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憶錄

【閱讀分享】《成為這樣的我》

作者:蜜雪兒·奧巴馬 (Michelle Obama)

譯者:黃佳瑜、陳琇玲、林步昇

出版:城邦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 提要:

這本書是由前美國總統第一夫人 - 蜜雪兒·奧巴馬撰寫的回憶錄,全書分成三個章節,「成為我自己」、「從我成為我們」和「成為無限可能的自己」,講述她在「成為這樣的我」的人生經歷。

 

從出身於黑人社區、求學經歷、攻讀普林斯頓和哈佛大學的法學院、擠身菁英律師行業、到與前美國總統巴拉克·奧巴馬相遇、入住白宮、投入公益事務,蜜雪兒用最樸實誠懇的態度向讀者訴說自己的經歷。

 

種族歧視、家庭和事業的平衡、身份認同的衝突,在各種價值觀衝突和困難中,她又會怎樣面對和抉擇呢?

 

✵ 讀後感:

這可算是我最近看過最厚的一本書,剛剛開始閱讀的時候,頗為掙扎,整本書有500頁,而且有點沉悶,好幾次翻開幾頁又放下,幸好有堅持閱讀下去,故事隨著蜜雪兒憑著不被人看低的毅力,考進普林斯頓大學的法學院的求學經歷也逐漸變得有趣。

 

|教育是件值得努力的事,會成為她們出社會的跳板

儘管疾病纏身,身心俱疲,但仍是<<一場極為安詳的死亡>> 西蒙・德・波娃

某天在誠品打書釘看的書。這是一本記錄了西蒙波娃與她妹妹陪伴母親臨終前的回憶錄。西蒙波娃作為20世紀最重要的女權主義者之一,她強硬的性格令其一生都與母親的關係十分惡劣。西蒙波娃在照顧母親期間,慢慢發現了母親脆弱的另一面。母親對於死亡的「動物性的畏懼」,也讓西蒙波娃感受到,母親和她一樣,都是如此熱愛生命的女人。於是在她母親臨終之際,她和母親達成了和解。

 

整本書的結構可分為四個部份:

一開始記錄母親因為一宗意外而住院的日子。

然後是手術期間西蒙波娃回憶起母親年輕時的形象。

接著記錄母親手術後生命進入倒數的日子。

最後記錄母親的後事。

 

母親在西蒙波娃的印象一直是極其專制和強硬的女人,然而在母親因為摔倒而住院的日子裡,她開始發現了這個倔強的76歲女人也不得不認老。這裡有兩個片段讓我印象十分深刻,

 

第一個是母親在病床上經常作的惡夢:有人在我身後追趕,我拚命跑、拚命跑,碰到一堵牆,我非得跳過這堵牆不可,但我不知道牆後有什麼,我好怕。死亡本身並不讓我害怕,我害怕的是要跳過去。

三代人對島嶼的愛戀及思慕,如絲線般慢慢纏繞在山與林的深處──讀《山與林的深處》

 

 

記得一開始讀這本書,一直有點淡淡的反感。
為什麼我們要透過一個加拿大華裔移民之眼看台灣?

 

我質疑她筆下的台灣歷史,懷疑不以中文為母語的作者,如何能真正讀懂並理解這座島的經歷?我質疑她對台灣植物、地理的書寫,懷疑遊走於德、加、台三國並四處為鄉的作者,何以鍾情我們的島,鑽研、關切這些並不太多島上人們關注的事?更何況我並非喜愛自然書寫的讀者。

 

就這麼帶著擔憂一字一頁讀下去,我卻在接下來的篇幅裡,讀到了以文學性的筆法寫下的對島嶼、植披、山林、地理、家族與自我的豐沛情感,慢慢放下自己的有色眼光。作者追隨因阿茲海默症過世的外公留下的遺書,帶著內疚與悲痛開啟一趟尋根之旅,用植物學與環境歷史學之眼,看島嶼上的各式山林與家族歷史。我不愛琢磨環境與生態的段落,卻深受作者追溯家族來處的決心與省思所感動,亦對其流露的情感為之動容。更難能可貴的是,這兩者恰如其分地在章節中交融,形成了一種相互輝映的文學美感,兼具濕意與詩意。

 

《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淺談人生2》(書評)

「人生就像一輛火車,由甲站通往乙站,路程也許波折,也許暢通,但只要一到乙站,火車終會停下……」

話說在我小學臨畢業時,我作了一篇曰《淺談人生》給未來的自己,並盼望自己在未來能再次以此題繼續發揮。上段乃從小學那篇文章中整合出來的。那時的我入世未深,對生命的領悟根本有乏成熟,但那時我已有一項共識:「人難免一死的。」

死,可以死於自然,可以死於不幸。但死於絕症則非常難界定。墨瑞原是一名大學教授,非常喜愛教書和跳唱,

手舞足蹈的墨瑞(來源:網上)

惟在一次就醫中,他被診斷「漸凍人症」,肌肉將會萎縮和無法控制。他被判「死刑」,緩刑只有一至兩年,他竟然虛耗光陰在研究生死而不享受餘生,實在令人一開始感到費解;而作者米奇當初是墨瑞的學生,對其敬佩無比,但在其畢業後與其關係疏離。後來在一場電視節目得知墨瑞的消息,他決定在其臨終前探望他,墨瑞也決定向米奇講述各項人生道理,逢星期二的人生課便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