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

米雅書單-昏迷指數三分

米雅推薦書名: 昏迷指數三分

作者: 唐貞綾

出版日期: 2022/11/4

出版社:寶瓶文化

「知識並不等同智慧,知識是別人的,可以透過學習變成自己的一部份,知識在書本上找得到,而智慧沒辦法,只有經過生活的體驗或體現,才能慢慢在自身養出智慧。」

一本於醫院急診室加護病房外傷重症醫療中心產出的書 在生死面前 人性的本質展露無遺 在世界上最寫實的場所工作 書中30多篇小故事 有心碎、失望、懊悔 也有溫暖、感謝、圓滿 每篇都是存在作者心海的經歷

文字創作:社會的標準是由多數人的觀感來制定的嗎? 法律是否能夠伸張正義?

在1992年的羅馬,一名45歲的駕訓班教練被指控,在上課時,唆使一名18歲的女孩到郊外,強暴了她一個小時,並對她做出死亡威脅,表示如果她告訴任何人,他將會殺了她。後來女孩的家庭提出告訴,雖然被指控的強暴者遭到定罪和判刑,但義大利最高法院在1998年推翻了此一定罪,就只是因為受害者穿著非常緊身的牛仔褲,強暴者辯稱是她的自己脫下牛仔褲,因此是合意的性行為。義大利最高法院在其判決中表示:「這是一個共同經驗的事實,如果沒有穿著牛仔褲的人的積極合作,幾乎不可能脫下緊身牛仔褲。」

直到2008年,另一宗加害人同樣強調被害人「穿著緊身牛仔褲不可能被性侵」的案件,法官以「牛仔褲不能與任何形式的貞操帶相比」為由,認定被告性侵罪名成立。至此對強暴控訴不再有「牛仔褲可以抵禦強暴」的說法。

大家也為此案件將每年4月最後一個周三稱為「丹寧日」。

2018 年,比利時曾有個展覽名為「你們穿了什麼呢?」(What Were You Wearing),裡面放滿了性侵受害者事發當時的女性穿著過的衣褲以及介紹,我很敬佩這些願意提供物品以及敘述當時場景的女性們,因為我知道這些事情的發生一定給他們帶來大量的痛苦,展覽中有些人只是穿著普通並非暴露卻也曾遭受到性侵。

法庭戰場上的權力博弈與道德困境:《謀殺入門課》劇評(無雷)

   嗨大家好,我是MILI,《謀殺入門課》是一部由Shonda Rhimes製作的美國犯罪驚悚劇集。該劇於2014年在美國ABC電視網首播,並於2020年完結。該劇的主角是Annalise Keating(由Viola Davis飾演),她是一名資深的刑事辯護律師和一名大學法律課程的教授。故事圍繞著Annalise和她的學生們在各種罪案調查和官司中的活動,同時揭示了她自己的黑暗過去和複雜的人際關係。
   Annalise是一個非常有才華、有野心、有熱情和有強烈意志的女性,她經常運用自己的智慧和才能為她的客戶辯護。劇集經常以非線性方式呈現故事情節,並充滿了戲劇性的轉折和驚喜。除了Annalise之外,該劇的主要角色還包括她的學生們:Connor Walsh(由Jack Falahee飾演)、Michaela Pratt(由Aja Naomi King飾演)、Asher Millstone(由Matt McGorry飾演)、Laurel Castillo(由Karla Souza飾演)和Wes Gibbins(由Alfred Enoch飾演)。

《你有試過…不喜歡你自己嗎?》

「那你喜歡什麼樣的男人?」

 

36歲的Josephine呆坐在中介面前,欲言又止。

 

Josephine從法律系畢業,是一名律師。在法律界工作的洗禮中,她接觸過很多失敗的愛情,見證過曾經愛得至死不渝的情人現在只希望對方不得好死。甚至有人,只想用法律關係綑綁著對方的承諾,為的是對方死後能用金錢量化自己的付出。以至於她認為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與其說互相欣賞,更多的是互助互利。

 

36歲的她,眼前只有工作。過往的戀愛經驗短暫且黯淡,分手收場的原因都是因為她過於現實,不相信愛情。她參加過很多朋友的婚禮,卻沒有尋找愛情的焦慮。她心底裡非常討厭自己看待愛情的「陰暗面」。其實她也渴望得到單純、溫暖、互相欣賞的愛情,但經驗告訴她世態炎涼。加上她社會經驗豐富,多少已經把愛情與現實生活掛鉤,把關係和利益量化。

在朋友半推半就的催谷下,她找了一間姻緣中介所。中介大概問了她的擇偶條件,她支支吾吾地說出對學業和薪金的要求,然後默不作聲。

 

安樂死樂不樂?

  「人之權利始於出生終於死亡」這是中華民國憲法保障中華民國公民之權利,但中華民國人民是否有權利終結其生命或即將誕生的生命。

  生命權,墮胎、死刑、安樂死,皆為斷定人類結束生命的方式,人之權利究竟可以多麼自主,或是說人之「生命權」應該如何被拿捏。隨著藥物醫療的蓬勃發展,21世紀的我們可以以藥物結束自身生命,但對於觀念較保守的亞洲社會似乎並不讓它被實行,那豈不是與憲法保障人民背道而馳。沒錯,支持安樂死的人認為,人有決定自己死活的權利,所以某甲對於「活著」感到不悅,所以決定安樂死。上述這件行為是支持派所期待之事,但相信在看此文章的讀者也從未對自己生活滿意過。某些事一直是人類社會化後所煩惱的,甚至達成目標的人也持續為自己地位感到不滿,如有錢人依舊持續努力賺錢,但這幾件是身為社會化的我們必須克服的,人生有多困難相信讀者自己都了解,從學生時期的課業壓力、人際關係、異性同性感情,到了出社會財務自主能力,頂頭上司壓力,客戶合作問題,股票操作被「嘎空」等,隨著我們認識人越來越多,他們將形成一種無形的壓力,我們一直期待的事情沒有按照期望發生時,這使的我們感到沮喪,我們一致的在克服各類這種壓力,到這停止。

《What The 法-如果包公在民間  可否鐵面辨忠奸?》(書評)

 

《包青天》不管在90年代還是現在、不管中國還是亞洲地區,依然是膾炙人口的電視劇,因為包拯可說為公義之化身,面對任何刑案,皆能清廉正直,剛正不阿,不畏權勢地裁決,實在非常罕見。惟是否每一個裁決也是非常乾脆地定案呢?原來包公親姪包勉當官貪贜枉法,事情敗露後,親情令包青天公私兩難,但最後包公流下男子淚地決定大義滅親。如果我們是包拯,會否因為包勉是自己的姪子而饒他一命呢?假如我們能成為法官,去審理各種具爭議性的案件時,又能否中立理性地作出裁決呢?

這本書匯集了台灣十個具有爭議性的案例改編,讓我們在得知案情後能以自己的角度作出判決,並和真實案例中法官的判決作比較。它附上了法條和當地律師對法條和法律概念的解釋,讓我們知道為何法官能作出這樣的決定,並看看自己的理據是否充分和符合法律(台灣當地)。這一種具有互動性的法律書籍可謂實在罕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