躺平

做自己不愛的事有價值嗎🧞‍♂️

這是我最近一個蠻深的經驗感觸,綜合跟職涯諮詢個案對談時,對於該不該嘗試?該不該轉換跑道的恐懼。

 

這個故事是:
6月的時候,我因為幫朋友忙,去當學員,
上一堂勞動部補助微電影🎬剪輯的課,(大概有7週)
因為上課的時間是週六一整天:從早上下午到下午5:00,等於我一整天的假日都沒有了⋯⋯所以我上到後面,我覺得好煩,因為還要做分組期末作業:畫分鏡、想劇本、拍攝、剪輯,最後生出一支影片。

然後我跟三個大叔同學一組,
一開始討論也不是非常有共識,真的是很想棄課,
甚至在成發前一天:期末作業差點開天窗⋯⋯⋯


幸好晚上9:00時,我鼓起勇氣問了會剪毛片的組長同學,有沒有我們可以做的?

終於在晚上11:00,超累準備睡的我—
得到毛片,用狗急跳牆、激發腎上腺素,
把影片加完特效、音樂、台詞,產出了成品~
看到成品,我好滿意,佩服自己狗急跳牆用平板下載威力導演做完了✔️真的是擺爛比努力更累🥹

《無用之用,是為大用》焦慮自己很廢的可以進來看看☺️

最近聽了這一集podcast,好愛「無用之用」這個觀點;剛好身邊也有朋友跟個案會跟我說覺得自己很廢的這個焦慮,所以想來聊聊到底如何可以不要那麼焦慮,喜歡生活的留白~

先來講一下,無用之用的小典故好了👇


有一天莊子率領弟子經過山林,看到一棵巨大的樹、枝葉茂盛,樵夫卻不屑一顧。莊子好奇,拉住其中一人,問「為何不砍?」樵夫回答:「材質不好,砍了也沒用。」

「躺平」值得討論嗎?

近來很多人談論在中國大陸興起的「躺平」,然後有人不滿他人紛紛議論,就說躺平沒甚麼好討論,並聲言中國古代已有不少人躺平了,例如陶淵明,由此顯示今人熱烈講躺平只是一孔之見。總有人意圖看透世事,最後所有事都不值一哂,不屑一顧,凡事「無甚麼特別」就可忽略。即使不在中國大陸生活,討論躺平仍可帶來積極意義。

 

要跟上潮流「躺平」嗎?

近月祖國網絡出現一潮語 - 躺平,意思大概是:不買樓、不買車、不結婚、不生小朋友、不消費,及維持最低生存標準,拒絕成為他人賺錢的機器和被剝削的奴隸。本來網絡世界總是比現實世界更能暢所欲言、更能直抒己見的地方,但今次卻讓國家擔心這種不思進取的思潮成功萌芽,有朝一日會影響整個國家,因此覺得需要及時出言阻止,並以行動遏止情況蔓延,但其實「躺平」真的可怕嗎?

 

當人長期背負著重擔而看不到希望時,「躺平」不失為一種放下壓力的方式,有些人一直無法追趕社會發展,譬如高漲的房價、物價,個人薪酬、職場發展停滯不前,這些消磨鬥志的因素,促使「躺平」思潮萌芽,並有可能成為一種風氣。若果從理性角度去看,「躺平」也是眾多生存方式之一,一種活在當下生活的態度,「生存」從來都不容易,用一種方法努力生存又何來消極?

 

以下小編想分享一段聖經內容,就算有沒有信仰,也可嘗試從文中思考古人的生存智慧,是不是和現在的我們有著異曲同工之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