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

【瀧來學行銷/UNIT 1】我只是一般人需要經營社群嗎?

UNIT 1

經營社群不是單純的曝光自己所有日常生活

而是要透過篩選性地發文

將自己營造出一個你想要呈現的狀態


 

「可是我只是一般人為什麼需要經營社群?」

:當然需要!

 

—————

 

透過經營社群大致的列出五個重點

 

1 )日常紀錄

2 )關注話題時事

當然生活日常的紀錄與藉由社群來關注時事

這個是一個非常COMMON SENSE的認知


 

3 )強化社交鏈

直至2020年的調查

臺灣社群軟體的普及率已經高達了80.1%

不使用社群軟體也被視為落伍的象徵

透過使用社群也能作為社交鏈強化的一個作用


 

4 )培養行銷思維

藉由發佈貼文

你會越來越學習到你該如何操作口吻或是內容

而達到話題以及關注感的同時

整容的舊同學

謙信和幾個舊同學聚會,這種場合自然敘起舊來,也談些不在席同窗的近況。既不同聚一堂,多半也和這圈子不夠熟稔,因此所謂近況,也不過是小道八卦。他們談起某個舊同學來。

A:你們知道李欣欣怎樣嗎?

眾人你眼望我眼,似乎沒有她的消息,謙信開口了。

謙信:我知!因為我以前做廠,她突然要惡補奢侈品知識,找上我來。

B:快講快講,好想知!

謙信:她改了名,叫李綺霖,你們或者也知道吧,最驚人的是她整容,保證你認不出她。原來要嫁入豪門,那家人做奢侈品生意,她找我補習。

C︰嫁入豪門?讀書時她已喜歡越級挑戰,和師兄拍拖了,換幾次畫也不是我們級呢,當然同級的人也不太理她……

D︰嘩,嫁得豪門,鯉躍龍門,做少奶奶唔使做啦!

謙信︰話又不能這樣說,先聽我講……

謙信下續一萬字,接近開壇講法,大意如下。

嫁入豪門並非過海就神仙,入門便賦閒,過門只是工作的開端,此後丈夫遇上任何需要妻房這一人物出現的場合,都要大方現身,可知為何要整容,改頭換面不一定就是美麗,至少令人得知她花心思和金錢保養,也是展現得體雅重的手法,此後仍要持續維護,不得半點怠慢。

接駁心靈孤島

工作佔一般人生活中大部分時間,因此很多人一與人閒聊,就談起工作來:講自己的工作、詢問別人的工作狀況。或許不少slashie面對一種境況,就是難以令對方足夠明白自己的處境,他們總認為slashie工作只有自由、時間很多,又不知為何有很多賺錢門路,另有人認為炒散的工作狀況就是不務正業、懶散、不思進取。誠然有些slashie過類似生活,但旁人過早認定他們沒有付出多大代價或努力。本來slashie談論自己的工作,似乎已可衍生很多話題,但對方一句「你就好啦」足以終結,本無社交障礙的人也面對極大的溝通障礙。

話題——終結者?開拓者?

Geneviève一向工作時工作,所以在職場內,與工作無關的事絕少理會,同事的是非八卦、加薪1%還是2%的話題,不但不參與討論,有時還敬而遠之,儘量不牽涉在內,免得浪費心神。Geneviève不是獨行俠,在辦公地點還是有一定程度的社交,例如近來踫巧幾個同事圍在一起吃飯,閒聊起來,Geneviève遇上不知如何應對的情況。

話說他們接受上級委派,各人獨自做類似監察的工作,期間當然不能開電腦、掃電話、看書,只得呆站呆坐兩小時,同事問起怎打發百二分鐘的時間。有人回想昨日到訪商場,掃夠平價貨,非常滿足;有人計劃下次旅行,單是想像已興奮。輪到Geneviève自述了,她回想那時背誦所屬宗教信仰的經典、計劃未來工作項目,就度過兩小時。她自問這些事道貌岸然,生怕分享出來活像怪人。似乎與剛才大家談及的氣氛完全不相合,勢必成為怪人,支支吾吾講了小部分,胡混過去。不少人曾遇上這類情況,本文提出三層思考。

為何排拒傳銷?

首先申明,筆者有一些從事金融、地產業的朋友,他們的工作包括推銷產品,我也是客戶之一,遇上疑難而事涉他們熟知的領域時,我會找他們幫忙,足證他們是值得信賴的從業員、真正的朋友。然而筆者以至好一些平民百姓,對從事上述行業的人士或工作具相同特徵者,都抱有頗大戒心,甚至可說好則敬而遠之,壞則神憎鬼厭,本文就耳聞目睹的狀況,淺談箇中成因。

 

很多傳銷人員與人交往都懷有目的,口說結識朋友、助人解決問題,其實不過借機推銷自己公司的產品。這當然難怪他們,因他們所隸屬的公司之營運手法是憑藉一個個從業員所連繫的網絡,構成龐大的銷售網,所以他們接受訓練時,必然經過一個環節︰在一張白紙上繪畫人際網絡,列出自己認識的人,傳銷員被告知這些都是潛在客戶,這是事實,但原來「認識的人」與「潛在客戶」有密切關係,在訓練中、日常營業中宣揚「可以向他們銷售」是「認識的人」一項重要特點,甚至以此界定傳銷員的「朋友」。自可估計傳銷員為了投入工作,要如何重新理解人際關係。以往所認識的人被重新界定為可以向自己投入錢財的人,未認識的可以成為這等人,於是難免令人認為他們本來就懷有目的來結交別人、進入新社群,簡言之就是一般人視他們為心邪,面對心邪的人自然是避開,甚至告知其他潛在受害者,令他們免受傷害,久之形成大眾都詆毀傳銷員的風氣。

 

弔詭奇怪論

一般人會覺得別人奇怪而疏遠,又會避免自己成為別人眼中奇怪的人,但一般人又對「奇怪」只有印象式的理解,細想之下,可發現日常我們用以形容人的奇怪其實是一種弔詭(paradox)。

 

所謂奇怪就是與大部分人不同,這裡的大部分人又不過是在我們生活所及的人,取樣本身就不多,也不嚴謹。即使不計較統計精準與否,這仍有可商榷之處,源於我們怎界定「奇怪」。我們一方面認定每個人都是獨立個體,至少我們各自有不同背景、喜好、思想、生活習慣等,又從事不同活動和職業,走進同一間餐廳後選擇的餐飲也不同,甚至認可、追求這種相異,稱之為個人特色、個性,所謂特色就是與眾不同。另一方面卻指與眾不同就是奇怪,既然人人都總有自己獨特之處,於是每個人都奇怪。如是「奇怪」這一特性變成人所普遍共有的特質,「奇怪的人」也就不奇怪了。又既然如此,這種奇怪的根源——各自具獨特性——又是否足以構成人所以奇怪的依據?這陷入原理上、概念上的弔詭。

 

跟什麼人在一起比你想像中更加重要

相信大家都有機會聽過一句說話,那就是你的收入就是你最要好的朋友或者最常接觸的五個人收入的平均數;但是我覺得最能夠體現的一句說話,還是以往的一句名句,那就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所以我們須什麼樣的人在一起比較多,行為或者想法,甚至是性格都會開始有所改變,會變得有點兒相似。

 

其實你可以留意一下,留意一下你的朋友或者親人,他們的想法或者話題是什麼,很多時候就是我們的說話透露出我們的大腦是有什麼想法。比如你的朋友一見面在談論的是漫畫或者最近的電視劇,他們的想法或者職業你也大概可以幻想到;如果你的朋友一見面在談論有關於外面有什麼機會或者最近進行什麼項目的話,可能他們的想法或者職業跟普通人有所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