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香港 非洲尋夢看世界

你能想像跳出舒適圈,走到第三世界的神秘國度看世界嗎?

你有想過踏出舒適區(step out of the comfort zone)嗎?

居安彷彿永遠不會思危,每天營營役役,生活在舒適環境中的你,即使每天通勤時間在迫地鐡巴士上班,可辦公室的環境是相對舒適的,至少有微冷的空調。你能想像在沒有空調,位於戶外樹林內的辦公室工作嗎?大家走出舒適區的舉動,通常只限於轉工、搬家。。。

 

《我在非洲忘了時間》的作者朱芷均(Lafelle),是一名在香港土生土長的都會女子,她竟然可自願投身第三世界,在非洲盧旺達工作三年。對我而言,她是真正的跳出舒適區。

真正跳出舒適區

 

最初,我是帶著澎湃的好奇心選擇閱讀這本書。正如作者所言,多得媒體所賜,非洲,在普遍人們心目中是貧窮、落後、危險的代名詞。那麼,是甚麼驅使一名在香港過著繁華生活多年的女子隻身投身一個陌生國度呢?在非洲一年到晚都熱得驚人嗎?有自來水供應嗎?作為女性,我更關注有女性衞生用品購買嗎。。。



看畢此書,我發現我真的過慮了。原來我們都被主流媒體誤導了,雖然,非洲的確不如發達國家般先進,但它也不如一般人想像中落後。在作者身處的非洲國家盧旺達,不但有自來水和電力供應,也有商場、高級餐廳,也有上網設備,更有由外國輸入的衞生巾購買。只是停水停電是生活日常,即棄女性衞生用品因價格高昂而不普及。而且,住在非洲也不代表長年累月天氣暴熱,在高海拔或雨季來臨時,可能需要外套或大褸這些禦寒衣物呢!

全方位了解非洲



我熱愛旅遊,探索世界各地不同文化。可時間資源有限下,我不能行萬里路,在每個國家一一深度遊。因此,我愛閱讀別人的遊歷,在不同地方的體驗,好增廣見聞。

 

然而,這書並非一般遊記。作者在盧旺達工作兩年半,並非走馬看花,拍照打卡,而是真正在當地生活。作者在香港大學畢業,然後像一般畢業生,選擇進入大公司工作。幾年後,她辭職遠赴紐約修讀國際關係,輾轉加入一家非牟利機構,長駐非洲為當地人改善生活。

她看到的,體驗到的是真正的非洲人民生活。在盧旺達,她體會到九十年代的大屠殺歷史對當地人民的深遠影響;她體驗到當地人民的工作氣氛與態度;和當地人談戀愛,她了解非洲人的婚姻取態。
 

非洲的共享工作間 (co-working space)    圖片來源:《我在非洲忘了時間》

This is Africa  — 讓城巿人抓狂


最初,非洲的生活也為作者帶來文化上的衝擊。最有趣的,莫過於她分享與當地外國人討論對非洲的種種看不慣時,總會以一句「TIA」(This is Africa)作結,言下之意是 -- 這裡是非洲,看開一點(別介意)吧!

📍致電政府部門處理事宜,搞了幾天也得不到答案

📍朋友約好了十二點吃午飯,一時多才出現

📍在餐廳點餐,大半小時後侍應才慢條斯理地告訴你沒有你要的食物......一小時是正常等候上菜時間,你想七時半吃飯,大概六時至六時半便要到達餐廳點好餐

📍房間內的每個燈掣都不是位於同一高度,進入每一個房間也要花時間找開關掣

📍吃飯時發現飯裡隱藏著不知名的昆蟲屍體,在非洲住上三五七年的人會索性連昆蟲吃掉,補充蛋白質

📍在超市排隊購物,若其中一條隊有問題,讓後面的顧客久等,也不會開一個新櫃檯或安排顧客到另一條隊付款,而是讓顧客繼續等

凡此種種,往往令講求速度效率的城市人抓狂,但身處異國,你只有改變自己,唯有無奈地以一句「TIA」接受獨有的「非洲模式」生活。

書中還有作者不少有趣的非洲經驗,如沒有空調的辦公室、樹林中的co-working space、身處四面通風的「開放式」會議室開會.....還有當地的男女平等、家暴、種族歧視的探討等。

如果你也有興趣認識地球的另一端,看似神秘的國度,不妨讀讀這本書,或會滿足你的好奇心,而且趣味盎然呢!

 

本文由作者【nadnadlove 愛書.愛寫作.愛生活】創作刊登於HKESE,如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創作者
愛書、愛寫作、愛生活的女子。 一日不能沒有書,熱愛創作、關心社會,最希望我手寫我心,並為社會注入生命動力。 對人興趣無限,曾為記者多年並撰寫多篇人物專訪、公司專訪, 最希望聽你的故事,再為你記下獨特經歷。 曾任職大機構公共關係逾 10 年......
回應
Blogger / 內容創作者 / 作家大招募
投稿刊登你的文章,成為HKESE 平台作家
HKESE 自由作家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