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成長

職場管理者的應用:你必項要了解團隊四類員工

作為打工一族、自由工作者或正在創業路上,如能擁有一份穩定收入、輕鬆自在的工作,相信是大多數人的理想目標,可是實際上工作起來,倒是另一回事:業績指標帶來的壓力、不停地開會、排山倒海的工作量等等,令你喘不過氣來,畢竟工作佔了人生三份之一時間,若然我們揀選一份自己完全不喜愛的工作,聽起上來好像有點跟自己過不去。但現實歸現實,面對今時今日的經濟景況,豈能輕易找到自己理想的工作?

至少,我們可以從每天營營役役的職場當中,了解自己多一點,避免「無意識地活」已是萬幸。接下來,我將會向大家簡介一個教練工具,除了適用於員工管理,更可用於自我覺察,務求大家從生活上了解自己多一點。先舉個簡單的例子:

假設你的興趣是烹飪的話,你會發現,即使沒有人推動下,自己也會去烹調,甚至主動研究烹調的細節:調味的成份、食物的質感、溫度的控制等等,即使會弄得廚房一團糟,亦不會令你減少對烹飪的意欲,因為你感受到烹飪帶給你的意義。

那是「意義」的關係 (亦即是動力)。

從另一方面看,即使你喜愛烹飪,但可惜烹調表現強差人意:未能掌握工具運用、忽略調味細節、遺忘製造步驟等等,誇張點說:介乎「地獄廚神」的水平,表現的落差源於你未能掌握執行事情的細節。

那是「表現」的關係。

為何總是欠缺?

阿強是專業人士,已婚,與妻同住,父母俱在,平日埋首專業,不多計較錢財,也自然不具理財心得。阿強父親退休前曾任職大學講師、政府新聞及公關人員、校董等,見多識廣,人脈斑駁,也深諳為未來打算,認為阿強應妥善理財。

 

一次阿強探望老父,強爸塞來一堆投資文件,原來阿強從事的專業可不輕鬆,每日耗費的時間和精力足證他是個徹頭徹尾的勞工,強爸眼見兒子聽過他的投資建議一遍兩遍三四遍,仍無舉動,便私自找來幾種投資產品,只欠阿強的簽名就成交,經紀取佣金,客戶得保障。阿強並不反對投資、理財等事,只是認為處理這些事需時,由理解至簽署作實要花不少工夫,自己行動力不及退而不休的父親,一面怪自己沒有信誓旦旦聲言辦妥,一面不滿父親自作主張,不視兒子為一個獨立自主的人。強爸更堅稱這是對家人、下一代的愛,若不依從這做法,就是拒絕這份愛。

 

懂得學「問」,便有怎樣的工作人生 - 自由工作人才必須要知的「教練學」起源

如果你於生活有些糾結的話,你正在問自己甚麼的問題?
懂得學「問」,便有怎樣的工作人生。於生活上、工作上,我們每天聽到各種的提問,而有趣的是:你懂得提問,便能引導對方思考 (可以是別人、可以是自己),應用層面上,我們稱之為「教練提問」,因此教練技巧可以有著不同的影影力。但是,教練的起源是怎樣的?

談起「教練 (Coach)」一詞,相信大家不會感到陌生,假若你有留意球壇的話,或許會想起英超的哥迪奧拿、前美國籃球隊教練的科錫維斯基 (K教練)等。至於現今的商業社會方面,企業教練 (Corporate Coach)的早已盛行,甚至有很多國際知名企業推行高管教練(Executive Coach)、團體教練(Team Coach)、銷售教練(Sales Coach)等,以刺激公司領導發展新方向、促進部門生產力、作為員工不斷自我提升的催化劑等。

但究竟「教練」的起源是怎樣來的?「教練」一詞的起源始於19世紀初期,根據牛津大學的詞彙記錄,當時主要解作「以推動學生通過考試的導師」,隨著其後的演變,教練的形態隨著運動體育呈現得更具體,接著跟大家分享一段故事,這是關於80年代初期,美國網球教練添高威 (Timothy Gallwey) 如何運用提問技巧誘發球手潛能的故事。

「躺平」值得討論嗎?

近來很多人談論在中國大陸興起的「躺平」,然後有人不滿他人紛紛議論,就說躺平沒甚麼好討論,並聲言中國古代已有不少人躺平了,例如陶淵明,由此顯示今人熱烈講躺平只是一孔之見。總有人意圖看透世事,最後所有事都不值一哂,不屑一顧,凡事「無甚麼特別」就可忽略。即使不在中國大陸生活,討論躺平仍可帶來積極意義。

 

想的淺析

大概可斷言每個人每日都會心想甚至講出「我想……」,口渴時想飲水,睏倦時想睡覺,想吃咖喱蛋包飯,想從事稱心的工作,想開拓未知的領域,想貢獻予所屬的群體,願望、慾望、理想、夢想、空想,人簡單表達時,一律用「我想」來表述。採用不同角度看人所謂的想,可更清楚自己真正渴望甚麼。

 

有時想望的事物可分層次。某人已有伴侶,但仍有其他戀慕的對象,若依從渴望伴侶團團轉,取得更多甜蜜感的慾望,這是放任自流、依從動物本能的「想」。若此人清醒過來,認為忠於伴侶是須持守的原則,即使突有艷福,他仍會拒絕,維持忠於伴侶反而才是他想的東西,這是心靈的渴想。

 

又有某人設想理想生活時,心想享受美酒佳餚,居於瓊樓玉宇,任意旅遊,錢財多得怎都不算揮霍;又或佛系攤直,HEA盡每天,Wi-Fi杯麵常伴左右,就了無牽掛,這是放任的想。此人清醒過來,覺得放浪形骸只是無聊,甚至想像自己一切依從感官慾望,將自覺嘔心,這並非他真正期待的生活,便尋求實現真正自我的生活,他可能力求發揮潛能,或造福人群,或實踐優良價值,這是心靈的渴想。

 

無咁偉大,真的偉大?

常聽見有人在知道他人的事跡後,自嘆不如,吐出「我無咁偉大」、「我就無咁大決心嘞」等語句,聽者或許首先自感取得稱讚,畢竟當刻獲認可為「偉大」、「具決心」的,而這些特點並非人人做到,至少說話者自問做不到。但是細想,比起因獲讚許而滿足,說話者的狀況更值得關注。

 

有些老闆為了讓員工生活好過一點,在逆市下儘量營業,又不減薪,寧願自己捱下去,多一日則一日,他一些同樣做老闆的朋友自問做不到,很快就講一句:「我無咁偉大。」有本是專業人士的媽媽,生產後覺得子女的家教、親子關係最重要,或認為家事還是自行處理最佳,便辭去工作,全時間照顧家庭,但此舉中止專業界別的發展,事業亦將告終。有家長朋友問她怎樣妥貼持家,又不認為放棄事業造成失卻身份認同,聽完一番體驗後,自問做不到,就說:「我無咁大決心。」其他「我無咁捱得」、「我無咁有紀律」,甚至「我無咁靚」等,使用規律大同小異,毋須再舉例。

 

心中有尺,何必褪軚?

有人說落後國家出產天然資源,發展中國家出產工業製品,頂尖的發達國家出產標準。沒必要把人分等級,但人的確有兩種:承襲別人提供的標準,和為自己定立標準。

 

自從人類以貨幣交易,生活上凡事要錢,時至今日,從事甚麼職業、是否有車有樓成為另一張身份證,有些人認為人生的意義不由社會崗位界定,工作的意義不只是賺錢,內心自有廣袤的天地,以及更多未探索的領域,餬口之餘,這些人更積極開拓這片天空,深信那裡才是理想人生所在。然而面對他人以至社會時,有些人會突然用本不認同的標準來衡量自己,彷彿面向全身鏡對自己評頭品足:「我每月薪金只有多少多少。」「某某有樓有車,我還在玩單車。」頓失自信。既然一早認定這些標準是哈哈鏡,折射出扭曲的影像,何必一看自身狀況就喪失本有的理性?

 

遠去之時

人活到某階段,儘量避免感喟青春,通常這只令人墮入胡思亂想中,相反若沉澱箇中思緒,或可帶來意義。不少人有類似以下的交友經歷。

 

年少時與某人志趣相投,成為好友,若要在心目中把朋友論資排輩,他可能排首位,姑且叫他做第一名。在人生歷程裡,無論是閒暇、喜悅、困境、變故,第一名都與你共度,你們不只共享回憶、興趣、人生觀、理想,還彼此相通,對方是構成自己的重要部分。

 

一塊葉落在河裡,不知它漂往何方;兩塊葉順同一水流而下,也可漸漸互相偏離。生命中可有諸多轉折、人生抉擇,除急遽的天災人禍外,影響人最深的可能是內心的抉擇,即是決定自己如何看待問題,這也是旁人難以看見的。或者就是在洪流裡一次又一次這種抉擇,到某日你赫然發覺第一名已漂離甚遠,但你深明人總有差異,而且差異才令世界精彩,於是你接觸第一名所接觸的世界,嘗試理解他的專業,讀他讀過的書,瀏覽他在社交媒體分享的文章,聆聽他對不同事物的看法,也不吝訴說自己的意見,彼此交流。他似乎也曾對你的世界感興趣,甚至問你怎學懂一些東西,你也介紹了一些令你深省良久的書籍、電影等材料,他有否看過就不知,總之往後沒有提起。

 

跟上一代談移民前,先與自己對談

筆者有一位好友,叫阿強,他是專業人士,從事該行業十年,已婚,仍在猶豫是否養育下一代。父親退休前既是專業人士,又曾任公務員,全家上下不會大富大貴,卻也大概不愁衣食,近來父親大人嚷著要移民,是老人家夫妻二人和兒子、媳婦舉兩家移民。

 

阿強花了半日述說父親如何強橫,例如不動聲色替他申請好海外戶口,只待阿強簽名作實;每次探望都連番轟炸,大數香港如何不宜居。輾轉下問阿強個人意願如何,原來他傾向留港,而且有一個充分的理由:移民表示自己可以經常陪伴父母,但妻子卻要與父母遠隔重洋,岳父外母應難以適應外地生活,不考慮移民,他不忍心,寧願維持現狀。

 

阿強又另外花了半日,述說旁人不能明瞭自己無法與父親商量這問題,屢屢道出「你唔明㗎喇」,父親又以死相逼,曾說自己為父自然替兒子準備一切,若阻止他就是惹怒他,隨時激死。阿強慨嘆面對如斯境況,不能回應又不能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