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步步為贏》閱讀心得(2/5)

當一件社會矚目的刑事案件發生,
如何在最短的時間將兇嫌緝捕歸案?

老闆交代臉書粉專在一個月內要追蹤數破萬,
不然你就準備滾蛋。

家族長輩告訴你3個月內找到伴侶結婚,
結婚禮金就是台北市大安區的一戶豪宅。

什麼能力在工作或生活都很適用?
答案就是解決問題的能力。

步步為贏的第二步就是精通推理與判斷能力。
成功的關鍵在於知道怎麼處理問題。

▌處理問題的非凡能力
有效處理問題的最重要特徵就是負起責任,
你要把「我」這個字放到處理事情上。

《QBQ問題背後的問題》也提到相同概念,
不要有受害者的思維,
要具備個人擔當,
勇於承擔責任,不推託。

我如何內化知識?

今天想跟大家介紹一本書,以及我如何運用裡面的方法,做成能夠幫助我學以致用的筆記!

你們有看過《間歇高效率的三次閱讀法》嗎?

很多時候我們都想看一些課外書增進知識,但每天只看幾頁永遠都看不完,在看下一章之前已經把前面都忘光光了。

 

📌書中提及的方法為:

1)首10分鐘:翻閱書本,看看目錄,了解大概框架

2)次50分鐘:快速閱覽,並用黃色螢光筆,把重點都劃下來

3)最後40分鐘:在螢光筆劃過的地方仔細閱讀,再用紅色螢光筆劃下更重要的,並寫下你的感悟

 

不管是課外工具書、學業有關的課本、研究報告等等實用類別的知識,都可以用這個方法去閱讀!

 

但這個方法真的有用嗎?

坦白說,100分鐘我是看不完一本書(因為通常書本也蠻厚的啦),還有我還挺喜歡到圖書館借書,那不就沒辦法劃螢光筆和寫字嗎?

因此我額外配合了我十分喜歡的「卡片盒筆記法」。透過把每個靈感寫成獨立的卡片,我可以連接到其他卡片,加強我的思考與輸出,更能做到學以致用!

《步步為贏》閱讀心得(1/5)

西洋棋高手總是可以預判對手後幾手棋路,
在商業領域我們也能像西洋棋一樣,
超前部署接下來的至少五步棋,
讓自己拔得頭籌,贏得先機嗎?

這本書多虧了書友可樂娜的推薦,
不然我絕對不會翻開這本書閱讀,
裡面有些概念與常見的商管書籍不同,
觀點扎實且能衝擊既有思維。

這本書的圖卡要分好幾天製作,
不然沒講到某個知識點都覺得好可惜。

這本很適合拿來讀書會說書,
說書已經預排到10月底,
11月可以挑這本書來說書。

本書核心重點為超前部署的五個步驟
1.第一步:徹底了解自己
知道自己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
才知道要走哪個方向。

2.第二步:徹底精通推理與判斷的能力
提供方法處理你將會面臨的所有問題。

3.第三步:徹底釐清如何建立適合的團隊
建立會幫助你成長的團隊,
帶領人們找到最好的自己。

《Building a Second Brain》閱讀心得

建立你的第二大腦,
身為健忘一族的族人,
很需要有數位工具幫助記憶資訊。

這兩年每年閱讀100本以上的書,
幾乎每本都寫下閱讀心得,
就是為了累積數位大腦的重要資訊。

這本書也是我喜歡閱讀的類型,
若台灣有引進這本,
必須列入待閱讀書單。

本書提到的「第二大腦」,
是指你的個人知識管理系統,
儲存和組織所有取得的資訊,
以及回想這些資訊的地方。

透過三個步驟幫助你發揮知識的最大效益,
1.記憶
回憶事實和想法、名言、重點

2.連結
連結不同來源的想法,
當作創意思考的工具。

3.創造
將收集到的知識,
轉化為高價值、可分享的東西。

建立習慣可以很簡單!

我們要養成好習慣,事情必須夠小以及簡單。

我們並不是要意志力來強迫自己完成,而是透過不斷做小事而自然而然建立習慣,不花吹灰之力也可以完成!

簡單4步驟建立好習慣

第一步:提示 — 讓提示顯而易見

可以從「習慣堆疊」開始!在一個原本已經有的習慣上面,疊加一個新的習慣;讓你每次執行「原有習慣」就會提示到你執行「新的習慣」! 

第二步:渴望 — 讓習慣有吸引力

通常我們想建立的新習慣都會有一點難度,因為跳出了我們的舒適圈。所以每當執行這個新習慣(困難任務)後,我們可以實行「誘惑綑綁」:先做一件原有習慣(第一步),再做你需要建立的新習慣,最後做讓你快樂的事。這樣你就會更有動力了! . 

第三步:回應 — 讓行動輕而易舉

很多時候我們會半途而廢,是因為習慣本來設定得太難了!我們可以記住「兩分鐘法則」:新習慣要花不到兩分鐘(很短對吧!),然後慢慢再提升難度。這樣子我們就能減少新習慣的阻力,更容易鎖定好習慣!

第四步:獎賞 — 讓獎賞令人滿足

《安靜的力量,從小就看得見》閱讀心得(3/3)


▌安靜的興趣嗜好
1.積極分享
給別人機會去看到、
聽到你內心的世界。

推薦一本好書《大聲工作法》
"放大工作能見度,
你能分享的遠比你想像的更多。"

2.看見成功
用自己一刻也停不下來、
想像力豐富的頭腦,
並勾勒自己勝利的畫面,
增強信心。

很多書都有提到這方法,
戴爾卡內基班也有一堂課是要學員分享未來的自己。
問自己到底想要什麼樣的生活?

3.挑戰自己
每天做一件會讓你害怕的事。
挑戰自己、突破舒適圈,
可是件會讓人上癮的事。

《安靜的力量,從小就看得見》閱讀心得(2/3)

內向者最大的優勢是懂得聆聽,
記得善用這項能力,
拓展自己的交友圈。

我們每個人身上都有社交電池,
外向者是利用與人交談來充電,
內向者則是利用安靜來充電。

本書提供了近30項內向者面對課外活動的小訣竅,
我們可以從中慢慢嘗試,
找出適合自己的安靜的課外活動模式,

摘錄其中9個
▌交朋友
1.做你自己
別忘了注意什麼樣的朋友能帶出你真正的一面。

不要排斥交朋友的機會,
也不要太有目的性地去認識朋友,
單純是為了認識另一個有趣的靈魂,
也許下一個新朋友能成為你的知心好友。

2.別怕孤獨
你的朋友應該讓你覺得放鬆自在,
無論開心或難過的時候,
都可以讓你展現自己真正的一面。

【閱讀】勇敢踏出腳步《害羞內向的人,這樣說話增加好感度》心得分享

雖然我很喜歡參加各種活動,豐富生活。然而,我其實是比較慢熟的個性。回想過去學生生涯,我總是在向一個階段告別時,同時油然而生的是遺憾感。總是遺憾我好像又錯過一次可以交到好朋友的機會。

我回憶起國中理化課的一段經歷,「理化」這個科目對我來說,總是那樣深奧、難以理解;有一次課堂,老師在黑板上寫著某段化學式時,不慎筆誤,我察覺到老師好像寫錯了?但是,一向對於這個科目沒有信心,甚至可以說這個科目是我的罩門,我始終舉不起手,跟老師說出我的發現。後來在其他同學出聲詢問時,老師看著黑板正找尋是哪邊寫錯時,我才附和著並且走到黑板前指出來。雖然最後「筆誤」有被修正,可是心裡好像有點什麼不舒服?有種懊惱的感覺,明明我更早發現,為什麼不說出來?為什麼發現者要變成附和的聲音?


你是否曾經和我一樣,有過相同的經歷,而在心裡留下了疙瘩?曾經,我將這一切歸咎於自己的自信心不足,而在閱讀了《害羞內向的人,這樣說話增加好感度》這本書後,我得到新的答案,自己就是存在「害羞內向」的問題。「害羞內向」的人,老是怕得罪別人、顧慮過多,總學不會「拒絕」。不敢在課程上舉手提出問題,跟不敢「拒絕」別人,背後的心理因素是相同的,害怕如果自己搞錯了,老師和同學的目光;拒絕別人後的尷尬情況?別人會不會存有芥蒂?

《Normal People》在我們足夠堅強到成為正常之前


本書的兩個主人翁Connell和Marianne是在求學時期就認識的好朋友,但礙於社交場合的限制,他們從不在檯面上公開關係。原因是Marianne是個特立獨行獨立於團體外的人,而Connell則是處處配合著團體小心翼翼的行動,但兩人本質上都是心思細膩而敏感的人,這份共同的特質讓他們在私底下有了交集,卻也總是互相誤會彼此心裡真正的想法。

Connell和Marianne的關係與其說是戀愛關係,不如說更像是生物學裡面的共生吧。

Connell因為對自己的社會階級自卑而形成低自尊的人格,而Marianne因為家暴失去了自我價值感。他們在這段親密關係的連結上找到了依託,待在這段關係裡面讓他們各自覺得自己像個正常人。

故事的最後,被Connell從哥哥的暴力之下解救出來的Marianne和Connell一起度過了一段平凡的日子,她終於覺得自己成為了一個正常人,就在這時,Connell得到一個可以去異地發展的機會,而Marianne選擇讓Connell離開。因為她覺得能讓一個人有一個新的人生,是一件感覺很好的事,同時,現在的她,比起過去覺得「自己沒有價值」的痛苦,寂寞的痛苦更容易忍受多了。

小說的這段結局是讓我最感動的部分了。

《安靜的力量,從小就看得見》閱讀心得(1/3)


身為內向者的愛書人,
居然還沒看過內向者的經典《安靜,就是力量》,
這次圖書館借了《安靜的力量,從小就看得見》,
這本書比較偏向是寫給年輕人,
但我這個內向的中年大叔也覺得不錯,
有些訣竅可以應用到自己的生活。

本書鎖定四大主題
1.安靜的學校生活
2.安靜的課外活動
3.安靜的興趣嗜好
4.安靜的家庭生活

每個主題用大量的故事描述內向者們面對挑戰時該如何因應,
每個小節結尾也會提供一些實用方案,
這種寫作模式我挺喜歡。
閱讀的過程中,
能從許多故事中發現自己過去的影子,
很能引起共鳴的一本書。

這本看完要再去找《安靜,就是力量》來看,
查了一下goodreads有將近39萬人評分,
評分4.07顆星,必須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