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筆

【閱讀分享】《原子習慣》自律──是我對抗外部環境變得不自由的方法

上一篇原子習慣的關鍵詞為身份的重塑,今天分享的關鍵詞是環境。

原子習慣一書強調環境塑造行為,我們也是環境下的產物。人們普遍存有迷思,認為紀律性強的人就是天生自律。實則不然,紀律性強的人是將自己安放於有紀律的環境之中。

是故,我們可以透過改造環境讓自己更易於建立良好習慣,除去不良嗜好。人類是視覺動物,我們做一件事並不一定因為我們特別想做,有時只因那近在眼前。譬如坐在沙發的你看到茶几前有罐可樂,則使不渴你也很大機會打開來喝,因為它就隨手可得。所以看到或看不到提示對我們建立或除去習慣起關鍵作用。而人類的另一本性是,抗拒誘惑困難,迴避誘惑則相對容易。

〈隨筆〉寫在《命運石之門》之後:孤獨的觀測者與世界線

《命運石之門》是將近10年前的動畫了,然而一直到現在,心中其實都一直難以忘懷。甚至在心裡深信,今後在討論時間、記憶、存在議題上,大概不會有作品能夠超越他了。有趣的是,再怎麼難以忘懷、雋永,我始終無法明白為何《命運石之門》能讓當初的自己感動到現在也無法忘記。除了說劇情好看,人物有趣等等諸如此類的說詞,在心中都是不夠拿來描述其印象所留下的悸動。彷彿Steins gate裡的劇情是心中——在另一個世界線上——所經歷的事,而到底在觀看的時候經歷了什麼,只能說像是做了一場奇妙的夢一樣,無法表達。

我,在這世間活著。但僅僅是一小部分的『我』而已。同樣的,你也是……大部分的『我』,肯定是活在一個其他人完全不知道的地方。

【閱讀分享】《原子習慣》你給自己甚麼人設就會讓你成為怎樣的人

過去一個月都在放假,因感覺自己很懶散,就找對治的書來看。有關習慣最廣被推崇的一本書——《原子習慣》。長期在書店的人氣榜見到此書,但因為覺得自已讀過有關習慣的書,覺得內容應該大同小異。但閱讀起來,覺得這本書真得配得上它的盛名,真的大推。基於網上已有很多優秀的說書分享,在此不贅,反而想分享一下自己的實踐。

第一點,也是我覺得最為重要的,要培養一個好習慣的方法就是不要認為你要培養一個好習慣。

甚麼?聽起來像金剛經的非法非非法一樣難懂?並沒有,其實就是不要覺得自己要做甚麼,而是要覺得自己是甚麼。

與其說自己想減肥,說你是關注健康的人;
與其說自己想多看書,說你是愛知識的人。

身份信念認同就是最強大的內在推動力,因為你是這樣的人,所以你作的一切改變都再合理不過。

書中有一段寫得非常好:
「多年來我們對自己講述同一個故事並信以為真,只遵循自認為與自己身份相關的規範,這種長久的心理暗示下就容易出現自我抵制行為。」

新習慣難以建成,因為嘗試改變不久,腦袋就會出現「那不是我該做的」,「那似乎不符合我的形象」的念頭⋯⋯很快,一切就又打回原形。

閲讀誌|《撒哈拉的故事》:那些渴望自由的狂想

自從開學以來,好幾個月沒有好好認真地看過中文書了。上月寫論文的時候腦袋裡一直想著三毛的撒哈拉的故事,如今功課都交完了,才能拾起書本細細地讀。我看中文的速度還是比英文要快很多,一個下午狼吞虎嚥地吞下了整本書,心裡很滿足。這是二讀了,三年前在北京就看過一次,那時讀著既生氣又覺得吸引,那些迷人的異國情懷夾著懦弱的善良,發誓以後再也不看三毛了。(後來又讀了稻草人手記) 我眼中的她猶如她眼中的撒哈拉,讓人又愛又恨吧。

好奇心重、急躁、善良、任性、一意孤行、多管閒事、風花雪月......我大概每看一章就會寫下一個形容詞,羨慕她活得隨意,卻也知道在貧瘠的大漠裡,歲月是何等孤寂。她把簡陋的斗室,以棺材木造的傢俱、母親送的細竹帘捲、父親送的中國字畫、垃圾場撿的紅布坐墊、風皮箱、羊皮鼓......佈置成一個藝術宮殿。這樣一個不羈的靈魂,即使在苦悶悠長的沙漠生活也能以活潑的姿態活出浪漫情調。

之所以嚮往,是因為我們缺乏把生活過成詩意的境界。

這當然少不了José的功勞。

「他知道我是一個一意孤行的倔強女子,我不會改變計畫的。」

「在這個人為了愛情在沙漠裡受苦時,我心裡已經決定要跟他天涯海角一輩子流浪下去了。」

[自決人生]你的期望.我的人生 (下)

終於,「幾經艱辛」,你回到家了,軟攤在沙發上,本來熟睡了的貓咪,給你突如其來的舉動驚醒了,它萬不情願的張開惺忪睡眼,看見你,不獨未感興奮,幽怨的眼神似還怪你擾它清夢呢!你伸手摸摸它,要逗它玩,它卻別轉臉繼續尋夢,你悵然,枱頭望鐘,已是凌晨一時多了,難怪貓咪都累透了。 正累得想和衣而睡,不爭氣的肚子咕咕作響。

 

看着桌面,連一包餅乾、麵包之類的乾糧也沒有,唉,原來早已沒有存貨了,都怪上周末倦得沒有外出添貨。幸好,廚櫃裡還有杯麵一個,不得已動身將它加水放入微波爐中加熱,站着待三分鐘便可吃我的晚餐,不,是夜宵才對。忽爾想起,母親曾說杯麵是不能「叮」的,會釋放化學物質云云,啊呀管它呢,本小姐又累又餓呢!

 

 「我快樂嗎?」

怎麼三分鐘,竟像一世紀長,你轉身按「停止」掣,才兩分三十秒,想必麵條都熟透了...唔,香噴噴的,一吃之下,才發現部分麵條竟還硬硬的,那些海鮮粒嘛,怎麼還是像積木似的,還未發泡嗎?!為甚麼連吃把杯麵都不給我好過,你明知自己無理,卻禁不住自憐感懷,熱淚盈眶... 你望着電視畫面,卻只眼睛在看,心卻飄到遠方,你想了很多很多,平日朋友總道你想得太多了,可你卻發現你似從未為自己人生,為自己的前途好好思考。

 

四月的倫敦

不知不覺今年也來到四月中,發生了大大小小的事情,倒讓我滿平靜,總覺得無論是什麼都可以被解決。人際關係以及身體都出現了問題,但現在應該都算沒事了。天氣已經好了將近一週,每天也覺得開闊很多。比起冬日早開的晚霞,現在每天都感覺多出好多時間能夠在外溜噠,著實幸福。

我其實也就是一個平凡的台灣人旅居在倫敦,在IG寫著各種碎念以及生活記事,默默有500人追蹤。我知道這種數字在這個社群年代根本稱不上什麼,但我一直一直都很感謝有人願意聽我說話、看我的隨手拍以及生活分享。像是一個樹洞一樣溫暖,大家互相同理鼓勵,或許還能有機會療癒彼此。

不露臉是有原因的,對我來說那可以避免掉很多麻煩以及陳見。長相、性別、膚色、或是任何肉眼可見的形象都太容易在一切開始之前就給予某些不必要的分數。這樣保持神秘,除了能讓大家願意保持中性,其實也希望大家能感受到,我們都是一樣的。相信旅居在外的人,絕對能共感很多。

發文頻率非常不固定,因為我有其他生活以及工作。文字也不精練,純粹就是信手捻來以及碎念。我個人很享受這樣的消耗以及發洩,也歡迎大家與我互動。住在倫敦不算久,目前已經超過兩年半,或許會滿三年都沒機會回家。希望今年有機會回去一趟。

想看以前發過的文字可以IG搜尋aguy_london

[自決人生]你的期望.我的人生 (上)

 每年的一年之始,有人總會為自己訂下新年目標或計劃。有人的目標為開展一個新課程,有人計劃在未來一年找個伴侶,甚至嫁出去,也有人要轉換新工作。。。

 

不妨撫心自問你制訂的每一個目標,甚至做的每一項事情是隨心所欲嗎?是真正的按己心意而行嗎?你所讀的學校、修讀的學科、選擇的工作、伴侶,甚至簡單如晚餐吃甚麼,都是真按你的意願而行嗎? 

 

小時候,你無可奈何地接受父母或長輩的一切安排,舉凡起居飲食,如吃甚麼、穿甚麼,以至髮型等等生活小節都難以自決。

 

記得你曾為母親給你剪的「碗蓋頭」而淚流滿面,要跟媽媽大吵一場嗎?記得你被親戚們團團圍着,左邊搣你的面珠:「好可愛啊!」右邊的大讚:「你穿得好漂亮呀,簡直是個小公主呢!」父母給逗得笑呵呵,可你一點也不享受,打從心底裡討厭一身花蝴蝶造型,還有那可恨的泡泡花裙及蝴蝶頭箍!  誰叫你當時年紀小,也只能逆來順受。

 

升中學了,家人為你揀選一家傳統女校,你卻討厭要穿上一襲只有身材極標準才能穿得好看的長衫校裙!母親軟硬兼施,搬出甚麼校風純樸、大學入學率高等大堆理由,最後一句:「都是為你好!」,你不忍辜負媽媽一番好意,只好屈服。

人生摩天輪

人生有若摩天輪,充斥高低起跌
坐上不同卡座,風景面貌各異
以為快到終點,轉眼又回到起點
何不欣賞每趟摩天輪之旅呢?

Life is a journey, has its ups and downs;
Life is like a running Ferris Wheel, one can view different scenery in different carts.
Similarly we experience differently in different stages of life...
Why not enjoy every ride of your life wheel?

【閱讀分享】《如何無所事事》我保留無所事事的權利,直到永遠

無所事事跟療癒大有關係,筆者致力於宏揚無所事事的精神,今天就來談談這本書《如何無所事事》。

注意力經濟是在1971年由Herbet A.Simon提出的:「大量的信息造成人們的注意力不集中,需要在資源中有效地分配注意力。」資本企業利用社群媒體爭奪我們的注意力,各種置入廣告、軟廣告、帶貨,不自覺深陷其中是很容易的事情,尤其社交媒體的版面設計就是為求讓我們多停留一秒、再一秒、下一秒⋯⋯

另一端則是講究生產力、高效率,要盡用每分每秒,各種時間管理術、蕃茄鐘、子彈筆記,這也是自己近年很投入的部分,但不少時候都會感到焦慮。當自己無法履行原定工作排程時,就會批判自己就是懶散、不夠努力,再災難式的延伸,自己還是一事無成,所有人都比我好。同樣陷入一種「沒有產值就是沒有價值」的極端。

無所事事,可以擺脫這兩者,與注意力經濟抗衡。作者提出三點:

1. 修復感知力

把 FOMO (Fear of missing out) 轉化為 NOMO (The necessity of missing out),狂吃辣的舌頭會麻痺,我們的大腦同樣。你有自信能離開手機多久而不感到焦躁?不妨適度「錯過」吧,讓感官從煽色腥與不幸中抽離,修復我們的感知力。

2. 用心傾聽

【孟婆的生命教育】源起:不相見 自是功德完滿 | 專業個人成長培訓師 Mio HUNG(Happy Mio Life)

據說穿過鳥居 大概就能到達彼岸

那裡 開滿了整片曼珠莎華 樂不思蜀

把塵世間該忘掉的都忘掉

但我心匪石 不可轉也

 

聽說孟婆湯能相忘於眾生 好比忘川水

唯喝一口孟婆湯 重新開始

踏遍血紅色的花海 終尋得小居

未久 煙絲縷縷端上

她問:「三界有什麼好」

我說:「教我三步一回頭」

她問:「何不歸去」

我說:「貪嗔痴 足矣」

她問:「那你用什麼 換我這一湯藥」

我說:「願為一口湯把魂魄都丟掉」

她說:「你將孤身逐星斗」

我說:「願得自我 不顧他人說 為自守為己謀 為雲煙過眼都可拋 喝下孟婆湯 絕不再翻雲覆雨廝守 不再回頭」

說畢 把縷縷喝下 醉倒於人間

她說:「去吧 夢為心囚 來世若求 唯願不再與你相見...」

她繼說:「不相見 自是功德完滿 而人生裡有很多的課題有待你去體會 去歷練吧 為人間揚道揚善」

她,也喝下了孟婆湯


 

我醒來 驚覺不過是黃粱一夢

豆大淚水從眼中流下 沾濕了手中的曼珠莎華

夜未央 星辰從未變

客人一位又一位來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