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心得

【閱讀分享】《畫給心累的上班族》

作者:Antti Ervasti 和 Matti Pikkujamsa

出版:一丁文化

 

✵ 提要:

 

早上起來的慢靈魂、面對麻煩同事的焦燥、工作久了的迷失…

 

《畫給心累的上班族》是一本以圖文呈現的療癒書本。作者是一個芬蘭心理治療師和插畫師組成的芬蘭療癒系圖文藝術組合。

 

此書以「早晨篇」、「工作篇」、「下班篇」、「晚上篇」還有被疫情困住的「非常時期篇」分別講述上班族在一個工作天裡會經歷的情節,用100則溫暖幽默的小插畫和小故事,鼓舞上班族受壓的心靈,讓他們能重拾工作與生活的平衡。

 

✵ 讀後感:

 

這是一本可以療癒身心的書,無論是圖畫還是文章,都非常溫柔和舒服。

 

|假日時差

每當周末快要完結時,身邊的朋友,包括我都想大喊一句,「明天真的不想上班!」。不知道你有沒有同感,總覺得放假的時間過得特別快,這是因為有假日的時差,平日上班忙於工作,所以周末會相約家人或朋友,時間特別充實,所以好像過得很快。

 

(書籍) 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 (含劇透)

譯名: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
書名:君たちはどう生きるか

最近令人很回味的一本書,想一讀再讀。

2023年7月,宮崎駿將〈想活出怎樣的人生〉改編為動畫電影,雖然它在上映前特意保持低調,沒有鋪天蓋地的宣傳。但得知此消息的我,反倒過來讓我想看一下小說原著是講甚麼。

小說是講一位十五歲少年—小哥白尼和他舅舅的成長故事。小哥白尼生活在1930年代的日本,一名中學生的日常生活平常普通不過。但小哥白尼聰明有智慧,在舅舅的引導下,令他逐漸受啟發而思考人生的重要議題……

原本一看標題以為是一般勵志心靈的散文。但看完其實是一本書信格式的教育小說。富有哲理的書信部分會讓人想起挪威小說—蘇菲的世界。雖然很多人說這本說教成份較重,但我覺得其實還好,因為它至少是個有起承轉合的故事,

有令人感動的地方。

如果只看前部分就放棄閱讀是損失,因為最好看是後半部分。

小哥白尼一直和他的同學朋友面對被高年級欺凌暴力的問題,有一次他的朋友被高年級暴力對待,可以說拳打腳踢,打至傷痕累累。但小哥白尼沒有理會,都沒有替他們出頭。後來,小哥白尼不幸病倒臥床,他想到自己沒有理會他的挈友們,覺得痛苦而且後悔。平常喜歡上學的他,心中充滿小劇場,寧願一直生病下去不上學。

 

九歌110年度小說選閱讀心得

  好久沒有閱讀小說類型的書籍,沒想到再次與小說相遇的旅程竟是如此曼妙與美好,每篇小說都彰顯了不同主題和故事性,靜態的文字透過轉化、拼湊與結合,竟可以造就出動態的體驗、情緒的表現、刻畫的人物個性和故事情節,都彷彿活靈活現的在紙上運作、表演和呈現。

  看完這15篇小說,彷彿坐上時空的列車,體驗每個主角所經歷的人生進行曲,有種從萬花筒裡看到不同拼接的花花世界,但轉向不同角度和面向時又能看到意想不到的景象,就像看這幾篇小說的感覺,故事發展的峰迴路轉、意想不到的結局、作者細膩的鋪陳讓人得以在最後的結果中,體會到故事主角內心歷程的起伏和悸動。

  自己心目中最有感覺的兩篇文章分別是邱常婷作家的「禮物」、王定國作家的「厭世半小時」,「禮物」描述的是疫情之下帶來特殊的時空背景,而在這樣的隔離生活裡,一則訊息點開了那不願回首的過去,海水的浪潮拍打出了回憶,一分是過去友情的累積;一分是現實生活的無情,殘酷的帶走了好友家人的生命,這段隔離的日子裡,囚禁的不只是肉體上的自己,還有那個無法原諒過去的自己,無人知曉好友的邀約究竟是祝福或是咒詛,但或許也因為這樣的隔離規定,迫使我們必須真實地面對那個心中的自己,打開那層一直蒙在心往上的紗。

【職場智慧】工作讓你委屈,可以怎樣做?

轉眼間,2023年已過了差不多一半,前幾個月還在忙着制定工作目標,如今不少上班族已開始進行半年考績,或做Mid-year Review,藉機回顧上半年業績,也可趁機調整年初定下的目標,以免進行年終Performance Appraisal (考績評核)時不能達標。

 

記得年末Appraisal時候,通常只有少數人滿意結果,職員通常會認為上司該打高一點的分數,而上司則認為分數剛剛好。辦公室小薯,尤其是剛畢業的新鮮人,通常深感委屈,明明自己全力以赴,力爭表現,為何得到的評級卻比鄰座表現平平的資深員工還要差?!心忖:世事真的公平嗎?

 

或許我們可以參考擁有多年職場經驗的台灣求職專家洪雪珍,她在《哪有工作不委屈,不工作你會更委屈》中透過不同例子,一語道破大部分上班族深感委屈的事情。例如:你的年終評級其實並非全由你努力與否決定,當中牽涉不同因素,可能是上司的性格、公司資源分配、以及更重要的——你是否不可取代。。。

 

這本書雖然並非最新出版,然而箇中的職場智慧則放諸四海皆準,何時也受用!

 

以下收錄的皆是全書的精髓(我認為),為你解開常見的職場迷思:

【職場智慧】一年後被挖角跳槽,有可能嗎?

你有遇過人生中的伯樂嗎?有當過別人心目中的千里馬嗎?

有沒有聽過身邊事抱怨,為何每天認真工作,勤勤懇懇,可老闆的千里馬從來不是他呢?

升職機會總旁落他人,可身邊朋友會被頻頻挖角,而自己則苦無機會?

如果你也有以上疑惑,不妨讀讀日本業務家福山敦士的《一年就被挖角的工作技術》。

福山敦士於25歲就出任公司董事,27歲成功創業。他的獨門職場成功心得,非常值得參考。

 

一年後你希望自己成為甚麼模樣?



上班一族,尤其是職場新鮮人,大多數問題在於目標不明確,茫無奮鬥方向。福山敦士建議他們撰寫「一年後的個人簡介」,「一年後,你打算怎麼自我介紹?一年後,你希望名片上放什麼頭銜?」然後,再想想自己如何達到這個簡介中的自己。

這個方法令我想起早前讀過的一本書《找到人生方向的一頁夢想地圖》,書中的建議與作者的不謀而合,

 

我城書店相繼倒閉的啟示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逛書店的習慣?

 

作為一個愛書人,我每週幾乎都會逛兩至三次書局,光是瀏覽一排排書架上的書,已讓我有療愈感。揭揭不同書籍,已能讓我減壓!
 

近日,得知一些獨立書局經營困難,相繼結業,作為愛書之人真的倍感唏噓。
 

在香港經營書店書室實非易事,租金昂貴,燈油火蠟,再加上職員薪資等,小本經營的獨立書店尤其舉步為艱。

 

書店豈止是一盤生意

 

在資訊發達的年代,智能電話、電腦成為日常生活的主流,速食文化流行,愈來愈少人會靜下來細讀書本。《書店日常》作者周家盈說得好,「書店,不止是一門生意,在書籍買賣之間,是一種精神交流」

 

周嘉盈走訪全香港的獨立書店,訪問這些小本經營者如何營運漸漸被人遺忘的書店。不難發現,不少經營者除了是愛書之人外,多數對書都有一份執着。而且,大部分的經營者皆重人情,希望書籍文化得以傳承之餘,也能延續人情。

 

獨立書店重人情

 

百年香港 — 揭開香港空白的一百年歷史

香港是一個獨特的地方,歷史使然,中西文化匯粹點。

從小便喜歡閱讀歷史,舉凡中西方的歷史文化,我也愛讀。

記得中學時,我們會讀世界歷史和中國歷史,中國歷史由三國至秦朝統一,及唐宋元明清至辛亥革命。。。鴉片戰爭香港開埠後至淪陷期間的一百年,甚至乎百多年,則彷似消失在教科書中,大部分人都不認識這段時期的香港,我也不例外,並不太了解箇中細節。

偶然在書局發現了這本書,忍不住即時翻閲,內容簡單易明,不消一天便讀完。然而,此番閲讀卻無意間引發我繼續搜尋香港歷史的興趣。

 

香港有個維多利亞城



原來,香港曾有地方叫維多利亞城(西環至灣仔一帶)(我則只知有維多利亞港!);

曾經發生歷時多年的瘟疫(鼠疫),也衍生令當年市民非議的強制隔離政策(我想起這三年來的疫情隔離措施,也一度引來異議。。。);

以傳教為主的學校和教育制度,今天不少歷史悠久的學校,包括我小時候念的學校,也是教會團體成立的,例如聖XX小學/中學/書院、XX天主教小學/中學。。。成為香港特色之一。

可令我追看的,是描述香港歷時十八日的抗日戰爭至投降淪陷的事跡。

 

米雅書單-像樹那樣生活

米雅推薦書名: 像樹那樣生活

作者: 禹鍾英

譯者: 何汲

出版日期: 2022/03/30

出版社:遠流

「每當我疲憊的時候,樹木默默地安慰我,讓我對生活充滿希望,成為我的生活支柱。」

本書集結了作者的人生經歷生命智慧樹木小知識生活體悟自然蘊含的哲理 喚起我許多與山林樹木有關的記憶 

由於韓國環境緯度與台灣大不相同 書中多數樹種是米雅日常較不常見 甚至從未一睹風采的 閱讀此書後 令原先就想到韓國旅遊的我 更心生嚮往 祈求那些樹木們能繼續以健康嫵媚的姿態佇立著 讓我有機會與他們來個大擁抱 當然現在的我 無論去到哪兒 都會留意一瞥那偌大的樹影

上學時背誦過不少詩詞 如今卻不記得半句 唯獨席慕蓉—一棵開花的樹 自第一次讀過便深深烙印在心尖 彷彿自己曾經也像詩裡的樹那樣殷切盼望過 而後每當我偶然遇見盛開的樹木 總習慣性的多做停留 坐在樹下乘涼、感受花瓣像雪飄落、有時吃個點心、有時拍照保存祂最美麗的倩影

走出香港 非洲尋夢看世界

你有想過踏出舒適區(step out of the comfort zone)嗎?

居安彷彿永遠不會思危,每天營營役役,生活在舒適環境中的你,即使每天通勤時間在迫地鐡巴士上班,可辦公室的環境是相對舒適的,至少有微冷的空調。你能想像在沒有空調,位於戶外樹林內的辦公室工作嗎?大家走出舒適區的舉動,通常只限於轉工、搬家。。。

 

《我在非洲忘了時間》的作者朱芷均(Lafelle),是一名在香港土生土長的都會女子,她竟然可自願投身第三世界,在非洲盧旺達工作三年。對我而言,她是真正的跳出舒適區。

真正跳出舒適區

 

最初,我是帶著澎湃的好奇心選擇閱讀這本書。正如作者所言,多得媒體所賜,非洲,在普遍人們心目中是貧窮、落後、危險的代名詞。那麼,是甚麼驅使一名在香港過著繁華生活多年的女子隻身投身一個陌生國度呢?在非洲一年到晚都熱得驚人嗎?有自來水供應嗎?作為女性,我更關注有女性衞生用品購買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