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

米雅書單-餓怒症

米雅推薦書名: 餓怒症

作者: 蘇珊・亞伯斯

譯者: 孫乃榮

出版日期: 2023/10/11

出版社:時報文化

「給予我快樂的不僅是食物的美味。的確,美味是其中很大一部分,但我要說的是,吃得好、吃得用心時,我會成為更好的自己。」

『民以食為天、能吃就是福…』食物不僅是身體的燃料 更是我們生活的原動力

你有觀察過自己的飲食習慣嗎? 你的身體和食物之間呈現出怎麼樣的關係呢? 美食當前你感覺到幸福還是罪惡? 只要跟著這本書的節奏 作者會引導我們一步一步重新檢視自己 由外而內地建立起健康的飲食生活 進而增加身心輕盈愉悅的時間 使我們得以掌控自己的人生 不被情緒支配 亦不為健康所限

【每日瞓極都唔夠 原來只因缺乏一種營養素?!】

美國國家睡眠基金會(NSF)針對睡眠黃金期的一份研究報告指出,成人(18 ~ 64歲)只要睡眠時間不少於6小時、不超過11小時,基本上都沒有問題,不一定要睡滿8小時。

如果您每天仍覺得筋疲力盡,也沒有工作的動力,很可能是身體提早老化所發出的警號!

新陳代謝是您的身體將您的飲食轉化為能量的一個過程。正常情況下,新陳代謝速率由20歲至60歲應保持穩定,當新陳代謝速率變慢時,身體以更慢的速度燃燒食物去供應能量,消耗能量比製造的快,即使喝了咖啡也無法提神,導致疲倦、打哈欠和嗜睡等症狀。

鎂對提升新陳代謝至關重要

【給媽媽最好的 - 備孕、孕期及產後的身體護理】

維生素B群在備孕及孕期的作用


 

疲憊、嗜睡、失眠、精神緊張、焦慮、脫髮、記憶力衰退、集中力下降、唇瘡、唇角乾裂、痱滋、舌頭腫脹、容易感到暈眩或貧血、手腳感到麻痺或刺痛……你有這些症狀嗎?如果有發生上述多種狀況,則可能代表維生素B群攝取不足。


 

在備孕、孕期,甚至是產後的護理中,維生素B群均至關重要,並在當中發揮關鍵作用。

孕婦每天攝取適量葉酸有助母子健康

【新冠肺炎疫後重健 – 情緒篇】

疫情至今已持續超過兩年,在防疫措施一再變動下,或許有人已對生活常態的改變習以為常,但仍有人因疫情所帶來的影響而產生負面情緒,變得煩躁、焦慮,也容易感到孤獨及受壓。


 

有見及此,美國疾病管制預防中心於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進行了一項調查統計,結果發現有4成受訪者出現不良心理或行為健康問題、超過3成患有焦慮或抑鬱症、26.3%有創傷及壓力相關疾患症狀、13.3%濫用藥物,更有超過1成受訪者曾考慮自殺。


 

疫症來襲使日常生活停擺,不少國家城市均實行封城政策以阻止疫情蔓延,卻招來更大混亂。中國最大城市上海於全面封城時便出現諸多亂象,引發民眾不滿,當地超市內的蔬菜被搶光,需要用手機團購買菜,甚至有市民為搶購蔬果大打出手!


 

面對如此時勢,試想想您有否曾經歷下列的狀況:心神恍惚、神不守舍、呼吸不穩定(太快、不夠深)、睡眠質素差、耳鳴、情緒低落、容易憂傷、作悶或噁心、頸緊膊痛、易發脾氣、頭痛、不停想事情等等。


 

新冠肺炎疫後重健 – 營養篇

截至 2022 年 4 月 4 日,新冠疫情在香港已造成約 8000 人死亡,並有超過 100 萬人確診感染病毒。這場疫戰與 2003 年的沙士一樣,必定會在香港人心中留下難以磨滅的回憶。雖然新增病例正逐漸回落,惟疫情尚未穩定,未曾感染新冠病毒的人士或新冠康復者是否真的能夠鬆一口氣?

目前大多數的注意力仍集中在預防疫症和如何挽救生命,卻忽略了這個疾病給人帶來的後遺症和長期隱患。康復的人當中,有些人雖然出院了,但後遺症依然存在,甚至有些人在幾個月後,還是無法像感染之前那樣正常生活。醫學界目前把這種現象稱為「新冠長期症狀」(直譯長新冠,Long-Covid)。

「長新冠」症狀包括焦慮、腦霧、失眠、疲倦、呼吸困難、胸痛、心肌炎和關節肌肉疼痛等等,而當中最常見的症狀為疲倦。至關重要的是,醫生發現感染的嚴重程度與疲勞症狀之間沒有聯繫,即使是輕症患者也可能會遇到持久而嚴重的健康問題。此外,新冠病毒引起的廣泛炎症或會導致年輕人出現心臟問題,而兒童則會出現記憶力和注意力不集中的問題。

最新的研究發現,若想降低染疫後所產生的後遺症,就必須提升自身的免疫力,包括維生素C、益生菌和奧米加三。

增強免疫力之三大重點營養 - 維生素C、益生菌、奧米加三

維生素C

食洋蔥有多好

近來經常建議朋友食洋蔥, 所以又來寫一下~~

洋蔥的藥用特性自古以來就用於治療頭痛、心臟病和口腔潰瘍等疾病。直到現在發現了更多功效,接下來會介紹一下。

~具有抗菌特性

洋蔥可以對抗具有潛在危險的細菌, 從洋蔥中提取的槲皮素是一種特別有效的對抗細菌的方法。

一項試管研究表明,從黃洋蔥皮中提取的槲皮素成功地抑制了幽門螺桿菌(H. pylori)和金黃色葡萄球菌(MRSA)的生長。幽門螺桿菌是一種與胃潰瘍和某些消化系統癌症相關的細菌,而 MRSA 是一種耐抗生素細菌,會導致身體不同部位的感染。

另一項試管研究發現,槲皮素會破壞大腸桿菌和金黃色葡萄球菌的細胞壁和細胞膜。

~富含多種對人體健康的營養素

洋蔥熱量低,但維生素和礦物質含量高。

一個中等大小的洋蔥只有 44 卡路里,但含有大量的維生素、礦物質和纖維。

維生素 C 是一種參與調節免疫健康、膠原蛋白生成、組織修復和鐵吸收的營養素。

維生素 C 在您的身體中還可以作為一種強大的抗氧化劑,保護您的細胞免受稱為自由基的不穩定分子造成的損害。

還富含 B 族維生素,包括B9 和B6,它們在新陳代謝、紅細胞生成和神經功能中起關鍵作用。

閱讀筆記:《personal nutrition》第一章第一節營養素

          在營養學的角度,食物也就是可以通過科學語言描述的物體。把食物拆開來看,它是由不同的化學物質組成的物質。肉就是肉的組成肉的化學物質組成的東西,蔬菜就是組成蔬菜的化學物質。從這個角度來看,地上的沙粒是否能稱之為食物呢?它也有具有組成它的化學物質,但我們並不會把它稱之為食物。那是什麼讓我們稱特定的物質為食物呢?

         食物是由營養素組成的物質。營養素具有以下特徵,一能維持身體機能,二能修補組織,三促進生長。已知身體所需的必需營養素(essential nutrience)有四十多種。必需營養素是指身體不能自行合成的營養素,這也是我們每天都要吃飯的原因。

         如果化學的角度分析食物的話,我們有特殊的名字去形容被身體利用的化學物質。其中,最常被談論的就是—-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質(很重要,要唸三遍)。它們有很多功用,比如組建不同食物的型態外觀,食物能量,以至於食物口感。可能在過往,大家常常聽的都是這個食物肥不肥,蛋白質多不多,容不容易升血糖之類的,主要都是因為這三種物質在作怪。

         但對食物有更深刻的認識,我們也必須更仔細地了解為什麼這個食物的熱量和別的食物不同,為什麼這個食物更“健康”。

食物,營養與生活之間的關係究竟是什麼?

    吃飯到底是一件什麼樣的事?補充維持生命所需能量,還是社會化的一部分?吃飯到底有什麼重要性,為什麼我們要注重吃飯?如果我們不注重吃飯,又會有什麼樣的後果呢?

          我們究竟從什麼角度看吃飯,會有不一樣的答案。如果像我一樣是一個自命清高的營養愛好份子,食物對於我來說就是各種營養素的集合體,它們對於我來說就是幫助身體代謝的工具。但如果我是一個美食愛好者,食物的味道和食物帶給我的感覺就是我幸福的來源。如果我只是一個習慣了餓了就隨意找東西填飽肚子的人,那吃飯對於我來說只是例行公事,並沒有太多意義。

讓身體成長的三大元素,簡單得你不可能不知道,只是不知有沒有做好

要讓身體成長,就得好好訓練,所以不斷訓練,身體便會成長,真的嗎?我們都知道不止如此,沒有人在訓練完立刻變得更強壯,身體必須經歷充份的休息,才能更好地成長,但是,應該如何休息,休息以外還有甚麼要注意?說出來,其實你幾乎肯定聽說過,只是不知道做得怎麼樣。

 

三個元素,淺白簡單,就是「吃好、睡飽、多喝水」。

 

吃好:好好吃蛋白質

要令身體成長,充份的營養絕對是重要的一環,特別是蛋白質的吸收才能有效幫助身體成長發展。然而,絕大部份的日常飲食,蛋白質的吸收遠遠不如實質標準。一般建議蛋白質應該按自己的體重所需要保留的肌肉量來調整吸收的蛋白質量。

 

簡單而言,就是按照自己的體重,以公斤算,乘以1.2~1.6左右的蛋白質,並將之分成四至五份在整天吸收,而不是一次過進食。

 

蛋白質不但有效建構肌肉,而且能夠有充份的飽腹感,因此,即使打算調整餐單以作修身之用,蛋白質也是非常值得多吸收的營素。

 

睡飽:重質的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