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鬱症

米雅書單-療癒身心的書目療法

米雅推薦書名: 療癒身心的書目療法

作者: 寺田真理子

譯者: 黃詩婷

出版日期: 2021/11/13

出版社:墨刻

「藉由閱讀來解決問題,並希望從中得到某些療癒。」

本書淺層介紹日本讀書療法學會的書目療法以及關於閱讀身心帶來的正面效益、選書的習慣和方法

如果你和米雅一樣喜歡閱讀 結合書中的分析、作者的見解 我們也能創建一套自己獨有的療癒系統;如果你偶爾想看看書 卻不知從何下手那不妨就從此書開始吧! 書中內容提供眾多挑選方案與方向 為探索自我開闢一條新道路;如果你很不喜歡閱讀 漫畫&繪本 也能達成一樣的功效呢!

文字能使壓力下降68%、閱讀人的壽命比不閱讀多了2年、紙本書能輕鬆切換心情進入睡眠前的準備…這些都是看書的好處 當然還是有些缺點 後面會提到 但怎麼說還是利大於弊的

作者本人因書目療法受惠 治癒了憂鬱症 因而期望能推廣此方法 記錄了受憂鬱症所苦時 閱讀的書單、創立了讀書療法學會 這是她服藥以外的唯一辦法 也確實起了作用

壓克力畫作:Depression

使用壓克力顏料。

「畫作理念」

憂鬱症是現今社會很常見的精神疾病,有些人可能再跟你相處時讓你感受不到任何一絲憂鬱的感受,但每當他們獨處時,憂鬱卻不斷地在折磨著他們。

圖中的小男孩蜷縮在牆角,牆上滿是求救信號,但卻沒有人看到。

希望大家能夠去關心身邊的人,有時候有些話或是行為說不定是他在向你求救,只是不那麼明顯。

一人獨處時憂鬱的襲來會令人喘不過氣。

媽媽我愛您

依稀記得在我六歲的時候,媽媽經常帶著我去菜市場買菜,有天不知為何媽媽牽著我的手到人群中時,忽然用力的甩開我緊牽的手,我當下錯愕急忙跟上媽媽,媽媽彷彿身後有人追趕她一般加速擠進人群裡面消失了,我怔怔在當場左右無助張望媽媽。

我不明白為何這次媽媽要用力甩開我的手,我擔心我亂走媽媽回頭會找不著我,我杵在原地呆呆地等候著,此時此刻的我內心開始自我懷疑批判,我心想我做錯了什麼?媽媽不要我了嗎?我可以改不要不要我好嗎?等媽媽回頭找我,我以後會很乖很聽話的,真的,不會哭鬧也不會吵買玩具。

我不知道我站在那裡等了多久,等到人群漸漸散了沒有什麼人了,我看見媽媽其實就站在不遠處的馬路對面,媽媽似乎也站在那許久,我們眼神對上彼此遙遙相望,時間彷彿停止在這一刻,我眼裡除了媽媽再也看不見其他,我喜出望外的舉步奔向她,隨即想到她早已甩開我的手或許根本沒有要來找我,我停止了前進的動作落寞的靜靜地凝視我的媽媽良久。

直到她微笑點頭揮手示意我過去,我馬上左右觀望馬路有無車輛,便欣喜的朝著媽媽飛奔而去,媽媽再度牽起我的手回家了,彷彿剛剛一切都沒有發生。但是我的心在那一刻已經有了深深被拋棄的陰影,也在那一刻我開始了自我懷疑與批判。

《還有明天》失敗只是為了要你再次嘗試,死亡並不會藉此灑脫

從心理學的角度看韓劇_還有明天(내일 Tomorrow)

《還有明天》探討比較嚴肅的話題,拉回想要自殺的人,是因為自己曾經有無法抹掉的過去。每個人都有完全不同的生活情境,以及所累積下的壓力,因此,我們很難感同身受說要一個人想開一點就好。深究背後的原因以及建立下穩固的安全網,讓自殺者相信活著仍有希望。

 

還有明天劇情介紹

韓劇《還有明天》我覺得是近期相當特別的主題,陰間使者的設定通常會讓人聯想到死亡,然而在《還有明天》中卻有一群試著挽回嘗試自殺的人。每一集的劇情走向都是先由一個主角曾經發生的人生重大創傷開始,面對著長時間的壓力累積,最終,承受不住決定結束掉自己的生命。劇中傳達出一個主軸是自殺並不是一種解脫,而是將會帶你進到地獄接受種種的懲罰,同時還會讓自殺的人斷了與還活著人的緣分。死亡是個不可逆的過程,從《還有明天》中看到許多關於不捨以及來不及道別,沈浸在劇情當中,不禁也會思考關於生命的意義,每集都可觸動人心的佈局,在疫情當中面對的不確定性與生命的逝去,特別值得看《還有明天》,珍惜寶貴的生命,活出專屬的生命意義。

【雜記】沉

最近的生活漸漸沉下去了,我是指心情與狀態,就靜靜地,陷在生活裡。讓我想起張愛玲曾說的,華美袍子上的蝨子。我就像是,一直被蝨子所煩擾般。

我不知道該怎麼辦。

***

以前不是沒有發生過,而是,這次好像更嚴重了。感覺提不起勁了,也失去對生活的興趣。還記得看身心科時,我也對醫生說過一樣的話:「我覺得我很奇怪,有時候會沉下去,會發現自己很喜歡去看柱樑,會覺得有種美感。但我知道這還滿奇怪的,沉下去這件事情,也是。」醫生鼓勵我可以去在粉專發表自己的想法,所以才有了宏先創作的粉專。有些想法,憋著,真的很難受。

長假漫漫,我卻覺得快迷失自己。我還記得疫情十分嚴重的時候,放的疫情假我是多麼不痛快,真的感覺快悶出病一樣(真的結果悶出憂鬱症?),感覺身心俱疲、思緒也不集中,成績不如以往。

如今正是我要振翅的時候,怎麼會這樣呢?我覺得好無力。

***

我母親說:「有時候,你會很沮喪,比一般人更嚴重、更久。」我父親則說:「你不用把標準訂得太高,你會難受。」但我知道,我不能不克服,這該死的,憂鬱症。我得好起來的,我也知道終有一天我會康復,我是多麼希望這一天來得快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