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心得

全書充滿了生活智慧的小說ー《少年小樹之歌》

這是關於一個父母雙亡的印地安兒童ー小樹,跟他的爺爺奶奶生活的故事。

書中我們可以看到,許多我們認為理所當然的事,在故事裡透過印地安人的生活方式展現在我們眼前。

例如書中提到,獵鹿時應該獵最瘦弱的鹿,而非最強壯的,因為這樣強壯的鹿才有機會繁衍後代,之後的鹿才會更強壯、更好吃。

說出這個生活哲理的是小樹的爺爺,連字都不認識幾個,更別說是讀過《演化論》了。而且鹿的優生學也絕不是一代能產生效果,所以這其實是印第安人數代傳承下來的智慧啊!

這本書就像這樣,把生活哲理包裝在日常生活的小事,它沒有跟你強調這些智慧有多重要,而是透過故事讓你崇拜書裡的大人,就像小樹一樣,進而認同他們的生活方式。

我特別喜歡書裡小樹用遠低於市價的50分錢,在市集向人買了頭小牛,爺爺看到了卻沒多說什麼,直到他們牽了牛要回家時,才發現這頭牛早已重病,還沒到家就死在半路。

小樹受騙了,爺爺看到卻不阻止他,這是為什麼呢?

爺爺在晚餐前跟小樹解釋,如果阻止或慫恿小樹買下那頭小牛,就不是小樹的決定而是爺爺的決定,但只有讓小樹自己決定,才能責無旁貸的由小樹承擔後果,也才會學到教訓。

用50分錢買到一生受用的教訓,不是很划算嗎?

兼具科學啟蒙、性別認識,又適合青少年的優質讀物ー《達爾文女孩》及其續集《達爾文女孩的心航線》。

這本書成功地把科普融入到故事主角卡莉的生活中,邊讀也會發現,即使背景設定在20世紀初,距今約一百年前,但卡莉的生活其實跟我們也有許多相似之處,仿彿也像發生在我們某個朋友身上的事。

故事是圍繞在卡莉及爺爺ー泰德上尉間發生的事,看到書名應該不難猜到,是跟科學研究有關,尤其是跟動植物的演化密不可分。

泰德上校經歷過南北戰爭,經營過棉花工廠有成,但現在他只專心在他的科學研究上,因為發現這是他一生的志向ー而他時間可能不多了。

卡莉一共有5個哥哥與2個弟弟,加上她一共8個孩子,而爺爺連他們叫什麼名字都記不清,家人們也不太與他來往,雖然尊敬但敬謝不敏。

卡莉在無意間開啟了他與爺爺的羈絆,因為她強大的好奇心與不服輸的個性,她深深著迷於科學的研究。

但在那時代,即使已經有居禮夫人的例子,女性從事科學還是宛如天方夜譚,因此卡莉的科學路註定坎坷,即使沒有一個兄弟參與爺爺的科學研究,但在聖誕節時,她的兄弟拿到量角器,而她拿到家政科學一書。

以前我爺爺是老師,記憶中早早就退休了,每天生活就是釣魚或坐在躺椅上,用橡皮筋射蚊子。

他射得可準了,可說是彈無虛發,我小時候也是跟在他旁邊學習技能,嗯…射橡皮筋的技能。

培養批判性思考必讀的好書《謬誤與真相》

有些人被人相信,是因為它們被證實為真;而很多人之所以有人相信,是因為人們一再重申,最後大家便習以為常、照單全收。


 

今天要介紹的這本書《謬誤與真相》就是要破除大家不加思索、照單全收的那些謬誤,讓你知道世界的真相。


 

書中的謬誤分為:都市、性別、學術、收入、種族、第三世界。發現了嗎,裡面有些是根深蒂固的觀念,例如性別、種族、第三世界;另一些可能是你沒想過這有什麼問題的,例如都市、學術。


 

你可能會想,都市、學術?或許它們的運作有點複雜,但一般人對這些議題會有謬誤嗎?


 

看了書後你應該就對這些議題更有了解,以「學術」來說,最大的問題是在它們的經營,並不是以營利為主要目的,但又有「學校自治」這塊擋箭牌,所以裡面真正做決定的人不負盈虧,也不需承擔決定的後果,做出的決定品質可想而知。


 

書中幾乎所有的議題,都是圍繞在「切膚之痛」的議題的,決定政策的精英往往沒有切膚之痛,甚至也不了解實際情況,但讓大家保持著謬誤可能對他們來說有利可圖(即使是完全合法)。


 

《我們都無法成為大人》閱讀心得: 也許我們只能一邊失去,一邊向前

我要怎麼樣才能完整的擁有你,以及在這變動飛快的時代潮流裡好好的、毫無變質的狀態下保全這段感情。

 

這大約是我看完這本書後,立即浮現在腦子裡的感想。

 

過了還有幻想的學生時代以後,近期要說甚麼能夠觸動人心的文本,就只剩《我們都無法成為大人》這種有些貼近現實,但又不那麼真實的療癒系小說了。(笑)

 

我們都無法成為大人(ボクだちはみんな大人になれなかった)由日本作家燃殼所撰,書背的簡介有些淺白,讓我一開始以為只是本平凡無奇的愛情故事,但由於作者的每個章節的命名方式太特別了,所以還是忍不住買了下來。

 

然後就為此深深著迷。

 

故事其實很簡單,是以穿插敘述的手法來描述一位四十多歲的中年大叔在回顧過去的初戀,一邊是已經事業有成的現在,但內心依舊迷茫不安;另一邊則是前景未明朗,但身旁有著讓他「愛一個人更勝自己」的對象。當時的那個她還有現在的他,無法走到最後的理由, 作者並沒有特別寫明,但從文字中所透露出的資訊,無非就是那些陳腔濫調的理由之一。

 

《反智》超越人是理性或是非理性的討論

從心理學的角度閱讀_反智(The Irrational Ape)

《反智》/By David Robert Grimes

 

前提一:人皆不免一死

前提二:蘇格拉底不免一死

結論:因此蘇格拉底是人

前提一:狗皆不免一死

前提二:蘇格拉底不免一死

結論:因此蘇格拉底是狗

前提一:巴黎在歐洲

前提二:我在歐洲

結論:因此我在巴黎

邏輯學中的原命題「若A,則B」,逆命題就是「若B,則A」,原命題的否命提則是「若非A,則非B」,「若非B,則非A」稱為逆否命題,其中只有逆否命題與原命題在邏輯上是等價的。「你是人,那皆不免一死」只有「你不會死,那你不是人」這個邏輯是正確的論述。

我跟你一樣現在已經開始暈了…

 

🌿 《該隱與亞伯》觀後感🌿

🌿 《該隱與亞伯》觀後感🌿

原來,《Kane and Abel》是一本已過不惑之年的著名小說。

春天出版社引用《聖經》裡面創世紀第四章的典故,將書名翻成《該隱與亞伯》,真的有將故事的基模翻出來。

依照《聖經》的說法,亞當和夏娃因為偷吃禁果,被逐出伊甸園,後來兩人行房,生下了該隱與亞伯。長大後的該隱以務農維生,亞伯則過著逐水草而居的放牧生活。

到了對上帝獻祭的那一天,亞伯獻上了頭生且頂極的羊羔,該隱則從收成的穀物之中,意思性地獻非頂級的祭品,雖然兩兄弟都完成了獻祭的儀示,但行為背後卻存在著天壤之別的敬畏心,而這當中的差別,可讓有他心通的上帝,瞧得一清二楚,為此,上帝只接受亞伯的獻禮,拒收該隱的農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