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層「自我實現」

圖片來源︰IIMUN - https://bit.ly/3Ep0BUD

有些人認為「自我實現」(self-actualisation)是非常高尚的事,甚至目標過份遠大,難以達成。本文分享一個看法:自我實現還可分兩層,可能比上述人士所想的更遠大。

 

「自我實現」是令「自我」實踐出來,令他變為真實,而不只是概念上、想法上的東西,若只是構想,我們不界定它為真實存在,惟有把想法用某些行動表現出來、完成預想的計劃、達成在現世切實的目標,才稱得上「實現」、「成真」。於是令人糾結的地方是何謂「自我」,這就是造成自我實現兩層分野的起點。

 

「本我實現」

 

對自我實現淺一層的理解是以自我為本位,「我」是最重要的,我渴望、我想、我喜歡是思考的核心,即是按這層自我實現的理解,某人渴望親眼看見世上的各種事物,便環遊世界;某人渴望體驗高空滑翔的感覺,便玩滑翔傘;某人渴望挑戰人類體能的極限,進行極限潛水、攀登珠穆朗瑪峰;某人希望探求一個領域的終極道理,焚膏繼晷,鑽研日深。這全都是自我實現的表現,因為全都是他們自發而為,甚至非關利害,即是他們自己渴望如此,也不是為了取得其他條件,而以上述事項為手段,例如不會因為登山而獲取獎金,不會因為獲取名利而研究學問,不是因逃避原居地的不如意而環遊世界等。在這層自我實現的理解中,個人的想法是關鍵,若某人幾經思考、探索後,深感蝸居在家,成為御宅族,終日不做任何俗世認為有建設的事,與外界完全斷絕來往,才是他內心真正嚮往的事,他如此賦閒就是實現自我,別人也無從質疑。本文姑且稱之為「本我實現」。

 

由於以「我」為本位,這種自我實現的內容有時一成不變,有時又輕易改變。某人深感自己要擔當某份職業,遇上公司倒閉、行業式微,仍死守不轉行,未必全然欠缺技能、不願走出安舒區,而是認定「不做XX師就不是自己」,把自我牢固地套在狹窄的框架內,這是「本我實現」執迷固守之處。又有相反的狀況,導致實現自我顯得異常容易改動,正因為以自己為考慮的核心,一段時間內某人喜歡A這活動,就覺得從事A是實現自我;另一段時間他渴望達成B這目標,又覺得完成B才是實現自我,經常舉棋不定,飄忽游移。

 

圖片來源︰https://bit.ly/3KVbGzj

 

「超越自我」的實現

 

另一種自我實現是超越原初的自我,實現超然於自己的價值,這個新的自我仍是自我,只不過目睹現實,再反省舊有自我,願意捨棄不切合現實、未能實現更高價值的想法,形成高一層次的自我。例如德蘭修女,她原本在加爾各答的教會學校任職,並獲委任為校長,她亦樂在其中,但她就在該處見證鄰近貧民的慘況,於是決心向教會辭職,以扶助貧弱為志業,關懷社會上長期被忽略的人,滿足他們的基本生活條件。德蘭修女原本可以繼續在校任職,以教育感化眾生,也是呼應她信仰中的神聖感召。如果她堅守這層自我,目睹加爾各答的貧民大可置諸不理,但她的抉擇是推翻既有的人生規劃,修訂志向,思考的方式並非「我認為……」「我覺得……」「我喜歡……」「我擅長……」,而是「哪裡需要我?」「我的回應是甚麼?」對世界實況的回應取代以我作為中心朝向世界,這重發現又是重新發掘自我的真實內容,結果往往是自問「我應做的是甚麼?」應做的事又往往是這世界的需要,多於自己的渴想和願望。這仍是「自我」,因為是由「我」的視點觀察世界所獲得對現實的理解,並由「我」決定如何回應,繼而形成一個超越既有的自我;但這異於未體察世界的需要、深刻反省自身而生成的「我」,這層本我往往只是出於興趣、喜好、情感層次的觸動。

 

有些人本來是專業人士,或擔任晉升前景甚佳的職位,家中小孩或年邁父母需要照顧,就改變職涯規劃,毅然辭職,返家低調地做家務師,終日洗衫煮飯拖地,穿一身平素衣裝與一大群人混進街市中。有人本來可以安穩度日,坐享收成期,或風華正茂,數十載青春年華等待開發,但目睹社會亟須向善,奮然驟起,不論言說抑或行動,旨在推進社會革新,振聾發聵,從此可能失去自由,本來緊握的所有一朝喪失。他們瞭解各個場域如何需要自己,而自己擔當不同身份,回應呼召,履行責任,不只顧個人地位富貴也是完整自我的必要部分,要實現這一層自我,超越既定的本我就變得理所當然。此處不是提供擇業建議,而是以例子展現超越自身作為高一層自我實現的表現,尤其與「本我實現」常造成劃地自限、固守舊我對比,帶來另一個面向的反省。

 

展望

 

本文也不願陳義過高,令人以為一談自我實現,只得望洋興歎。然而我們更常見的似乎是無數人問「真實的自己是甚麼?」「做某某事會否喪失自己?」同時根本不知「自己」的內涵是甚麼,不懂發掘自我,受制於外在條件和自行設限的所謂「自己」之中。捨棄一些呵護本我的想法,反而開拓更多實現自我的可能。

 

本文由作者【海中地職人】創作刊登於HKESE,如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創作者
接觸的日益增多,不及人和事多姿多采;崗位轉換頻繁,不及世界瞬息萬變。深信思想和習慣形成觸覺,觸覺帶動技藝。海中一片地上,能做多少就多少。
回應
Blogger / 內容創作者 / 作家大招募
投稿刊登你的文章,成為HKESE 平台作家
HKESE 自由作家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