於班上幾乎處於最後的名次。避免望子成龍的願望落空,張父為其申請離校自學,同時亦離職陪讀,直至張炘煬完成本科學業。

【閱讀分享】我們為甚麼要讀書?為甚麼要工作?

《我們為甚麼要讀書?為甚麼要工作?》


出自日本作者池上彰,在日本銷售超過50萬冊。

講述我們每天都做----讀書和工作的真實意義。


這本書適合我們大部分人,因為大多數的人不是在上班就是在讀書,而且還以豐富圖畫以及漫畫形式解說,以下就讓我們來看看這本書的一些重點。


 

|工作和金錢

     有人會想,為甚麼我們要付錢,在這本書中,作者把付錢這個行為理解為『感謝』的意思,我們付的金額也表達了我們對該項服務想要的程度。例如在一些要客人出價的項目上,有些人出價較高,卻有些人的出價永遠都是中規中矩的,顯然,這些人並不會得到他們想要的項目。而那些願意花錢的人,換來的就會是他們想要的東西。

      

     回到關於付錢=感謝這個行為上,如果你要向一位賣家買東西,你會在他給你商品時付錢,而這時的付錢行為,則有著『感謝你給我這件商品』的含義。最簡單的例子就是政府向市民收稅的這個行為。我們打工,也會得到相應的工資,這時上級對我們為公司付出而表達感謝的意思,所以,只要我們換個位置思考,想著我們是哪位向商家發工資的人,就不會在付錢時感到猶豫了。


 

|有很多錢就是幸福?

你怎麼樣解讀自己的「失敗」?陪你解開生活中鬼遮眼👻

「信念」來自我們覺得、相信是真的的事,它跟真理不一樣。

因為每個人的信念系統都不同,
它就像一層濾鏡,
影響我們怎麼看待生活。

信念像是潛意識世界中的裂變細胞,你越相信、他越印證,你透過驗證就越相信,變成一層層攻不可破的銅牆鐵壁。最後就變成鬼遮眼,別人看得很清楚,但你就像是眼睛「狗到喇啊嘛」🫣

可是幸運的是,負面的信念是可以被摧毀、轉換並且不再創造的!

 

具體怎麼做呢?有四步驟🫶


1.大腦有意識的覺察:
當自己有情緒有感覺的時候,問問自己為什麼這樣覺得?這個感覺可能從哪裡來?情緒是靈魂的探照燈💡


2.重新歸因:

失敗可以轉化成另一個新的句子:
🙆我只是還沒成功、不是失敗😵‍💫

愛迪生的一句名言,他在發現 白熾燈泡💡前,失敗了非常非常多次,他說:

🙌「我沒有失敗,只不過是發現了一萬種不可行的方式。」

再舉一個例子,有女孩個案減肥一直沒成功、灰心喪志,她說她覺得自己「好失敗」,什麼事情都做不好。這就是歸因非常經典的例子,

再讀《出師表》與 DSE

七月十九日,中學文憑試(DSE)放榜,年年如是,接獲考試結果的考生有喜有悲。政府官員面對鎂光燈大講考試結果何等不重要,人生還是有無窮出路,考試佔人生如何微小的部分。所言非虛,但在年輕人身處官民衝突現場,不由分說就監禁數年,在基本自由也不知何處尋的酷烈低氣壓下,與十幾歲的應屆考生述說個人能如何不受體制內規矩影響,完全空洞無力。大處不講,本文只從小處著眼,談談 DSE 中文科一篇範文《前出師表》(下文作《出師表》)。

 

《出師表》的作者是諸葛亮,由會考至 DSE 都被列為中文科範文,屬考核範圍內。教科書採用傳統文人的解讀方法,指文章如何反映諸葛亮忠君愛國,如何謙恭懇切勸諫蜀主劉禪。南宋謝枋得《文章軌範》引安子順說︰「讀諸葛亮《出師表》不墮淚者不忠,讀李密《陳情表》不墮淚者不孝,讀韓愈《祭十二郎文》不墮淚者不慈。」按此標準,讀過《出師表》應考而屬冷血者應佔絕大多數。其實只要不套用古舊文人閱讀文章的角度,讀《出師表》非但不流淚,還難以讀出諸葛亮是後世所稱的忠臣,但見一名指點江山的老 seafood。

 

🧸重新定義工作價值—讓同樣是自己擅長的事,快樂翻倍?

「你視為理所當然的事,可能是別人眼中的珍寶。」

這個有趣的發現,是我最近參加講師訓練時,一位同學小陳是做國外進出口貿易相關的,所以他一年整年在非疫情時期,最高大約有8個月要不斷往返世界各國,

出國對他來說是交付重要工作;以及接洽重要客戶的大訂單,他去偌大的香港機場;已經熟門熟路到可以畫出機場的平面配置圖,在他近20年的貿易生涯中,對人們眼中羨慕的上班就是出國、世界各地旅行的夢想已經十分的厭倦和疲累,因此他想要退下成為線上講師,突破這樣飛來飛去的業務生涯。
 

人們夢想中浪漫的法國艾菲爾鐵塔,在小陳眼中已經是平凡無奇的金屬鋼架,因此老師就建議他:其實你之所以會對出國這件事感到厭倦是因為現在工作的形式是B(business) to B(business),因為要交付客戶訂單,所以出國對你來說完全不能放鬆,是帶著任務和使命;

怕工作「選錯」怎麼辦?

選錯怎麼辦?


有些來訪者來找我職涯諮詢的時候,對我拋出的疑問是:【想換工作,但選錯怎麼辦?都快30歲了】
好,我們來拆解一下這個假議題背後更核心的本質:

不知道選對選錯,其實是因為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
就像愛麗絲夢遊仙境裡的柴郡貓說的:『如果你不知道你要去哪裡,那麼你在哪裡就一點也不重要。』
當然,想要什麼,在台灣教育環境底下,很多事情只能用『試錯』;也就是刪去法來淘選。這其中就牽涉到自我價值觀的判斷,舉例來說:我在意工作的專家角色和自我實現,但家人『覺得』另一個工作才是『穩定的鐵飯碗』,所以產生了價值觀判斷的『衝突感』。

記得以前上職涯諮詢師的課,老師對自我價值觀做一個我覺得很精準的比喻,在職涯上不知道自己到底要什麼的人,就像感情裡的渣男,都想試試看,好像都可以;但說到底也不知道自己到底要什麼?

當然我們是依存在社會體制底下的個體,尤其我們華人社會比起西方的個人主義;更重視自己和他人之間的「關係」,因此大腦的聲音很容易迷失、困惑,但這沒有所謂的對錯。就像每個人初始的人類圖設定都是不一樣的,有人在意個體運作的通道,有人更在乎社會通道和家庭通道;朋友的價值觀不會跟你一樣、家人覺得好的,也不見得是真正對你好的。

規劃人生,勿當蠢茂

今年是香港考試及評核局成立四十五周年,九月二十八日,考評局舉行紀念活動的啟動禮,展出與公開考試相關的收藏品,其中一件是1978年報道會考放榜的剪報,載列當今香港賢達的往事,大眾的焦點迅即轉離紀念活動。

 

莫說成立四十五周年,考評局這類機構,即使成立一百年、千禧年,尋常百姓也不感興趣,現在「附驥尾」終可獲取僅餘的見報機會。至於那名足以帶挈考評局的猛人是誰,就是醫務衛生局長盧寵茂,上述1978年的報章報道當年會考成績優異者所言云云,提及考獲7A2B的盧寵茂。

 

一個人投身社會多年,若仍要翻箱倒櫳,重提塵封的公開試成績,表示他多年來做人處事乏善足陳,當然盧局長絕非此等平庸之輩!他是活體肝臟移植的革新者、權威學者;此後從事公職,繼續發揚醫學,獨創遇上突發創傷時,對受創膝頭的護理法;擔任局長不久,已能準確運用無厘頭sound bite,搶佔新聞報道時間和版面,並提出流行病學與死後領域相關的奇異世界觀。這次考評局翻出盧局長的舊事,應該未得他允許,又不見展出其他社會賢達考取優異成績的舊聞,例如年年考第一者、資深大律師排名第十一者,大概考評局只是覷中盧局長乃當今抗疫紅人,要借他的大名往自己面上貼金,又或借圍內活動公開拍紅人的馬屁,形迹可疑。

 

具備心理學背景的職涯諮詢師有多重要?

6/10 週五,是加盟創業世貿展的第一天。

擺渡選的這個攤位,是交通要塞,但又處於邊境,布置得溫馨舒適,兼顧隱密性,做職涯諮詢、心理測評剛剛好。

我之前上班當業務代表時也辦過世貿展,顧攤位,整場跟打仗似的,人人精神處於高度緊繃狀態。原本還在想,戰場氣氛如何諮詢及被諮詢?結果發現多慮了,擺渡的夥伴們非常周到,讓諮詢者以及被諮詢者,都有舒心安心的體驗。

 

我本身比較擅長的,是深度諮詢-抽絲剝繭地去探問、分析個案的各種資訊,整合成相對完整、有根有據的解決方案。這種思維習慣,應該跟我後來唸研究所和學術圈的工作訓練,有很大的關係。

所以時間不長的一人半小時「陌生諮詢」的確是個挑戰。短短半小時,要了解對方的身家背景、目前情況、困擾因素,並要安撫對方的焦慮心情。最好結尾前,還能給予有建設性的建議,或至少是方向。

縱然在職場,我一向給人做事很明快果斷的印象,但身為諮詢師,我卻非常不喜歡很武斷的光憑粗淺了解就直接告訴對方:「你就是適合…不適合…」。

 

還蠻常聽到個案跟我分享曾遇到的諮詢者,就是這樣斬釘截鐵的告訴他們該怎樣不該怎樣,我想,諮詢師是用專業和個案一起工作,提供分析結果或方向的人,而不是個案的父母、或老師。

工作過度努力,就是預支自己 Work hard,don’t work so hard.

以前學生時期經常去工廠打工,總覺得為什麼有人做事就是這麼懶散,幾乎不會想與他們多講話,總之就是很鄙視打混摸魚的人。

而我自己呢,工作時一定全力以赴,反正大家沒休息我就不(敢)休息,覺得累也不敢多說。

一直要到很久以後,我才知道除了工作認真固然是好事,能持續多久才是重點。

我只是去打工,工廠裡大多是做了很久的人,或許太過認真的人很快就彈性疲乏,早就不在這裡了。

我是在當兵時期體悟到這個道理,這可能是當兵一年中,我唯一學到的事情。

人家說當兵就是小型社會的縮影,當兵時也是這樣,以前唸書時大家都是好同學,就算有人比較懶,也會礙於面子不敢太過放肆。

當兵可就不是這樣,裡面龍蛇雜處的,懶人可是完全沒在鳥你怎麼想,逮到機會就飄走,讓你完成剩下的工作。

班長們其實也都知道,只是去管好像沒什麼好處,義務役一年就走,說要多會管也有限。

在長官不想管的情況下,如果你是認真的那種人,一定會覺得自己的努力沒有意義,只是幫別人做他們該做的事。

出了社會後,證實了我的想法,如果你不把界線劃清,很快的所有的事情都會落到你身上。

但在職位不夠的情況下,工作做得再多,也無法獲得對應的成就感。工作內容就越來越乏味,很多人就是這樣開始厭世的。

兩層「自我實現」

有些人認為「自我實現」(self-actualisation)是非常高尚的事,甚至目標過份遠大,難以達成。本文分享一個看法:自我實現還可分兩層,可能比上述人士所想的更遠大。

 

「自我實現」是令「自我」實踐出來,令他變為真實,而不只是概念上、想法上的東西,若只是構想,我們不界定它為真實存在,惟有把想法用某些行動表現出來、完成預想的計劃、達成在現世切實的目標,才稱得上「實現」、「成真」。於是令人糾結的地方是何謂「自我」,這就是造成自我實現兩層分野的起點。

 

「本我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