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真看「交配交的人」

農曆新年期間,有一個家庭團拜,三姊弟帶同配偶、子女返娘家,十來人馬擠進三百多平方呎的空間,任由小孩聚在一處玩耍,成人圍在另一處談起近況。

大姊一向多愁善感,喜愛與人交際之餘常存童真,總冀望身邊有摯誠交往的家人、朋友。從事金融業近廿載無損她的純情,當她界定別人為朋友,總對他講真心話,也期望別人如此。幾年前她辭職,全力照顧丈夫和兒子,也積極參與兒子校內的家長活動,認識多名家長,他們的子女都與大姊兒子有所聯繫,包括同班同學、課外活動認識的好友等。適逢兒子讀小六,準備升讀中學,大家都為能否入讀心儀學校而煩惱時,大姊兒子獲一所稍有名氣的學校安排面試,隨即引來交友圈內的家長親切問候。「乜原來你個仔咁叻㗎?平時唔聲唔聲,又話自己入唔到呢間嗰間,而家有得in名校喎。」「你同個仔係咪扮渣㗎,點解同你平時講嘅咁唔同嘅?」如果未有言明,單看家長反應,真以為那小孩登上哪國皇位。大姊被那些自己一向視為好友、與兒子成長的夥伴直打成虛偽小人,皆因她的兒子是同學的潛在競爭對手。那些家長大概不瞭解升中制度,否則不會不自問子女有多少斤兩,就不由分說認定有人搶去學位。大姊深感受害,過往視那些人為共同進退的夥伴,自己的確擔憂兒子升學路途,今次獲面見也不過取得首關考核的入場券,可謂已感意外,豈料竟招致「朋友」無端指責,橫加誣衊。

二姊表面開朗,也頗健談,同時有廣袤的內心世界,善感又思考所感,累積很多生活體會和見解。她還進修輔導學、心理學,為以上平常事建立一個體系的解釋。二姊從事輔導青年的工作,她在與朋友相處時也可運用該專業能力,但不是每次以對方為輔導對象而已。年月過去,青春時結交的朋友一個個疏遠,不是二姊與他們爭拗甚麼,而是她日益感到大部分朋友不能半點靠近她的內心世界,即使盡力以淺白的語言訴說自己的情感、見識,知心友到某階段也似懂非懂,弄得二姊對牛彈琴。她為此糾結,身邊難找分享心靈的人。

輪到三弟出場,他沒有《三隻小豬》內三弟的能耐,憑智慧挽救處於劫難的兄長,反而遭遇相類的困頓。他嚮往精神上的超越,屢屢在不同範疇尋求深度,經常在書本中、網台上發現那些思考深刻的人更像自己的朋友。建立好感情的朋友,大概除了有感情就鮮有其他,所關注的事物不同,關注的程度不同,看見與看不見的事物不同,本來相異只是色彩斑駁,不是相違背,但朋友間再多的不同就會令交往點到即止,因為三弟明白朋友不能再思考下去,層次未到就是未到,境界不能言詮,沒有奮進自覺的心就只能停在過往水平。

畢竟三弟是比較看得開那個,原因在他有個能與他作精神交流的妻子在旁,所以他雖非全然輕鬆,卻也語帶戲謔說:「交配交的人。這是網上戲語,但也是格言。」年少時他們獲教導要做別人的好朋友,別人才會發現他們要值得結交的人,才能建立友誼;再成長一點,他們明白朋友就是不盡相同,有容乃大,廣結善人,才能拓闊視野,也與他人互相砥礪,共同長進;豈料到如今,在社會打滾一段時間,成家立室,在知識、智慧、修養各方面點滴累積,構築了對世界、生命具體系的看法時,驀然回首,赫見身邊一個一個原本要好的朋友變成朦朧的殘像,距離竟是如此遙遠,遠去的狀況並非靠時間和對話足以拉近,甚至對方連付出時間和維持對話的意願也闕如。有人以此比較家人和朋友︰「家人出於血緣,不能選擇;朋友從陌生人相遇開始,可以選擇。」朋友間總有一些能契合的事物,友誼才產生並維繫,可是若生活上、精神上等層面各個契合的因素逐一消失,朋友間連繫著的游絲不外乎記憶的碎片,它們散落於腦海中不同角落,如今已湊不成一個整體,這種情誼是否真實存在?又回到年少時基礎的教導,自己竭力成為值得交上的朋友之際,自己所認定的朋友有否這般質素?非血緣、非利害的抉擇來到面前。

三弟妻每逢他講古靈精怪話語時,便會瞇縫起小眼睛,表明她知道丈夫又耍頑皮。幸好三弟有這具精神來往的人陪伴左右。新年伊始,送舊迎新,有些關係或許宛如家中某處的糟糠,一早掃在一角卻不加理會,灑掃庭除,才有澄明的居所。
 

本文由作者【海中地職人】創作刊登於HKESE,如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創作者
接觸的日益增多,不及人和事多姿多采;崗位轉換頻繁,不及世界瞬息萬變。深信思想和習慣形成觸覺,觸覺帶動技藝。海中一片地上,能做多少就多少。
回應
Blogger / 內容創作者 / 作家大招募
投稿刊登你的文章,成為HKESE 平台作家
HKESE 自由作家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