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分享

【閱讀分享】《吃佛》Everything but freedom

吃佛:從一座城市窺見西藏的劫難與求生
作者: Barbara Demick

2022年看的另一本好書,在5月的時候看完,曾想記下一些甚麼,刪刪改改還是沒寫成,像維根斯坦所說:「對於不可言說的,必須保持沉默。」

藏族小鎮阿壩,是共產黨最早入侵西藏的地方。三十年代,紅軍與國民黨戰敗,逃到該地,飢餓不堪的士兵洗劫寺廟,發現寺廟的佛像擺設是以麵粉與酥油做成,便把佛像一掃而空,狼吞虎噬進肚子,書名吃佛源於此事。

書中寫了幾代藏人的個體故事,穿插共產黨「解放」西藏的發展史,這樣的敍事下,我們旁觀書中人的命運受時局牽引撥弄,把他們洗刷成他們不曾預料的模樣。唏噓不只在於這並非虛構與實屬巧合,更在於合上書本之時,意會自己根本無從對這場苦難有真正的認知與了解。

七十年代,七歲的才嘉被召去觀看公開處決,看到家屬想把佛教護身符塞進死者口袋,一名中國士兵走過來攔住,一把奪過護身符,扔到雪地裡。對才嘉來說,這才是比處決更殘酷的事情。

他們知道自己在做甚麼,但是他們不在意。

閱畢全書,那積存的鬱悶,我想是來於這種對生命的不在意。

而他們也抗爭過,不過在戰局的最初,戰果就早已塵埃落定,在意的人總是輸家。

【閱讀分享】被殺了三次的女孩:誰讓恐怖情人得逞?桶川跟蹤狂殺人案件的真相及警示

被殺了三次的女孩:桶川跟蹤狂殺人案件
作者:清水潔

遇害七個月前,豬野詩織寫下給父母、弟弟以及好友的遺書,多達近十頁。她知道自己將會被殺害,她也知道兇手是誰。信中她說自己太笨,說自己自招惡果,說自己害了父母。事實卻是,整整七個月沒有一刻不活在恐懼之中的她,為了生存下去已經竭盡自己所能的鼓起勇氣報案求助、主動取證,可惜最終沒能逃出生天。

主謀小松和人與行兇者久保田以及多達十二人的集團式騷擾是第一次的加害;
完全沒有打算辦案偵查還派員勸說撤銷報案、纂改證供、挪用證物對受害的詩織家庭二度傷害的埼玉縣上尾警署;
以及刻畫受害者迷戀名牌形象,作為警方口舌的記者俱樂部媒體是對詩織第三次的人格謀殺。
讓這個女孩,死了一次又一次。

案發後一年,詩織父母收到女兒十六年前寄給未來自己的信。那個寫下期待未來的詩織不知道收信人的生命在二十一歲的秋天就戛然結束了,收信的父母該作何感想……

【閱讀分享】《原子習慣》自律──是我對抗外部環境變得不自由的方法

上一篇原子習慣的關鍵詞為身份的重塑,今天分享的關鍵詞是環境。

原子習慣一書強調環境塑造行為,我們也是環境下的產物。人們普遍存有迷思,認為紀律性強的人就是天生自律。實則不然,紀律性強的人是將自己安放於有紀律的環境之中。

是故,我們可以透過改造環境讓自己更易於建立良好習慣,除去不良嗜好。人類是視覺動物,我們做一件事並不一定因為我們特別想做,有時只因那近在眼前。譬如坐在沙發的你看到茶几前有罐可樂,則使不渴你也很大機會打開來喝,因為它就隨手可得。所以看到或看不到提示對我們建立或除去習慣起關鍵作用。而人類的另一本性是,抗拒誘惑困難,迴避誘惑則相對容易。

【閱讀分享】《原子習慣》你給自己甚麼人設就會讓你成為怎樣的人

過去一個月都在放假,因感覺自己很懶散,就找對治的書來看。有關習慣最廣被推崇的一本書——《原子習慣》。長期在書店的人氣榜見到此書,但因為覺得自已讀過有關習慣的書,覺得內容應該大同小異。但閱讀起來,覺得這本書真得配得上它的盛名,真的大推。基於網上已有很多優秀的說書分享,在此不贅,反而想分享一下自己的實踐。

第一點,也是我覺得最為重要的,要培養一個好習慣的方法就是不要認為你要培養一個好習慣。

甚麼?聽起來像金剛經的非法非非法一樣難懂?並沒有,其實就是不要覺得自己要做甚麼,而是要覺得自己是甚麼。

與其說自己想減肥,說你是關注健康的人;
與其說自己想多看書,說你是愛知識的人。

身份信念認同就是最強大的內在推動力,因為你是這樣的人,所以你作的一切改變都再合理不過。

書中有一段寫得非常好:
「多年來我們對自己講述同一個故事並信以為真,只遵循自認為與自己身份相關的規範,這種長久的心理暗示下就容易出現自我抵制行為。」

新習慣難以建成,因為嘗試改變不久,腦袋就會出現「那不是我該做的」,「那似乎不符合我的形象」的念頭⋯⋯很快,一切就又打回原形。

【閱讀分享】《如何無所事事》我保留無所事事的權利,直到永遠

無所事事跟療癒大有關係,筆者致力於宏揚無所事事的精神,今天就來談談這本書《如何無所事事》。

注意力經濟是在1971年由Herbet A.Simon提出的:「大量的信息造成人們的注意力不集中,需要在資源中有效地分配注意力。」資本企業利用社群媒體爭奪我們的注意力,各種置入廣告、軟廣告、帶貨,不自覺深陷其中是很容易的事情,尤其社交媒體的版面設計就是為求讓我們多停留一秒、再一秒、下一秒⋯⋯

另一端則是講究生產力、高效率,要盡用每分每秒,各種時間管理術、蕃茄鐘、子彈筆記,這也是自己近年很投入的部分,但不少時候都會感到焦慮。當自己無法履行原定工作排程時,就會批判自己就是懶散、不夠努力,再災難式的延伸,自己還是一事無成,所有人都比我好。同樣陷入一種「沒有產值就是沒有價值」的極端。

無所事事,可以擺脫這兩者,與注意力經濟抗衡。作者提出三點:

1. 修復感知力

把 FOMO (Fear of missing out) 轉化為 NOMO (The necessity of missing out),狂吃辣的舌頭會麻痺,我們的大腦同樣。你有自信能離開手機多久而不感到焦躁?不妨適度「錯過」吧,讓感官從煽色腥與不幸中抽離,修復我們的感知力。

2. 用心傾聽

【閱讀分享】《死過一次才學會愛》天堂與其說是地方,更像一種狀態。

書名:死過一次才學會愛

作者:Anita Moorjani

第一次看有關瀕死經驗的書藉,尤其當作者Anita是個印度裔的香港人,故事就發生在香港,讓同為病患的我更能貼近、代入其中。

她四年的抗癌之路已走到盡頭了。一夜,她被緊急送院,器官逐一停工。在瀰留之時,她的意識卻超越肉身,感知到俗世發生的一切情景,那股感知力甚至強大得超越時間和空間以及物質,即便那時的她早已呈昏迷狀態。她不但「看到」遠在印度的哥哥飛回香港找她、「看到」醫生和丈夫在病房以外對她病情不看好的討論,甚至感受到現實中親朋好友的情緒想法,仿佛與他們融為一體。

瀰留間,她感受到被已逝去的親人與好友的愛所包圍,感知只留下全然純粹的喜樂與美好。經歷大徹大悟,意識到自己生病的源頭,她知道自己會完全痊癒並且是帶着更大的任務回到人間。她再次清醒,那已是她昏迷的三十小時後。

如果寫到這裡你以為已經是整個故事的高潮,更奇跡還在後頭,在她清醒離開加護病房的六天後,檢查報告顯示她的淋巴沒有任何的癌細胞。

她的病歷觸發了醫學界的關注,得到了腫瘤科醫生的認證,並非子虛烏有的創作。她成了醫學案例,參與醫學研討會。其後在一層層自然展開的助力下,她把經歷寫成書出版,再成為心靈導師,在全球各地演講與受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