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隨筆)寫作的本質

寫作的本質是什麼?如果有人問我這個問題,我能回答出來嗎?
       如果我還是二十出頭的年輕女生,我無法回答。
       但是,現在的我可以回答出答案來。
       寫作主要,寫記憶、生活和感覺。
       寫作的我,很開心快樂滿足,雖然在人生方面,出身單親家庭的孩子,在食衣住行育樂一直都是很匱乏吃緊,但是在愛的方面卻是心靈富足,風也會在一旁輕輕微笑著。
       我的文筆其實不是很好,詩至少花兩到三小時去寫出來,花半小時修改。
       我在網路活動寫作,多少想增加想法的思考和經歷,技巧來自生活。
       越懂得生活的相處,在寫小說方面進展會加快速度。
       杏林子以對抗病痛的人生經歷寫短篇小品文或散文,她並沒有放棄人生,努力寫出感動人心的文章。
       我也希望誠實地用文字表達想法和感覺。
       寫作的本質就是寫記憶和生活以及感覺。
       只要掌握這幾個原則和要點,自然能寫出屬於自己的心情或勵誌文章。
       寫作是很困難的一件事嗎?只要心中有愛,用心生活,生活處處皆是寫作的素材,或許妳(你)就是下一個席絹,或者是下一個托爾金。
       

(隨筆)信仰之路的恩典

記得在讀國中時,曾看過已故女作家杏林子的文章(感謝玫瑰有刺),想到神愛世人照日頭給好人和壞人,立刻想起自己不像母親年輕受洗歸主,自己彷彿迷失的羊渴望在現實社會的名利和掌聲,總算在母親送我一本金邊聖經和合本,開始重讀聖經的道路。
       以前我經營私人部落格,無意在附近的圖書館,看見杏林子的散文書籍,印象是生之歌吸引我的目光。
       寫作如此讓我有力量和快樂,忽然苦難來臨,右手打字受傷,貼藥布看醫生也含淚告別部落格寫作生活,中間三年空白停筆,我就像一朵盛開的玫瑰被刺得傷痕累累,心如枯木,支持我的是中信月刊、大光讀經日程、蒲公英月刊和聖經,歷經搬家和無奈淚水撲打我的心,我不斷問自己:神真的存在嗎?
       神是信實的神,父母離婚後,我和弟妹成了單親孩子,母親特地辦了一支平板手機,僅管物價上漲,房租、水電和三餐樣樣都要開銷,母親省吃節儉的苦心,我終於擁有平板手機,珍惜使用它,用手機寫作,打字一天連兩千字沒變辦法達標,主的恩典夠我用的,我無法打兩千字小說,但我可以打五百字來分享神的恩典和信實,寫文榮耀讚美至高主的名,感謝邁入第四年,能再用手打字創作寫文,也在西元二零一八年受浸得救,成為基督徒。
       

生活隨筆|在荊棘滿佈的生活中 我們為何必須加油?

「加油」,這簡單的兩個字,是最簡單及直接以鼓勵其他人的說話。不過,在荊棘滿佈的生活中,究竟我們為何不能在疲倦時停下來休息,而是必須要加油呢?停步休息並非代表放棄,而是透過「偷懶」以換取自救,讓自己在未來可以走得更遠。

人氣韓劇《黑暗榮耀》。Netflix Korea Twitter 圖片 

「我們為什麼必須每天加油?加油是一件很累的事,我已經厭倦加油了。」@Netflix韓劇《黑暗榮耀》

現代煮飯樂

今日跟人談把生米煮成熟飯,多半人認為方法是把生米連水,倒進電飯煲的內膽,冚蓋開掣,時間一到,飯就熟了,電飯煲自動停止烹煮,一煲完美的飯可供食用。這固然是最方便可靠的做法,但回顧一下此法流行前的煮飯方法,也許為烹飪以至生活平添趣味。

 

上述的電飯煲,在二十多年前叫「西施煲」,大概源於電器商指稱使用這類飯煲,所煮的飯不會烤焦,粒粒幼滑,活像西施的面容。西施煲能探測煲內的溫度,只要水量恰當,開動飯煲後,煲內溫度達攝氏一百度,飯煲就會停止加熱。當米吸收所有水份,煲內溫度就上升,感應器探測溫度變化,飯煲自動進入保溫模式。因此西施煲其實是「自動電力飯煲」(英語世界稱為automatic rice cooker)。原來此前電飯煲即使以電力發動,但沒有感應器,不具計算、測量的功能,除了米和水的份量要得當外,還要睇火(觀察米的煮熟程度和尚餘水量),它只是一個可以離開爐灶、不佔用廚房空間或砂煲罌罉、專門煮飯的電器。

 

雜說新年

「一元復始,萬象更新。」這是中國農曆新年來臨時的熟語,中國以農立國,在各地經歷都市化以前,農時是大部分百姓生活的核心,新年來到也是冬去春來,因此感應天地四時循環,先是足衣足食,捱過寒冬,再迎接春季,展望來年欣欣向榮。現代大部分人並不以務農維生,加上西方文明——包括曆法、勞工制度——改變華人的生活形態,農曆新年的意義剝落,在香港更見顯著。時光流逝,年歲更迭,乃自然現象,詰問「為何過年?」大抵只能從天體物理學、氣象學找自然世界的答案;但問「人類為何這樣過年?」就是每個人都可思考的問題。

 

你我都看「喜歡」

歲末年始,香港樂壇舉行一連串頒獎典禮,當今仍殘存些微公信力的只有一個,其餘已乏人問津,淪為私人派對,發放甚麼獎項,誰人獲發豬肉的哪部分,毫不重要。多年前奪得樂壇獎項仍是名成利就的重要指標時,「最佳男歌手」、「最佳女歌手」的名銜是樂壇寶座。但何謂「最佳」?人言人殊,結果頒獎機構為消除爭議,乾脆另立「最受歡迎男、女歌手」或「我最喜愛男、女歌手」的獎項,以大眾「喜愛」的程度取代評審鑑別上佳的程度。

 

一名歌手是否上佳,自然以歌藝來衡量,歌藝以外的事物,毫無關係。但流行歌手的「藝」又不只歌藝,始終流行音樂是大眾娛樂,大眾就是不能客觀、學究地分析歌手的歌唱功力高低,包括音域如何、運作聲線有否剛柔強弱等,於是其他方面的演藝元素會成為大眾評斷歌手優劣的因素,例如現場表演的台風、外型、形象是否切合大眾對偶像的期望等。傳媒頒發一個「最佳」獎項,就惹來各方爭論,源於各人對何謂最佳莫衷一是,只是以一己角度衡量,甚至那些角度是主觀喜好,並非客觀評鑑。於是傳媒乾脆以受歡迎程度為評斷標準,當然箇中操作如何是另一回事。

 

【隨筆】原來,這是生活的模樣

從2022年跨越到2023年,新年伊始,跟風來場去年度回顧。

時值12月,是每年我最喜歡的月份,因著自己是12月壽星、聖誕節,還有除舊迎新、對於新一年即將來到的期待吧!

向來喜歡參與各式活動,體驗不同事物,豐富生活的我,時常利用周末參與讀書會、桌遊、看展覽等。12月初尚待安排的周末,很久沒有跟媽媽來場約會了!是時候邀請日常喜歡在家追劇的媽媽出門了!

我們來到了網路上人家介紹的宏匯廣場。「Google是你的好朋友。」現代人的生活少不了網路,究竟是不是真的好?抑或者是「業配文」?大概都脫離不了老話一句:百聞不如一見。

幸運地真正碰到好的,肯定帶來好心情;相反地,也會是人生一種經驗;出門走走看世界,也不失一種樂趣。

原來從住家中和搭乘環狀線轉桃園機場捷運,交通很便利。

回顧「回顧」

二零二二年即將終結,傳媒習慣作大事回顧,彙集過往一年本地以至世界的重要事件,令公眾獲取世局發展的整體印象,而非零碎地看待各件瑣事。人對自身也常作類似回顧,在公司的週年聚會、支援小組的活動,甚至只是個人迎接新一年而回望往年,均見數算一年事件、個人狀況,好像為過往一年的自己編訂成績表。我不干涉他人生活,同時提出積極建議︰不必做個人的年度總結,若真要做類似行為,不妨日日都做。

 

人沒有內置計時裝置,對時間的感知仍依賴外界,例如路途的長短,往往不計距離,而是計算所需時間。從事喜愛的活動,不知時光荏苒;被指派做討厭的事,度日如年。妥善規劃未來,每日力求革新,頗知自己身處哪個時空點、在做甚麼、接續該做甚麼;放浪形骸,蹉跎歲月,不知今夕何年,簡單的生活決定,也得過且過。礙於人對時間感知的限制,活動又深受時間影響,例如農耕、作業休息,以至運用壽命。人類掌握不了時間,惟有發明多個時間單位,以資辨識客觀的時間流逝。日、週、月、年、十年、銀禧、金禧、世紀等,都是時間單位,不同民族又有其時間單位,華夏民族特有「甲子」,希伯來人七年又是一個特定年期。日、月、年因天體運行對地球的影響,自然影響氣候農時,各民族對此認知的差異不大,加上西方文明流通全球,日、週、月、年在現代人類心目中幾乎成為有如客觀存在的事物,不啻人類以一己角度看待時間的單位。

 

寫在「都話咗你啦」之前

阿森和謙信是多年好友,謙信有一陋習,就是挑別人思考的錯漏,難得阿森一直沒有捨棄這朋友。一日,阿森對謙信訴起苦來。

 

阿森︰我跟老婆快要離婚。

 

謙信︰(一直知道阿森與妻子關係不好)發生甚麼事?

 

阿森︰她一心覺得跳槽至新公司開山劈石,搏取升職加薪,每日上下班交通時間共三小時,工作又繁重,根本沒有時間照顧家中兩個兒女,管家的責任全落在我身上。

 

謙信︰這非常辛苦啊。

 

阿森︰咪係囉,一早話咗唔想湊仔,本來一個還容易照料,生第二個前又說計好安全期,搞下搞下就來多件。

 

謙信︰(不太懂回應)嗯……安全期不安全我們都知道的,我們以前好像也說過要計劃周詳才生育小孩,對嗎?

 

阿森︰唉,講返佢份工,真不明為何要這樣拼搏,恨上位也不是這樣啊,說要供樓,也不要這樣啊。一早叫她別揀這工作。

 

謙信︰對,本來香港的樓市扭曲,買樓前我也叫你們三思,現在似乎因為供樓導致忽略家庭,真的不好……

 

衝浪大小事

至今為止,我衝浪兩年了,因為許多生活因素,未來有段時間無法頻繁的衝浪,可是那些感動與美好還是能被記錄下來。

或許在廣泛的興趣當中,這個投入時間是可以被定義為熱愛這件事的,但以衝浪經驗來說,還只是個菜鳥而已。衝浪是一種進步緩慢的極限運動,即使每星期用二至三天去海邊報到,每一次都待三小時;一位合格的浪人需要累積八至十年的經驗,才有機會在每一道浪上表現得游刃有餘、擁有自己的風格。

為什麼會花那麼長的時間呢?這就屬於大自然的魅力了,由於變化性太大,季節、地形、風向、潮汐、浪況、人潮都足以影響自己的進步速度,從另一方面來說也是因為需要累積經驗的資訊量不少。又為什麼會如此熱愛衝浪,甚至也有不少人投入衝浪呢?以客觀角度來講,應該都免不了表現慾吧~仔細欣賞浪人們的動作真的很帥又迷人!而我的初衷呢,是因為大海吸引了我,小時候家庭旅遊就很常去看海和踏浪花,海浪的聲音不吵雜也不美妙,卻讓人感到很安心很純粹,無邊際的視野與漸層的藍或綠或波光粼粼都很美好,衝浪需要慢慢來也只能慢慢來,對於我來說有許多事物太快掌握要領而太快失去了熱情,我喜歡慢慢累積經驗的感覺,使我可以好好建立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