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

《蘇菲的世界》書評

若要用一句話概括《蘇菲的世界》這本書,就是一本簡述西方哲學史的故事書,道理當然就是叫你拾起最原始的好奇。

坊間最熱門的就是如上述般極度簡化一部作品的語錄或感想,但學問必要輾轉才能走進並內篏於你我的生命。譬如我們常掛在口邊的「娛樂至死」,作者Neil Postman並非指娛樂萬惡不赦,而是想警惕人們將嚴肅的資訊娛樂化的危險。從他那電視機初盛的年代走到今日社交媒體成癮,資訊變得越發割裂和泛濫(更別說無腦的Tiktok、Shorts、Reels)。我們每天接收大量以歡樂為糖衣的無用資訊,感覺知道很多,但無法有效拼裝這些碎片為一可供理解的完整敍事(睇一百條十秒短片只能讓你得到一個心神耗盡的金魚腦)。加上演算法的餵食,我們對世界的認知僅有去脈絡化的侃侃而談(就似公園捉棋或圍觀地盤時「評論」世界大事的老人)。此刻,就似Plato說庸碌的暴民用意見(doxa)壓制知識(episteme),我們既沒有審閱論述的能力和耐性,也沒有足夠事實信息與概念去組織觀點。一切全盤接收,獻身於意識形態的大外宣,成為任由強權牽動及宰割的快樂韭菜。

三代人對島嶼的愛戀及思慕,如絲線般慢慢纏繞在山與林的深處──讀《山與林的深處》

 

 

記得一開始讀這本書,一直有點淡淡的反感。
為什麼我們要透過一個加拿大華裔移民之眼看台灣?

 

我質疑她筆下的台灣歷史,懷疑不以中文為母語的作者,如何能真正讀懂並理解這座島的經歷?我質疑她對台灣植物、地理的書寫,懷疑遊走於德、加、台三國並四處為鄉的作者,何以鍾情我們的島,鑽研、關切這些並不太多島上人們關注的事?更何況我並非喜愛自然書寫的讀者。

 

就這麼帶著擔憂一字一頁讀下去,我卻在接下來的篇幅裡,讀到了以文學性的筆法寫下的對島嶼、植披、山林、地理、家族與自我的豐沛情感,慢慢放下自己的有色眼光。作者追隨因阿茲海默症過世的外公留下的遺書,帶著內疚與悲痛開啟一趟尋根之旅,用植物學與環境歷史學之眼,看島嶼上的各式山林與家族歷史。我不愛琢磨環境與生態的段落,卻深受作者追溯家族來處的決心與省思所感動,亦對其流露的情感為之動容。更難能可貴的是,這兩者恰如其分地在章節中交融,形成了一種相互輝映的文學美感,兼具濕意與詩意。

 

我輩中人,是夾在上一代與下一代「中間」的人;思想和行為「不中不西」的人──讀《我輩中人》

 

 

不知道大家是否記得自己最初為何開始閱讀?我記得我的。

 

我最初擁有的幾本書,是我媽「做小姐」的時候留下來的。許多經典作品,如《紅樓夢》、《咆哮山莊》、《張愛玲短篇小說集》都是從她的書櫃、轉移到我的書櫃。這些書裡,若要挑選出我的啟蒙讀物,除了吳淡如的《最藍的藍》之外,另一本就是張曼娟的《海水正藍》。十幾年後,再次讀曼娟老師的作品《我輩中人》,老師的文字依舊溫柔、給人堅定的力量,彷彿可以陪著我們走過好久、好久。

 

《紅樓夢》《張愛玲短篇小說集》《最藍的藍》《海水正藍》(由左至右)|圖片取自網路

 

生命是一連串的來回拉鋸。你想做某件事,但被迫做別的事──讀《最後十四堂星期二的課》

 

 

如果說,要讓我從人生截至目前為止讀過的書裡,挑一本推薦給大家,那就是《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一本書最大的價值莫過於你不斷的重讀、每讀一遍都能得到新的體悟,在同樣的段落裡被感動、讓相同的字句為人生的不同階段解答。至少這是為什麼我每隔一段時間都會再回來重讀一遍的原因。

 

記得第一次讀到這本書應該是從國中的圖書館,為了交代不知道是寒假還是暑假作業,那是我第一次為一本書哭的一把鼻涕一把眼淚。當時帶給心靈的震撼和啟發,尚無法如現在般清楚地用文字充分表達。後來高中、大學、出社會後一再重讀,現在手邊的是二十年週年紀念版,我早已不再是需要從圖書館借書的小孩、但書裡的墨瑞教授確實如他、如作者期望的,一直活在我心中。

 

忠於自我,生命自會帶你到該去的地方──讀《火口的二人》

 

 

讀這本作品總讓我想到海德格「向死而生」的概念。

 

德國哲學家海德格要我們直視死亡,認為唯有如此,才能過一個真實的人生。若不能意識到死,我們充其量只能算是半活著。有一個學者把這個概念闡釋地更為清楚:接受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清楚認識並且坦然面對,我們就可以不被對死亡的恐懼以及生活中的瑣事所禁錮—在這個前提之下,我們才能自由自在地做自己。

 

世人皆知日本文化的壓抑,由此衍伸許多官能作品,以刻畫肉慾與情慾為手法,探討深層次的人性以及人生意義。例如大島渚的電影《感官世界》、渡邊淳一的《失樂園》,當然還有這部小說《火口的二人》。男主角賢治是非常循規蹈矩的人,大半輩子理所當然地過:認真唸書進入好大學、勤奮工作娶了客戶的獨生女。一路活到三十幾歲時生命出現了意外、犯了錯,頓時一無所有,一個錯誤把他打回原形。人生照著使用說明書那樣每個步驟都做對了,卻沒有踏實感、甚至可能一步錯便掉入深淵。這不就是《游牧人生》裡Nomads選擇持續上路的理由嗎?而「理所當然地過」、遵循社會主流的生活模式(不加思索地唸書上大學、追求好工作、好歸宿),卻不認真思考自我、為本身的渴望奮鬥,難道不該稱之為一種便宜行事嗎?以為照著主流便能獲得好生活,最後落得兩頭空的結果似乎也不難推敲出端倪。

滿地碎片落筆成章、化成字句,每讀一句都是一次傷心──讀《天堂旅行團》

 

 

我一直是張嘉佳的書迷。

 

聽說許多人認識他,是從微博開始。

我已經忘了是什麼時候接觸到張嘉佳的文字,一回過頭來才發現,自己已經被感動得很深、很深了。

 

「每個人無法喘氣的日子,只有自己知道。暴雨傾盆,望不見來時的路,沿途親手種植的海棠花全部凋零。」每當覺得心裡的苦總見不得光,張嘉佳都能用最質樸且溫柔的文字,照亮陰暗的角落。他筆下的人物總平凡的出奇,像每個再普通不過的你和我。於是畫面逐漸模糊、才發覺早已熱淚盈眶。

 

張嘉佳的書對我來說更是教科書等級的存在。身為為文字服務的人,總免不了自己親手寫寫文案的時候。戲謔自嘲的敘事角度、溫柔滿溢的詞藻句型,我照樣照句練習了好多遍。他說「遇見你,就像跋山涉水遇見一輪明月,以後天黑傷心,就問那天借一點月光。」;他說「一個人心裡有裂痕的時候,都是靜悄悄的,這世界沒人能察覺。只有當它『碰』地一聲碎開,大家才會聽到。」;他說「人活著是為了什麼?做不擅長的事,接受不樂意的批評,對不喜歡的人露出笑臉,賺他們一點錢,讓自己多活下去一天。」他還說,《天堂旅行團》是他最特別的一本書,有他生命裡所有的病與藥。

 

我深深著迷於她的文字,並在書裡遇到了相似的靈魂──讀《我想和自己,好好在一起》

 

 

我向來不愛看心靈勵志書,甚至偏激到有點厭惡的地步。

但自從Amazing推出第一本著作以來,我便深深著迷於她的文字,並意外地在書裡遇到了相似的靈魂。

 

例如我們曾經於不同時期在相同的國際志工推廣組織工作過,每每讀到這些段落總有莫名的親切感。又例如談及生命中第一次碰到親人逝世的經驗、年幼時對死亡的恐懼,怕黑夜、怕鬼魅、怕睡去,這些都是我呀。隨著書中字句一起梳理身上的結、內心裡的某一部分彷彿也跟著舒展開來,Amazing的文字像是一道光,照進了過去心裡總是蜷縮、見不得光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