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童殞落? "躺平青年"KOL是怎樣煉成的」

圖片擷取自九派新聞官方微博

今年28歲的張炘煬於小學就展現出一定的數學才能,中小學期間多次跳級,他10歲就參加國內高考,成為中國年紀最小的大學生, 其後更於16歲在北航升讀博士課程,被國內媒體譽為「神童」,惟其後來花了8年才完成博士課程。

從講師職位離任後,至今他無固定工作,需父母不時匯錢接濟,但認為此乃理所當然,因為父母約十年前沒有聽從其在北京購房的要求,他更透露其銀行卡現時只剩下數千元人民幣。然而,張炘煬對此現狀感到滿意,他表示「混吃等死能幸福一輩子」,同時「不用看別人的臉色」。

一時之間他的名字及曾發表的評論已成為"金句";各種改圖已在互聯網傳閱,廣泛流傳於華人圈子,儼然成為躺平青年代表。

 

- 揠苗助長 ,媒體造神

從訪問視頻中得悉,張父因其年輕時的升學資源有限,致其職涯受阻,遂張博士自小就不斷被其父督促學習,以升學為其人生目標,童年期間無玩樂時光,亦謝絶親友探訪。

經過不斷的解題與考試練習,張炘煬於小學時期確實展示出高於同儕的數學才華,引起了張家對其加強培育,使其出人頭地,成就一番事業的期望;經過數次的跳級,張博士於初中一年級時學習進度已無法跟上同儕而於班上幾乎處於最後的名次。避免望子成龍的願望落空,張父為其申請離校自學,同時亦離職陪讀,直至張炘煬完成本科學業。

基於上述故事具新聞價值,能以中國最年輕的大學生身份獲得大眾關注,亦能令張家在家鄉中獲得讚譽,於是在各取所需下雙方建立了該神童人設,持續獲得社會曝光度,張父其後更出版書本講述如何培育子女成材。

然而,張炘煬在升讀博士課程後其學習進度未如理想,不僅未能於一般修業期內完成,而且他以至今未能發表達國際水平的研究為憾事;原為人生勝利組的故事變質,新聞價值沒了,曝光度隨之褪色。

 

- 沒有起飛,何來殞落?

張炘煬當年成為中國最年輕的本科生及博士生等身份無疑有其過人之處,領先同儕,但不應忽略過程中他所失去的生涯和愛好探索及青少年時期相應的全面人格培育;在父母揠苗助長和媒體造神的過程中,他只著重背誦和解題考試等智育的訓練,缺乏自我發現、創意,團隊溝通及協同合作等的教育歷練。

在進入研究生課程期間,張父陪讀的請求被否決了,隨後指導教授已指出張炘煬生活自理能差,他亦開始沉迷電玩遊戲,缺乏紀律,在職涯與研究志向探索的關鍵時期迷失下研究進度一再落後,一再延長修業期限;指導教授亦認為教研未必是張博士的強項,他亦以至今未能刊出達國際水平的研究為憾事,至今職業生涯無顯著成就,於業內無影響力。而他在就任教職不足2年後離任,並強調滿意現時打零工的生活現狀,亦「不用看別人的臉色」,一定程度上透露了他就任教職期間與同事或上司的相處並不愉快。

 

- 父母指點江山,無法隨心抉擇

張炘煬於專訪中表示「父母甚麼也不懂,卻要指點江山」,可見其不認同父母插手他的升學與生涯規劃,未有把選擇權還給自己,:

(一)初中成績未如理想,張父仍執意要求他離校在家自學並持續跳級;

(二)研究志向不明下在本科畢業後直接碩博連讀; 及

(三)研究生期間張父否決他到德國的交流與學習計劃,致其一直未有出國學習的機會。

由此可見張炘煬在升學和擇業的路上長期處於不由自主的狀態,忽略了心理健康;而成就動機往往由自我探索和發現期間獲得,順從家長式的「聽話」文化和控制慾猶如企業的Top Down執行,缺乏個人自發的積極性,所有權及責任感。

過去二十年國內經濟環境變化巨大,快速的產業發展和數位轉型,對人材的相應要求不斷在變,並不是其父母年輕時曾經歷的狀況。雖然父母均出於善意且亦為此付出了大量的心力,惟「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並不切合現今社會所需,過度的揠苗助長最終令整個家庭自食惡果。

 

- 「躺平」反映的不僅是社會階層流動性減少,而且也是對父母及社會的控訴

「你要是瞎創業瞎折騰,那才容易把自己折騰沒了」是張炘煬對記者詢問為何不創業的回應;他亦反問記者「夢想,多少錢一斤?」,也許是經歷太多挫折,已初步呈現反社會人格; 他指出自己的價值觀不獲父母贊同,也未能透過學問實現社會階級及財富躍升的家庭願景。

躺平是一種選擇,是一種對社會及父母的控訴,也是對未來人生的掌控感到無力。 張炘煬強調父母沒有聽從他要求於其研究生在學期間在京購房,現時房價已升值至大約一千萬人民幣,故靠父母接濟他至該金額是他應得的。

在智識普及化的現在,現時在線上學習平台進修已可完成一流大學的學位課程,我們應反思為甚麼不少家庭仍認定升學為主要出路,何不反過來看社會或行業需要何種技能,針對性提高以適應,甚至駕馭變化?


 

​​​​​​教育的本質是培養全面健全人格為教育目標如「德智體群美」,然後在此基礎上教會一個人一技之長和生存之道。

人生如馬拉松,在起跑線上急功近利,把子女當作是父母的可支配財產作掌控並不恰當,同時僅有智育的投入並不保證在隨後的回合中仍能領先同儕,缺乏了上述如創意、自我探索和協同合作等能力的培育,在其職涯發展上亦難以一帆風順,畢竟個人成就與其成就動機,自律性和執行力,以及能否於適當的時機獲得資源支援也是不可或缺的。

本文由作者【日新「雲遊四方」】創作刊登於HKESE,如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創作者
熱衷於產學研合作,持續於國際組織及區內金融及經濟期刊發表評論, 亦是香港中文大商學院環球校友大使及澳門特區歷史文化大使。
回應
Blogger / 內容創作者 / 作家大招募
投稿刊登你的文章,成為HKESE 平台作家
HKESE 自由作家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