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效能

【閱讀分享】《如何無所事事》我保留無所事事的權利,直到永遠

無所事事跟療癒大有關係,筆者致力於宏揚無所事事的精神,今天就來談談這本書《如何無所事事》。

注意力經濟是在1971年由Herbet A.Simon提出的:「大量的信息造成人們的注意力不集中,需要在資源中有效地分配注意力。」資本企業利用社群媒體爭奪我們的注意力,各種置入廣告、軟廣告、帶貨,不自覺深陷其中是很容易的事情,尤其社交媒體的版面設計就是為求讓我們多停留一秒、再一秒、下一秒⋯⋯

另一端則是講究生產力、高效率,要盡用每分每秒,各種時間管理術、蕃茄鐘、子彈筆記,這也是自己近年很投入的部分,但不少時候都會感到焦慮。當自己無法履行原定工作排程時,就會批判自己就是懶散、不夠努力,再災難式的延伸,自己還是一事無成,所有人都比我好。同樣陷入一種「沒有產值就是沒有價值」的極端。

無所事事,可以擺脫這兩者,與注意力經濟抗衡。作者提出三點:

1. 修復感知力

把 FOMO (Fear of missing out) 轉化為 NOMO (The necessity of missing out),狂吃辣的舌頭會麻痺,我們的大腦同樣。你有自信能離開手機多久而不感到焦躁?不妨適度「錯過」吧,讓感官從煽色腥與不幸中抽離,修復我們的感知力。

2. 用心傾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