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危機?是青年危機!

有些人經歷中年危機,不知所措,有些則懼怕中年危機,擔心自己人到中年就會遇上這種危機。有人說危機即契機,這是從積極方向講,認為危機是轉變的關頭,這是正確的,因為若嫌這說法「太積極」,反過來想,遇上危機而不轉變,就踫上危險,直衝山崖。扭危為機,全在一線,再往下想,大概得出老子「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的結論。於此大膽斷言,中年危機早在青年時期已埋下。

 

所謂中年危機是指人到中年(約四十至六十歲,可把這範圍擴大),遇上生活不稱意的狀況,步入發展樽頸,礙於條件總有所限,難以突破;歲月過去就是過去,回頭也不行,好些決定無法推倒重來,導致焦慮、憂愁突然加劇,寢食難安。具體表現包括︰難以接受體貌失去吸引力,不承認與正值青春的自己和他人相比,外貌確實不夠吸引;事業發展停滯,晉升無望,轉行乏力,好像不是敷衍直至退休,就是擔任更低階的職位;周遭環境變化萬千,自己在學識、觸覺上都趕不上,明明落後於形勢,卻不甘承認落伍,也抗拒學習新事物,轉而挑剔新潮流、新事物的不是;感喟青春,沒有特別緣由也可長嗟短嘆,與他人對比一番後,顧影自憐,慨嘆一事無成,花了半天幻想這事、回憶那人,仍舊了無建樹。

 

有些心理學家對中年危機研究甚深,採一個傳統的解釋,就是Erik Erikson的人生發展理論。他把人生劃分多個階段,並指各階段有獨特的挑戰,如能克服,人就成長,並更有能力迎接下一階段的挑戰;反之則成為成長的缺陷,也較難應付未來的挑戰。Erikson界定中年為四十至六十五歲,該階段的挑戰為「傳承與遲滯」(generativity vs stagnation),處於該階段的人期望自我能延續,在世上留下痕跡,採用的手法通常是為他人帶來貢獻或滋養下一代,具體表現手法包括擔任教導角色、處於機構管理層而推動善政等。成功者會取得成就感,失敗則自感無能,好像道路阻塞了,無從走下去,因此謂之「遲滯」,甚至繼而覺得與社會和群體割裂,有些中年人好像忙碌,又好像無所事事,要誠實地反省有何貢獻,或許講不出幾句來,內心實在頹廢,就是這種窘況的表現。

 

回到文首的斷言,「中年危機」早在青年時代已埋下,中年之所以遇上那些危機,未必是他們真的沒有貢獻、在所屬領域內一無是處,而是他們信念薄弱,易隨波逐流,又要堅守無謂的自我;價值觀鬆散,對「成功」的看法過於狹隘;缺乏學習動力,無從適應週遭轉變,永遠是改變得最慢的一個。反過來說,幾時是建立堅實信念、培養良好價值觀、增進對世界的好奇心、學會「學習」的最佳時期?有人說孩提時期,有人說青少年時期,總之不遲於早期成年(early adulthood,三十歲以前),今日已發展地區的人均壽命增多,在學年齡也普遍延長,說三十歲前仍是青年也不為過。即是說今日若見一些「廢中」與時代脫節,誇誇其談自己的威水史仍無法掩飾遭人鄙夷的不安;每個議題講兩三句就套入一個個既定的框架,對號入座,但內裡充滿漏洞,最後就是堅稱「我覺得」、「我見唔到」、「我唔知」,再不能提出理據,以至再多相類表現。追源溯始,在他們青少年時期這傾向可能已出現,在青年時期未及糾正過來,那時沒有經歷世俗成就以外的東西,就不能想像勢位富貴、物質享樂以外帶來的幸福;年輕時沒有體會非關利害的學習,永遠學習只是升學、謀證書的條件,中年時就提不起勁只為改善自己或純粹興趣而學習;年輕時沒有建立人之所以在世、何謂理想生活的理念,沒有深刻反省人生,中年時只受物象吸引,認為要這處白滑,那裡堅挺才是美,就缺乏身為人的吸引力。諸多這類對自身的質疑,源於對生命的狹隘觀念,局限對美好生活的看法;順應部分功利社會的指引,扼殺自己改進的潛能,連提升個人質素的意慾也一併埋葬。

 

他們一日一日累積在世上存活的時光,就自認經歷很多,認識不少事,遇上對他們個人質素的挑戰又以既定框架應對,毋須檢討。除非推說「命運使然」,如此遇上中年危機,或者過往二十年根本虛度光陰,浪費了青春年華成長的黃金機會。

 

與其說中年危機,不妨說青少年成長缺陷,如果青少年時期成長堅壯,在學習能力、動機、智性、心靈等方面都具備應付日後考驗的基礎條件,大概中年也未至於出現令人焦慮的危機。蘇格拉底說:「沒檢視的人生並不值得活。」早日檢視人生,儆醒過活,總比危機驟來為好,其實不過是早年埋下的種子,今時種瓜得瓜而已。
 

本文由作者【海中地職人】創作刊登於HKESE,如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創作者
接觸的日益增多,不及人和事多姿多采;崗位轉換頻繁,不及世界瞬息萬變。深信思想和習慣形成觸覺,觸覺帶動技藝。海中一片地上,能做多少就多少。
回應
Blogger / 內容創作者 / 作家大招募
投稿刊登你的文章,成為HKESE 平台作家
HKESE 自由作家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