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ok

《蘇菲的世界》書評

若要用一句話概括《蘇菲的世界》這本書,就是一本簡述西方哲學史的故事書,道理當然就是叫你拾起最原始的好奇。

坊間最熱門的就是如上述般極度簡化一部作品的語錄或感想,但學問必要輾轉才能走進並內篏於你我的生命。譬如我們常掛在口邊的「娛樂至死」,作者Neil Postman並非指娛樂萬惡不赦,而是想警惕人們將嚴肅的資訊娛樂化的危險。從他那電視機初盛的年代走到今日社交媒體成癮,資訊變得越發割裂和泛濫(更別說無腦的Tiktok、Shorts、Reels)。我們每天接收大量以歡樂為糖衣的無用資訊,感覺知道很多,但無法有效拼裝這些碎片為一可供理解的完整敍事(睇一百條十秒短片只能讓你得到一個心神耗盡的金魚腦)。加上演算法的餵食,我們對世界的認知僅有去脈絡化的侃侃而談(就似公園捉棋或圍觀地盤時「評論」世界大事的老人)。此刻,就似Plato說庸碌的暴民用意見(doxa)壓制知識(episteme),我們既沒有審閱論述的能力和耐性,也沒有足夠事實信息與概念去組織觀點。一切全盤接收,獻身於意識形態的大外宣,成為任由強權牽動及宰割的快樂韭菜。

大人的周末創業

我很喜歡看來自日本的翻譯書,特別是關於工作、自由和生活之類的題材。如果你未有足夠準備、或者想嘗試做 freelance/ slash 但毫無頭緒的話,又或者未夠勇氣拋下全職工作來做 freelance,不妨看看這本《大人的周末創業》。

 

書中指的大人,其實指中年人。作者藤井孝一甚至說明主要寫給五十歲左右的讀者看,但其實三、四十歲的人也值得一讀,特別是你已在職場上累積了一定的人脈和經驗。所謂「週末創業」,就是指你平日在公司上班,但會善用周末創辦自己的事業,直至上了軌道後才正式辭職。簡單點說,即是利用工餘時間創業。看到這裡,可能你會感到平日上班已很累,為何還要花時間來創業呢?那就要了解作者寫這本書的背景。當然,如果你對開展屬於自己的事業毫無興趣,那也不必花時間繼續看下去了 (認真的!)。 

 

三代人對島嶼的愛戀及思慕,如絲線般慢慢纏繞在山與林的深處──讀《山與林的深處》

 

 

記得一開始讀這本書,一直有點淡淡的反感。
為什麼我們要透過一個加拿大華裔移民之眼看台灣?

 

我質疑她筆下的台灣歷史,懷疑不以中文為母語的作者,如何能真正讀懂並理解這座島的經歷?我質疑她對台灣植物、地理的書寫,懷疑遊走於德、加、台三國並四處為鄉的作者,何以鍾情我們的島,鑽研、關切這些並不太多島上人們關注的事?更何況我並非喜愛自然書寫的讀者。

 

就這麼帶著擔憂一字一頁讀下去,我卻在接下來的篇幅裡,讀到了以文學性的筆法寫下的對島嶼、植披、山林、地理、家族與自我的豐沛情感,慢慢放下自己的有色眼光。作者追隨因阿茲海默症過世的外公留下的遺書,帶著內疚與悲痛開啟一趟尋根之旅,用植物學與環境歷史學之眼,看島嶼上的各式山林與家族歷史。我不愛琢磨環境與生態的段落,卻深受作者追溯家族來處的決心與省思所感動,亦對其流露的情感為之動容。更難能可貴的是,這兩者恰如其分地在章節中交融,形成了一種相互輝映的文學美感,兼具濕意與詩意。

 

我輩中人,是夾在上一代與下一代「中間」的人;思想和行為「不中不西」的人──讀《我輩中人》

 

 

不知道大家是否記得自己最初為何開始閱讀?我記得我的。

 

我最初擁有的幾本書,是我媽「做小姐」的時候留下來的。許多經典作品,如《紅樓夢》、《咆哮山莊》、《張愛玲短篇小說集》都是從她的書櫃、轉移到我的書櫃。這些書裡,若要挑選出我的啟蒙讀物,除了吳淡如的《最藍的藍》之外,另一本就是張曼娟的《海水正藍》。十幾年後,再次讀曼娟老師的作品《我輩中人》,老師的文字依舊溫柔、給人堅定的力量,彷彿可以陪著我們走過好久、好久。

 

《紅樓夢》《張愛玲短篇小說集》《最藍的藍》《海水正藍》(由左至右)|圖片取自網路

 

生命是一連串的來回拉鋸。你想做某件事,但被迫做別的事──讀《最後十四堂星期二的課》

 

 

如果說,要讓我從人生截至目前為止讀過的書裡,挑一本推薦給大家,那就是《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一本書最大的價值莫過於你不斷的重讀、每讀一遍都能得到新的體悟,在同樣的段落裡被感動、讓相同的字句為人生的不同階段解答。至少這是為什麼我每隔一段時間都會再回來重讀一遍的原因。

 

記得第一次讀到這本書應該是從國中的圖書館,為了交代不知道是寒假還是暑假作業,那是我第一次為一本書哭的一把鼻涕一把眼淚。當時帶給心靈的震撼和啟發,尚無法如現在般清楚地用文字充分表達。後來高中、大學、出社會後一再重讀,現在手邊的是二十年週年紀念版,我早已不再是需要從圖書館借書的小孩、但書裡的墨瑞教授確實如他、如作者期望的,一直活在我心中。

 

忠於自我,生命自會帶你到該去的地方──讀《火口的二人》

 

 

讀這本作品總讓我想到海德格「向死而生」的概念。

 

德國哲學家海德格要我們直視死亡,認為唯有如此,才能過一個真實的人生。若不能意識到死,我們充其量只能算是半活著。有一個學者把這個概念闡釋地更為清楚:接受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清楚認識並且坦然面對,我們就可以不被對死亡的恐懼以及生活中的瑣事所禁錮—在這個前提之下,我們才能自由自在地做自己。

 

世人皆知日本文化的壓抑,由此衍伸許多官能作品,以刻畫肉慾與情慾為手法,探討深層次的人性以及人生意義。例如大島渚的電影《感官世界》、渡邊淳一的《失樂園》,當然還有這部小說《火口的二人》。男主角賢治是非常循規蹈矩的人,大半輩子理所當然地過:認真唸書進入好大學、勤奮工作娶了客戶的獨生女。一路活到三十幾歲時生命出現了意外、犯了錯,頓時一無所有,一個錯誤把他打回原形。人生照著使用說明書那樣每個步驟都做對了,卻沒有踏實感、甚至可能一步錯便掉入深淵。這不就是《游牧人生》裡Nomads選擇持續上路的理由嗎?而「理所當然地過」、遵循社會主流的生活模式(不加思索地唸書上大學、追求好工作、好歸宿),卻不認真思考自我、為本身的渴望奮鬥,難道不該稱之為一種便宜行事嗎?以為照著主流便能獲得好生活,最後落得兩頭空的結果似乎也不難推敲出端倪。

滿地碎片落筆成章、化成字句,每讀一句都是一次傷心──讀《天堂旅行團》

 

 

我一直是張嘉佳的書迷。

 

聽說許多人認識他,是從微博開始。

我已經忘了是什麼時候接觸到張嘉佳的文字,一回過頭來才發現,自己已經被感動得很深、很深了。

 

「每個人無法喘氣的日子,只有自己知道。暴雨傾盆,望不見來時的路,沿途親手種植的海棠花全部凋零。」每當覺得心裡的苦總見不得光,張嘉佳都能用最質樸且溫柔的文字,照亮陰暗的角落。他筆下的人物總平凡的出奇,像每個再普通不過的你和我。於是畫面逐漸模糊、才發覺早已熱淚盈眶。

 

張嘉佳的書對我來說更是教科書等級的存在。身為為文字服務的人,總免不了自己親手寫寫文案的時候。戲謔自嘲的敘事角度、溫柔滿溢的詞藻句型,我照樣照句練習了好多遍。他說「遇見你,就像跋山涉水遇見一輪明月,以後天黑傷心,就問那天借一點月光。」;他說「一個人心裡有裂痕的時候,都是靜悄悄的,這世界沒人能察覺。只有當它『碰』地一聲碎開,大家才會聽到。」;他說「人活著是為了什麼?做不擅長的事,接受不樂意的批評,對不喜歡的人露出笑臉,賺他們一點錢,讓自己多活下去一天。」他還說,《天堂旅行團》是他最特別的一本書,有他生命裡所有的病與藥。

 

我深深著迷於她的文字,並在書裡遇到了相似的靈魂──讀《我想和自己,好好在一起》

 

 

我向來不愛看心靈勵志書,甚至偏激到有點厭惡的地步。

但自從Amazing推出第一本著作以來,我便深深著迷於她的文字,並意外地在書裡遇到了相似的靈魂。

 

例如我們曾經於不同時期在相同的國際志工推廣組織工作過,每每讀到這些段落總有莫名的親切感。又例如談及生命中第一次碰到親人逝世的經驗、年幼時對死亡的恐懼,怕黑夜、怕鬼魅、怕睡去,這些都是我呀。隨著書中字句一起梳理身上的結、內心裡的某一部分彷彿也跟著舒展開來,Amazing的文字像是一道光,照進了過去心裡總是蜷縮、見不得光的地方。

 

電影療傷誌 - 讀後感

#非紙可拍文

#讀書報告

2021的最後一天,很多都會回顧自己,

我也是啊!

但比起尋常的Playback,

我更想用這書的讀後感來總結2021的自己.

 

"電影療傷誌" 作者 MM把書的主調放在情感起跌的5部曲,

我不想講太多內容,想多說說這本書如何連結我的2021.

 

常言道"人生如戲,戲如人生.",

再超現實的電影題材, 

內裡的愛, 仍然是最真實,坦率,直白.

而對白,更是把這情感,

用最直接的方法,

直插心房.

而MM這個利用電影對白的呈現模式,

正中下懷.

 

人生本是百味分陳,

由其2021更甚,

經歷了疫症, 

我們已不能再認為,

我們是無所不能!

亦因如此,面對前路茫茫,

我們不得已把情感先放下,

優先處理疫症後的各種轉變.

那,我們的心靈, 又再一次被忽略, 被冷落.

電影,似乎就起了"代言人"的重任,

代替我們,說出這年,這些年來,

我的心靈之地,還好嗎?

真想告訴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