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成長

自律不一定只能靠意志力

我們常常提到自律,大家是不是都會往意志力方向去琢磨琢磨,我今天

在JERRY的PODCAST聽到他述說關於自律的部分,我整個醍醐灌頂

發現其實自律不用靠意志力來實現這兩個字.

 

  那自律其實是靠甚麼來實現,其實自律靠的是內在慾望!

當自己內在慾望越來越強烈的時候,你不用意志力就會開始行動了

假設你要達到某個目標需要自律

那第一步可以怎麼做呢?

  

  第一步:挖掘

挖掘你對這個目標想要達成的原因,假設你想運動減肥

那就開始挖掘為什麼,因為想要變健康還是想要更多異性緣

還是想穿更多好看的衣服,然後在往下挖掘,為什麼想變健康

為什麼想要更多異性緣,想穿更多好看的衣服,不斷往下挖掘

最終你會找到一個最痛的痛點,痛到你遇到誘惑也不會忘記

自己當下怎樣判斷可以對自己目標是最好的.

動機越強烈自然就能用更大慾望

 

 第二步:犒賞自己

說起來目標距離現在不是一個很快就可以達成的路途,要如何持續

在這條道路上,可以設立許多的小目標,達成目標的時候小小的犒賞自己

等真正達成目標再犒賞自己大的!!

 

日記:一些瑣碎的事,沒有主題。(也許有?)

我只求今天晚上不要下大雨,毛毛雨就好。不然我就不能在室外草坪上寫了。太愜意了!攤著一張瑜珈墊,睡在草地,一個大晚上。

下班沒什麼事,一天24小時幾乎都在室內,就算沒有幽閉恐懼症,都快悶出病來了。

一個人總要有排解的方式吧。我就是喜歡一個人待著,然後自己和自己思辨。稱不上思辨吧,頂多是鑽牛角尖。

室外太舒服了,我擔心晚上就睡在外頭了。

-----------------------------------------------------------------------------------

非要說為什麼跑到外面來,主要還是因為家裡太抑鬱了。太多東西令人抑鬱了。不僅僅是那圍著幾十個平米的白牆,還有不想尊敬的人比自己優秀的事實。

行吧,我知道自己又會說什麼“優秀的定義可以有很多面,不用總盯著一方面”,“人各有長處,不必灰心”,“自己和自己比較就好了”什麼諸如此類的話。

不好意思,我只能說,這種話對於感到抑鬱的人來說,屁用都沒有。說什麼風涼話。討厭就是討厭,嫉妒就是嫉妒,醜惡的就是醜惡的。

我就是看那個人不那麼順眼。總之就是那麼一回事。看到她在自己在乎的方面比自己好,我就不舒服。

說完了,完畢。

兩層「自我實現」

有些人認為「自我實現」(self-actualisation)是非常高尚的事,甚至目標過份遠大,難以達成。本文分享一個看法:自我實現還可分兩層,可能比上述人士所想的更遠大。

 

「自我實現」是令「自我」實踐出來,令他變為真實,而不只是概念上、想法上的東西,若只是構想,我們不界定它為真實存在,惟有把想法用某些行動表現出來、完成預想的計劃、達成在現世切實的目標,才稱得上「實現」、「成真」。於是令人糾結的地方是何謂「自我」,這就是造成自我實現兩層分野的起點。

 

「本我實現」

 

中年危機?是青年危機!

有些人經歷中年危機,不知所措,有些則懼怕中年危機,擔心自己人到中年就會遇上這種危機。有人說危機即契機,這是從積極方向講,認為危機是轉變的關頭,這是正確的,因為若嫌這說法「太積極」,反過來想,遇上危機而不轉變,就踫上危險,直衝山崖。扭危為機,全在一線,再往下想,大概得出老子「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的結論。於此大膽斷言,中年危機早在青年時期已埋下。

 

所謂中年危機是指人到中年(約四十至六十歲,可把這範圍擴大),遇上生活不稱意的狀況,步入發展樽頸,礙於條件總有所限,難以突破;歲月過去就是過去,回頭也不行,好些決定無法推倒重來,導致焦慮、憂愁突然加劇,寢食難安。具體表現包括︰難以接受體貌失去吸引力,不承認與正值青春的自己和他人相比,外貌確實不夠吸引;事業發展停滯,晉升無望,轉行乏力,好像不是敷衍直至退休,就是擔任更低階的職位;周遭環境變化萬千,自己在學識、觸覺上都趕不上,明明落後於形勢,卻不甘承認落伍,也抗拒學習新事物,轉而挑剔新潮流、新事物的不是;感喟青春,沒有特別緣由也可長嗟短嘆,與他人對比一番後,顧影自憐,慨嘆一事無成,花了半天幻想這事、回憶那人,仍舊了無建樹。

 

【閱讀分享】你知道人有多達八十七種情緒嗎?來看這本《心的地圖》

Brené Brown最新的著作 Atlas of the Heart,覺得太正,未讀先分享,執人口水尾,做個聽書紀錄。

Emotional Granularity 是我們用詞彙形容自己情緒的能力,我們的詞彙愈豐富細緻,愈明白當中的細微差異,愈能正確表達自己。譬如不會誤以生氣行為表達悲傷、看得懂叛逆無情下蘊藏的焦慮不安。Brené Brown通過研究,能具體定義出人的87種情緒。

其中一種為Foreboding joy,我亂譯為恐懼性喜悅,這種喜悅是伴隨恐懼的,快樂得失真,感覺隨時會失去眼前的美好。我童年時常處於這種狀態,常常睡前躺在床前,兩眼放空,就想到家人會隨時離世,想到淚濕春衫袖才愔然入睡。原來有這個詞彙可形容,後來壞事真的發生了,人卻坦蕩起來。書中提到有個已婚男性經常害怕妻子會離開他,後來妻子意外去世,他才驚覺這種恐懼對預防不幸發生不單毫無幫助,反而限制了他純然享受妻子尚在世時相處的美好時光。我覺得這種情緒非常普遍,像有人在感情上躊躇不前,擔心對方太優秀,有一天會離開自己,恐懼不單無法讓他全情投入感受戀愛的甜美,反而更可能讓他做出控制性行為令對方為之退卻,讓自己想像中的恐懼最終成真。

笑人掃貨者

香港為抵禦病毒流播,用盡方法,傳聞三月會封城進行全民檢驗,導致部分市民恐慌,生怕封城代表禁止市民踏出家門,持該等憂慮人士搜刮區內糧油雜貨,若乍看結果,不知前因,還以為這物資充裕的城市迎接哪類世紀級天災人禍。於是有冷靜人士提出批評,指搶貨行為又一次顯示香港人的劣根性,香港人就是自私,不可救藥云云。如果本身討厭這城市和這裡的人,此處發生何事、那些人做了甚麼,也不重要,大概有如「雖無過犯,面目可憎」之罪,你生得樣衰就乞我憎,沒有好評論的。但若只參照搶貨的例子,以上述想法作為依據,進而歸結此地此人值得厭惡,未免主觀。

不可戒掉的壞習慣

習慣是很奇怪的東西。我們每天重複着,確從未想過是否真的需要跟隨。習慣起來的東西通常也無傷大雅,亦無必要戒掉,但到你真正戒掉時,又很「爽皮」!

 

習性從何來?

我習慣把水杯放在工作枱上,每次要喝水,也總需先去斟水,然後又回到桌子工作。有天我發現了我大可把杯放到水壺旁,令添水時減少一個步驟,但很奇怪,就算新習慣比較方便,我也有點想捉緊舊的。

我另一習慣是把毛巾放到離浴缸遠點的架上,我每次沖完涼也滴著水伸手到遠處拿毛巾。有天我發現可把毛巾放到浴缸旁,但……浴缸旁的位置原本安排了放置小毛巾。

當我把大巾與小巾對調後,我再把水杯的位置也換掉。舊的習慣可能不方便,那我為何要捉緊舊物?

我想起在家住時,媽媽執屋的方式。與父母同住時很多規矩,其一是「東西在那裏拿,就放回原位」。碗在碗櫃、碟在碟櫃、杯在杯架,其實很合理,也令空間很整潔。但當本來的規矩不是我定的,不論合理與否,我就是跟隨,沒想過需要從新建立。

認真看「交配交的人」

農曆新年期間,有一個家庭團拜,三姊弟帶同配偶、子女返娘家,十來人馬擠進三百多平方呎的空間,任由小孩聚在一處玩耍,成人圍在另一處談起近況。

大姊一向多愁善感,喜愛與人交際之餘常存童真,總冀望身邊有摯誠交往的家人、朋友。從事金融業近廿載無損她的純情,當她界定別人為朋友,總對他講真心話,也期望別人如此。幾年前她辭職,全力照顧丈夫和兒子,也積極參與兒子校內的家長活動,認識多名家長,他們的子女都與大姊兒子有所聯繫,包括同班同學、課外活動認識的好友等。適逢兒子讀小六,準備升讀中學,大家都為能否入讀心儀學校而煩惱時,大姊兒子獲一所稍有名氣的學校安排面試,隨即引來交友圈內的家長親切問候。「乜原來你個仔咁叻㗎?平時唔聲唔聲,又話自己入唔到呢間嗰間,而家有得in名校喎。」「你同個仔係咪扮渣㗎,點解同你平時講嘅咁唔同嘅?」如果未有言明,單看家長反應,真以為那小孩登上哪國皇位。大姊被那些自己一向視為好友、與兒子成長的夥伴直打成虛偽小人,皆因她的兒子是同學的潛在競爭對手。那些家長大概不瞭解升中制度,否則不會不自問子女有多少斤兩,就不由分說認定有人搶去學位。大姊深感受害,過往視那些人為共同進退的夥伴,自己的確擔憂兒子升學路途,今次獲面見也不過取得首關考核的入場券,可謂已感意外,豈料竟招致「朋友」無端指責,橫加誣衊。

【電商創業】5分鐘學會如何用Placeit設計平台設計T-shirt販售

有些人認為,想要經營網路事業販賣自己的商品門檻很高,市場行銷、網頁設計、產品設計、銷售、Logo 設計等都必須要專精。雖然以上的技能都是會用到的,但實際上你很難同時專精那麼多技能。

 

還好現在網路上有越來越多方便的工具和平台提供了豐富的模板,可以讓你快速做出品牌 Logo、宣傳影片等等,甚至不需要有 Photoshop 及設計能力也能夠輕鬆打造自己的品牌。

 

Placeit 正是其中一個非常方便的套版平台,跟一般設計平台不同的點是,Placeit 讓你設計完全不用動腦,套用模板直接高效輸出美觀的品牌 Logo 或產品。

 

許多國外的網路商場創業者會利用 Placeit 平台做出漂亮的 T-shirt,並透過像是 Teespring 等 POD(Print-on-demand) 平台販售他們的設計以賺取被動收入,不需要有實體產品也能開店,創業成本並不高。

 

【輕鬆學習英文資源】懶人包-實用app、線上學習平台、看劇平台、Youtube頻道

在台灣,英文是個必學的第二外語。大家都提倡學好英文可以更容易跟世界接軌;工作上英文好可以升職;生活上英文好可以接收更多資訊;學業上英文好可以考上好學校或是擔任國際志工。

 

上述都是眾所皆知的概念,Kevin想透過自己的故事,來告訴大家學好英語讓我獲得了什麼機會。

 

英文給予了我更多機會探索世界,像是大學畢業後擔任過英文舞台劇助理、在國際會議中協助洽談、擔任過兒童英文老師,也接過線上翻譯,甚至獨自一人前往澳洲打工度假

 

很值得慶幸的是,英語的資源超級超級多!這篇Kevin就來分享一下自己學習英文路上使用過的一些有趣英語資源,包括英文學習app、英文Youtube頻道、英文電影網站、英文影片推薦,請細心品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