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蘇菲的世界》書評

若要用一句話概括《蘇菲的世界》這本書,就是一本簡述西方哲學史的故事書,道理當然就是叫你拾起最原始的好奇。

坊間最熱門的就是如上述般極度簡化一部作品的語錄或感想,但學問必要輾轉才能走進並內篏於你我的生命。譬如我們常掛在口邊的「娛樂至死」,作者Neil Postman並非指娛樂萬惡不赦,而是想警惕人們將嚴肅的資訊娛樂化的危險。從他那電視機初盛的年代走到今日社交媒體成癮,資訊變得越發割裂和泛濫(更別說無腦的Tiktok、Shorts、Reels)。我們每天接收大量以歡樂為糖衣的無用資訊,感覺知道很多,但無法有效拼裝這些碎片為一可供理解的完整敍事(睇一百條十秒短片只能讓你得到一個心神耗盡的金魚腦)。加上演算法的餵食,我們對世界的認知僅有去脈絡化的侃侃而談(就似公園捉棋或圍觀地盤時「評論」世界大事的老人)。此刻,就似Plato說庸碌的暴民用意見(doxa)壓制知識(episteme),我們既沒有審閱論述的能力和耐性,也沒有足夠事實信息與概念去組織觀點。一切全盤接收,獻身於意識形態的大外宣,成為任由強權牽動及宰割的快樂韭菜。

今天也是人來人往的晴天

一生中, 能遇到多少人?

YT沒有那份心思去研究

今天我們去演唱會共襄盛舉, 一時間遇見幾萬人也是可能

要是不出門個兩星期, 你生命中的14天自然甚麼人也沒有

明明走在街上, 與自己擦肩而過的人多不勝數

卻, 這生中可能只有那麼一位對自己來說是最特別的存在

 

每一天, 每一刻, 都有著無盡的可能性正在發生

不同的人做著不同的事, 多少人希望自己的故事能被聽見

但作為自己, 其實又有多想去聽別人的故事呢?

也許, 你有花過一點時間, 去看看與你坐上同班車的人的臉龐嗎?

有不諳世事的小朋友、有充滿幹勁的年輕人、有為著生活略顯疲態的大人、也有正想要安享晚年的老人

我們也都是從各個階段一直成長走來

愈長大, 我們是不是愈變得,  只希望看進愛自己的人的眼眸裡?

 

只要獨自在外, 戴上耳機緊盯熒幕

是我們現在唯一能建起的安全網

看向別人成了一種尷尬或不禮貌, 即使你只是遇見一位漂亮的女孩想要欣賞她的精心打扮

或看見了一個舉止奇怪的人, 生怕看看他會觸動他的神經使自己遭受傷害

別人的痛苦總是成長,我的痛苦卻是折磨

'吃不了苦就無法成長,,這樣的我們注定是無能'嗎?

在幾千百種別人的雞湯中, 也許只有一碗真正能成為你生命中的養份

人們口中的吃苦, 建立在他們願意為之付出生命的熱情

而我們卻理解成人生中所有的鳥事都要欣然接受

將之說成一開始熬一下, 日後做甚麼都能更得心應手, 當然好聽

3年、8年後, 多少人才開始覺得不對

一旦開始對自己生活中的苦有所質疑, 不用等別人, 自己的心會以最快速度去訓斥自己

 

別人的苦好像都是肥料, 把他們滋養得茁壯成功

我們的苦卻好像, 只是閒來沒事去舔了一下switch卡帶

所以, 我們所經歷的種種都是沒有價值的嗎?

坦白說, 可能是吧

 

但在你意識到這個可能性時, 與其去埋怨, 其實也可以考慮去嘗試別的苦

去嘗試那種, 讓自己心甘情願的苦

追求自己的熱情, 總有一天也有可能冷卻

如何去調整、去面對, 這就是一種苦

卻, 大多數人只想避免而不去選擇自己所熱情的路

有一些在幾乎所有領域中都需要學懂的事, 你非要在不情願的路上承受著嗎?

 

快樂販賣機

最近YT接觸到中國那邊的躺平主義

那正正是與這幾十年來世人對「快樂」的主流追求所相反的一種形式

也像是60年代西方的嬉皮文化

過去我們以追逐財富=得到快樂為由

不惜代價地付出自我, 不管是身體、還是心理健康

人人都需要生存, 變成人人都只為生存

快樂變成買賣, 變成珍稀品

一旦似乎永遠都追不上那''永恆的快樂'' 

人們便開始改變對快樂的看法, 從而演變成今天所謂的「躺平」

 

手法或許偏激, 但態度值得我們探討一番

的確, 在YT的記憶中, 異常頻繁地出現的一句話叫做''我也沒辦法''

「人生就是這樣, 沒辦法啊」、「我不這樣就不行, 我也沒辦法」

不管人生的大小事, 我們都不自覺的有種被推著走的感覺

年齡把我們推到該做甚麼事的時間點, 所以我們沒辦法抗拒

忘了問自己真正的動機, 忘了質疑自己真正要的快樂為何

不再為自己製造快樂, 全靠外在的「快樂販賣機」

賣給我們網絡、旅遊、美食, 且看今天你想要滿足感還是虛榮心

只要付得起, 都能夠爽快的按下對應的商品種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