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心得

《最適化的世界》觀後感

不知道大家的信仰是什麼?我曾在茫然無助的日子裡,偶然接觸到「顯化法則」這個宇宙定律。

若大家有聽過吸引力法則,應該對顯化法則也不會太陌生,雖然在不同地方可能有不同說法,但對我來說這兩樣法則其實有很多類似的地方。

也就是說,一樣是許願後可以靠自己的力量實現願望;若要細分概念上的不同,「吸引力法則」比較偏向「用吸引力吸引想要的人事物」,而「顯化法則」比較偏向將自己視為自己世界的神,可以「顯化創造想要的人事物」;但若問我,我會覺得,其實都是改變自身振動頻率來得到想要的人事物。

無論是吸引力法則抑或顯化法則,這曾經給我非常強大的力量。而我算是由顯化法則進入這個世界的,因此我所信奉的是:我是自己世界裡的神,我可以顯化任何我想要的人事物。

但有接觸過這項宇宙法則的人應該都知道,無論吸引力法則或是顯化法則,他有時就是無法成功實現願望。

如果是宇宙法則,那應該是真理,為什麼有時成功有時失敗?為什麼有些人做得到有些人做不到?

又或者是,看似確確實實實現了願望,但總感覺不太對勁,似乎沒有原本以為的那樣美好?

在我接觸顯化法則後,也確實實現過一些願望,但也有些願望至今沒有實現;最令人匪解的是,那些我實現的願望,幾乎八成以上,都不是我一開始以為的那樣美好。

 

《原子習慣》觀後感

在前陣子,我看完了風靡全球的《原子習慣》一書。

雖然慢了整個世界好幾拍,但書裡的內容,我想應該過很久很久都不會退流行。

這本書是在2019出了中文版,我在2021那年買了實體書,而我到今年,2023年才翻開來閱讀。

為什麼會隔這麼久?我也說不清楚,一直覺得自己該打開來看,卻又好像怕什麼。

或許是我不想刻意維持習慣?又或是,我怕我沒辦法好好照書上的實行,造成自我譴責?

無論如何,我看完了,當時愛這本書的內容愛到想買原文再讀一次。

 

簡單來說,這本書確實是在教導人們怎麼維持「好習慣」,甚至可以戒掉「壞習慣」。

或許這類資訊從古至今一直都有,但這本書用很簡單的方式,告訴人們怎麼利用「人的天性」來維持好習慣、戒掉壞習慣。

人雖然在各個領域,例如職場、社交、興趣上面,可以透過努力得到成就,但人的天性,其實就是「好吃懶做」。

抱歉,用如此逆耳的形容詞來形容,但現今科技越來越發達、越來越便利,不也是成就人類好吃懶做的習性嗎?

這絕對不是什麼壞事或缺點,只是人的天性罷了。

所以,要維持好習慣、戒除壞習慣,靠「意志力」是不切實際的。

《零阻力改變》改變其實沒有你想的那麼難

「週末不能再熬夜了,想要早起可以做更多事」

「下班後也想要去運動,不再只是窩在沙發上追劇配零食」

我們都知道建立下良好生活習慣的重要性,但總會有許多藉口「工作太累了」、「天氣太熱了」等將我們心中的願望清單一個個劃掉,到了新的一年又發現許下跟去年一模一樣的願望。先前介紹過《原子習慣》是將一個困難的大目標拆解成如原子般微小,藉由一點一點的完成,最終能幫助我們達到設定的目標。

《零阻力改變》透過心理學行為改變的技巧,將一點推力加入行為改變計畫之中,或是透過團體的力量來讓改變更流暢,以下也將介紹書中所提的三種零阻力改變方法。

夏目漱石 - 心

最可怕的是,大家平時都是好人,至少是普通人,可是一遇上切身相關的重要時刻,就會搖身變成壞人。千萬大意不得!

平生はみんな善人なんです、少なくともみんな普通の人間人間なんです。それが、いざという間際に、急に悪人に変るんだから恐ろしいのです。だから油断ができないんです。

 

「心」是夏目漱石歷經數月神經衰弱的折磨後,寫下的連載小說。前兩部展現了大段朦朧隱晦的對話,埋下一系列富有懸疑感的伏筆,
成功描繪出幽昧難測的人心變化。隱藏在秘密之中的駭人真相,最終才在第三部「老師」的自白書中揭發開展,堆疊出撼人心魄的人性真實。這是利己主義者的懺悔錄,更是棄失道德者的黑色自白。

【閱讀】勇敢踏出腳步《害羞內向的人,這樣說話增加好感度》心得分享

雖然我很喜歡參加各種活動,豐富生活。然而,我其實是比較慢熟的個性。回想過去學生生涯,我總是在向一個階段告別時,同時油然而生的是遺憾感。總是遺憾我好像又錯過一次可以交到好朋友的機會。

我回憶起國中理化課的一段經歷,「理化」這個科目對我來說,總是那樣深奧、難以理解;有一次課堂,老師在黑板上寫著某段化學式時,不慎筆誤,我察覺到老師好像寫錯了?但是,一向對於這個科目沒有信心,甚至可以說這個科目是我的罩門,我始終舉不起手,跟老師說出我的發現。後來在其他同學出聲詢問時,老師看著黑板正找尋是哪邊寫錯時,我才附和著並且走到黑板前指出來。雖然最後「筆誤」有被修正,可是心裡好像有點什麼不舒服?有種懊惱的感覺,明明我更早發現,為什麼不說出來?為什麼發現者要變成附和的聲音?


你是否曾經和我一樣,有過相同的經歷,而在心裡留下了疙瘩?曾經,我將這一切歸咎於自己的自信心不足,而在閱讀了《害羞內向的人,這樣說話增加好感度》這本書後,我得到新的答案,自己就是存在「害羞內向」的問題。「害羞內向」的人,老是怕得罪別人、顧慮過多,總學不會「拒絕」。不敢在課程上舉手提出問題,跟不敢「拒絕」別人,背後的心理因素是相同的,害怕如果自己搞錯了,老師和同學的目光;拒絕別人後的尷尬情況?別人會不會存有芥蒂?

新.斷捨離

↬ Founder ▸▸▸【@ritapannnnn 】🔎

書名:新.斷捨離
作者:山下英子

這本書是我去年就收下的,雖然最近收書的速度跟斷捨離完全背道而馳哈哈哈

所以剛好可以跟大家分享讀書心得,
斷捨離,不單單是丟掉不要的東西,更是對生活的新陳代謝
透過日常的整理,享受在其中,建構出屬於你個人的思緒整理法

工商社會,大家都很繁忙
你還記得上次靜下心來跟自己對話是什麼時候了嗎

每天回家我們都會卸妝洗臉,假日會洗衣服,打掃環境
但卻忘了,腦袋裡的垃圾,也要定期清理

定期格式化,讓自已回到最初的狀態,
才能更好的吸收,也才能做到最佳的統整與規劃

「斷捨離」的目標就是「愉悅的生活方式」

讓自己感到自在並且愉悅地過日子,是最難也最簡單的事
不過分在意外界眼光,知道自己在做什麼,目標在哪裡,心無旁鶩的前進

【閱讀】從《墨菲定律》探索心理學的有趣經典

🎯心理學的有趣經典《墨菲定律》為我們的生活指路
你是不是跟我有過同樣的經驗?平常沒事經過公車站牌,常常看到好幾台公車到站,偏偏今天要搭公車,等好久都沒看到車;一直都有帶傘出門的習慣,今天心血來潮換個輕便的包包,沒放傘進去,然後就遇到雨天;只要離開座位去洗手間,就有人打電話找你。

碰到這些情況時,你會不會有種被老天爺捉弄的感覺?其實這都是來自於我們的心理作用:當我們對一件事情有了可能會出錯的想法,那就必然會出錯。

很多時候不是命運偏偏和自己唱反調,而是我們越是在意,就越有可能對於事情的不理想結果無限放大。隨著新年開始,歲月再次鑿痕,很多事情經歷多了,也就隨著淡然,同時,也有很多事情我則是累積越來越多的疑問。我很開心有機會獲得解答,這要多虧拜讀了墨菲定律:如果有可能出錯,那就一定會出錯!(令人深思的行為背後,藏著好玩古怪的心理效應!暢銷百萬冊的日常行為心理指南)一書。

讀完一本書很容易,但要讀透一本書你需要:《如何閱讀一本書》

 



 

 

這本書有點尷尬的地方在於,對一個初學者來講太過難啃,但對有一定閱讀經驗的人,很容易會想:我看了這麼多書,還有需要學怎麼看書嗎?


 

看完本書後我有了答案,不管你是初學者或是老手,這本書都是你必須看2次的好書,不過我建議還是有一定的閱讀基礎再來看。


 

就像講笑話一樣,如果一個笑話連想都不用想,像呼吸一樣理所當然,保證沒人覺得好笑。但太峰迴路轉的笑話,讓人找不到笑點也不是成功的笑話。一個好的笑話會與聽眾的理解保持一小段的距離,才能把笑點傳達出去。


 

神仙打架的自媒體經營寶典:《知識複利》

為什麼是神仙打架呢?先看看它的作者,竟然有2個,都是在知識文章經營許久的自媒體工作者,分別是擅長「個人品牌經營」的 何則文 及擅長「SEO」的 高永祺

一次包辦了每個自媒體工作者的兩大痛點,這本書就讓你一站購足。

還沒完,除了兩大明星寫手外,書裡每個章節都邀請了對該章節知識領域,有相當代表性的專家來做點評。

為一本書寫一段書評是一回事,為書裡的一個章節寫點評又是另一回事,這代表要在有限的篇幅裡提煉出更精煉的重點。

你越忙,就越笨,想保持聰明需要認識「匱乏」-《匱乏經濟學》

你可曾有過邊開車邊想事情,這時在後座的孩子問了個問題,你好像聽到了,但卻不知道他問的是什麼?


 

或是,出門時忙著規劃行車路線及到達時間,結果出了門才發現忘了帶錢包,又得回家拿一趟。


 

這兩者都有個專有名詞,前者是「認知頻寬」;後者稱為「隧道效應」。


 

關於隧道效應有個更生動的例子,有個影片要求你數影片裡白衣服的人傳球了幾次,結果中間走進了一隻大猩猩,對著鏡頭擠眉弄眼後若無其事的走掉。


 

奇怪的是,大部分人看完影片都沒發現有猩猩。我永遠忘不了我第一次看影片的震撼,那隻猩猩是那麼明顯,但我竟然完全沒發現。


 

今天介紹的這本書《匱乏經濟學》,就用書名的新名詞解釋了這些現象,那就是「匱乏」。


 

匱乏在我們生活可說無所不在,除了前面三個例子外,在吵雜環境唸書的人,可想而知唸書效率會較低落,書中提到的實驗顯示落差可達一整個學年。


 

又如卡債族總是不斷累積債務,但沒有人是一開始就想讓自己陷入這種困境,他們會像溫水裡的青蛙一步步踏入陷阱,不是因為愚笨,正是由於「匱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