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型食物

米雅書單-餓怒症

米雅推薦書名: 餓怒症

作者: 蘇珊・亞伯斯

譯者: 孫乃榮

出版日期: 2023/10/11

出版社:時報文化

「給予我快樂的不僅是食物的美味。的確,美味是其中很大一部分,但我要說的是,吃得好、吃得用心時,我會成為更好的自己。」

『民以食為天、能吃就是福…』食物不僅是身體的燃料 更是我們生活的原動力

你有觀察過自己的飲食習慣嗎? 你的身體和食物之間呈現出怎麼樣的關係呢? 美食當前你感覺到幸福還是罪惡? 只要跟著這本書的節奏 作者會引導我們一步一步重新檢視自己 由外而內地建立起健康的飲食生活 進而增加身心輕盈愉悅的時間 使我們得以掌控自己的人生 不被情緒支配 亦不為健康所限

多吃原型食物,比你想像中健康得多

生活在現代社會的我們,所能吃的東西實在太多太多,各式各樣的烹調料理方法,令不少食材轉眼變成上等美食。不過,如果能夠吃回越接近食物原型的狀況,事實上對於身體的得益比起單純購買已經精製料理的食物來得健康,更甚有可能令你吃得更瘦呢!

 

現代食物種類繁多,特別是在超市等大型進口商的地方,總是能夠買到來自世界各地各式各樣的食物。而且當中不少更是已經精製好,一開即食的東西。這些東西,也可以稱為另一種的快餐。

 

這些「快餐」能讓人很簡單地吃到美味的食物,但是,這些料理方法,往往配合了各式各樣的添加劑以令食物變得更美味,保存得更長的日子。不過,今天的討論焦點並不在此,而是這些食物大多已經「精製」過。

 

「精製」的意思,是指食物已經變成極為容易吃進口和吸收的食物,當中最極緻的表現當現是「分子料理」:把食物拆分成不同的分子單位,以配製成截然不同的風味。除此以外,常見的精製食物還包括各式各樣的罐頭食物,例如魚類料理與水果等等。

 

你或許會問,不是說多吸收魚類與水果本來就會更健康嗎?是的,但是一般來說的是原型的魚類與水果,而非精製過的。所謂的「原型」,也就是食物未被大量加工前的模樣,健康價值會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