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誤

《一個月的旅居,自由感受曼谷!》出發前(2)

其實網頁是有教學的,只是我沒去看...我其中一個缺點就是很心急,所以會錯過重要的資訊;也以為申請成功才要付錢,因爲台灣是這樣的。

我覺得最令我混淆的是那個叫「submit」的按鈕,直覺就是「遞交」。

結果我10號才「覺醒」,連忙交了款也來不及,因爲我15號出發。

我是如何「覺醒」呢?是因為呈現的狀是「ready to submit」,還說未submit的十四天後便會自動取消,當下覺得很奇怪—我不是submit了嗎?

這樣「一子錯,滿盤皆落索」,嚴重影響到後面的行程。

 

這些天來我有很多掙扎,到底去不去、何時去、以什麼形式去等。我有過無限次想放棄,但因為家裏的問題令我覺得很煩,到底要怎麼辦?

最重要的是因為機票是廉航,不能退也不能改,否則作廢。因為我也買了行李重量,所以很貴。我很坦白地說,我的錢極為有限,所以無端作廢,我確會很肉痛。

還有住宿。

 

關於住宿,又是另一個煩惱和令我不快的地方。我現在說出來,的確有抱怨的意味。有人甚至覺得我是自找的。我承認自己有部份失誤,也不像大家很有旅遊經驗,但我始終認為對方也有其責任。如果在香港例如是打官司,我這情況未必會輸。當然很多人都會說這裏不是香港,不要用固有的想法去看待和處理事情。

《一個月的旅居,自由感受曼谷!》出發前(1)

前言

 

我今次出來旅居,收穫和教訓都很大,有過很多「第一次」。雖然有些事令我不開心,但真的「經一事,長一智」。下次我便會更有經驗和聰明了。

我很想在這裏讚賞一下自己。我極為清楚當中的原因、痛苦和無數次的失落和掙扎。無數次都覺得不如放棄算了,但又為現況感到痛苦萬分。到現在終於坐在旅居的家裏,寫著這篇經歷,雖然不知會是逗留一、還是兩個月,但對於沒有很多旅行經驗的我來說,能自己一個人解決這麼多問題,也不是去三五七天,而是用長比較長的時間來體驗別國的生活,我覺得這一定是很難忘的回憶,也讓我變得更好。

 

 

出發前

 

我因為家中一些原因,打算出來旅居一段長時間。首先最起碼是兩個月。

大家都知道泰國持旅遊簽證是30天免簽證,但我因為另一些原因,而要60天的。

我完全不知道有這種簽證。我知道台灣有,也申請過,是有點難找,但我最終也找到了,只是申請了沒有去。

而泰國的60天,我真的找了很久,找到懷疑根本沒有;後來才找到了一間旅行社有代辦。我找到的很多都是台灣的資料。記憶和理解中台灣人去泰國旅行是一定要簽證,不像香港人能免簽30天,所以不能說隨時來玩三五七天。因此很容易找到台灣人60天的簽證資料。

管理者給下屬回饋意見 - 7個常犯的錯誤

上司:「嘩!Rebecca,你咁都竟然做到!勁喎!繼續加油,嚟梗會再俾多啲挑戰你!努力!」

 

Rebecca:「……」

 

大家於職場上有否聽過類似以上的說話?上司一心想讚賞下屬Rebecca,但換來弄巧反拙。在職場管理中,管理者給予下屬回饋意見(俾Feedback)時,常常會犯一些錯誤。以下是一些常見的錯誤:

 

1.  無法提供具體的回饋

當管理者無法提供具體的回饋時,下屬很難了解他們的行為或表現究竟有什麼問題。如果回饋不夠具體,下屬也很難知道該如何改進。因此,管理者需要確保他們提供的回饋具體明確,這樣下屬才能夠知道他們需要改進的地方。

 

2.  過於專注於負面行為

有些管理者在給予回饋時過於專注於下屬的負面行為,而忽略了他們的正面行為。這樣做會讓下屬感到沮喪和失望,因為他們感覺到他們的正面表現沒有被認可。因此,管理者應該將回饋的重點放在下屬的正面和負面行為上,這樣才能給予全面的回饋。

 

3.  事後過時

回饋應該在行為發生後盡快提供,因為這樣下屬才能夠將它與他們的行為相關聯。如果回饋的時間太晚,下屬可能無法記住他們的行為,也無法有效地改進。

關係相處-道歉篇

米雅感覺近期發生了好多事 整個社會的氣場能量都在改變 尚未塵埃落定前 混亂的氛圍可能還會再持續一陣子

我自己也感受到 有些懸在空中的事情 好像一件一件浮現 但又緩慢地有了正確的方向或答案

究竟為什麼人心會埋下這麼多未爆彈? 因為在我們的文化裡 相處上總免不了潛藏的地位階級長幼尊卑的觀念 但只要是人 難免會犯錯 並非年長者或位高權重者 就一直都是完美的 重要的也不是犯了什麼滔天大罪 而是能夠坦然承認無懼面對自己、接受擁抱那個以為選擇了好辦法 卻犯下錯誤的自己 就算是無法彌補的差錯

每個做決定的瞬間 我們只會走那條當下認為最佳的路徑 不會選擇第二好 因為以靈魂能量層面來說是不可能實現的

《我會痛苦,是我的錯嗎?》

12歲的Steve擁有著與別人不一樣的童年。在孤兒院長大的他一直習慣與同儕作伴,與同儕分享著同一個照顧者。他曾經也好奇過父母是怎樣的角色,在成長過程中,他眼中對「爸爸」和「媽媽」的概念不斷轉換。有時候,他會覺得孤兒院的姑娘像媽媽一樣溫柔備至,後來他又發現姑娘只是在打工,總跟自己有一種距離感;有時候,他會覺得學校的師長像爸爸一樣嚴苛厲行,後來他又發現那些師長對自己的前程與困頓甚至不比同儕上心。

 

Steve一直搞不明白父母是怎樣的一回事,直至12歲的那年,Steve被一個中產家庭領養。他第一次擁有屬於自己的父母,第一次成為家庭的唯一。領養夫婦也是第一次擁有屬於自己的孩子,對他的照料細緻入微。也許是因為習慣了遵守孤兒院的紀律,Steve在新的家庭裡謹言慎行,家庭雖然溫馨,但總有一層相敬如賓的隔膜。

 

有一晚,Steve的爸爸走進了他的房間,簡單地問了他一句:「皮帶還是鞭子?」Steve看著爸爸雙手端著兩者,疑惑地回答:「皮帶?」然後,爸爸就像沒事人一樣,動作嫻熟地抽起皮帶,起勁地抽打著Steve。Steve嚇得不斷倒退,退到一隅時避無可避,慘痛地呼叫起來,爸爸卻沒有罷手,一直打到力所不逮才罷休。

我錯了,該怎樣面對?

在現實中,大多數人都是「口水多過茶」。
紙上談兵,不設實制。
歇後語都有說:「口水多,無尿屙」,暗示了只有空想,沒有行動,等同坐以待斃的道理。 

在工作中,以上的情況總是習以為常。
以免犯錯,一般人會選擇最安全的做法,就是一動不如一靜。 

過去的我,很怕犯錯。
每次犯錯後,做任何事都會優柔寡斷。
以免再犯錯,我會重覆審視過程來達至完美效果,結果令事情低效率完成。
最後,我換來只有低效率、膽小、沒有勇氣的負面形象。
久而久之,負面思想令我犯錯次數多不勝數。
每次行事,腦海中總是出現可能會犯錯時的疚意,甚至過往被責罵的畫面。
幸虧得到友人協助,幫我走出「壞方向預測」的習慣,令我思想調節得較為正面。 

經常做錯事? 先要了解人為疏忽的背後原因!

人為疏忽是指基層人員處事造成錯誤,導致結果未能達至公司預期要求。
當中有一些高危行業,例如核電業,航空業等,對人為疏忽特別重視。
當出現人為疏忽,員工需面對錯誤,勇於接受及設立預防措施,當中範疇包括行為心理學、管理學等概念。
客觀理論分析、員工生理與心理調查一般為預防工作有顯著功用。     客觀理論分析 愛德華教授曾提出SHELL理論,以自身限制及四大元素作出配合:軟件(Software)、硬件(Hardware)、環境(Environment)及與其他員工互動(Liveware)。
若其中一方不配合,人為錯失便會出現。   在SHELL理論中,自身限制應附有彈性安排,因為每人都有不同的性格和特質。
例如,不同人對物品負重力不同、對外來因素應對能力不同,如壓力等。   在人與軟體(Software)的關係中,軟體包括系統介面、操作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