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分享

《點子就要秀出來》閱讀心得分享

傳說世界上本來是沒有火種的,這個時候的人類是生活在一片混沌中,智慧文明沒辦法開展。希臘神話中,創造人類的是普羅米修斯,他不忍人類在如此的環境中生活,就把神才擁有的「火種」給偷了出來。

普羅米修斯把偷來的火種,分享給了人類,照亮了人類,人們 已知用火,才開始加速智慧的累積與發展,雖然他被鎖在巨石上每天被巨鷹啄食的懲罰,但人類文明得以發展......發展到如今,更是知識爆炸的時代。

上週我分享《點子都是偷來的》,這週要來分享的,是奧斯汀•克隆「點子三部曲」中的第二部:《點子就要秀出來》。

作者在這本書裡面分享了10個對於創作的原則,我看完之後,這次提煉出三個我目前最有體會的觀點,以及分享我的經驗與想法。

《點子都是偷來的》閱讀心得分享

自從2002年中華民國行政院的一個子計畫:「發展文化創意產業計畫」官方定名了「文化創意產業」,這些年以來,文創這一個詞在台灣蓬勃發展到有點濫大街的感覺,文化創意市集、文青創意市集、文創展、文創中心......不勝枚舉。但很多內容似曾相識,甚至了無新意,不禁讓我思考,什麼是文化創意?

[為什麼我要看這本書?]

當我看到 閱讀前哨站 (下一本讀什麼)分享這本《點子都是偷來的》,瓦基從寫作者的角度出發,分享書中的觀點,我聽著很是認同就將之收錄待讀,如今也終於拜讀過一遍。(閱讀前哨站好文分享

真的有所謂的原創?所謂的抄襲、模仿、致敬,又該是一個什麼樣的概念差異?

《做個有梗的人》閱讀心得分享

你覺得自己的人生是有趣還是無聊呢?

為什麼有些人總是能夠那麼地幽默、風趣,並吸引人去注意他呢?

我認識一些朋友,他們非常的有趣,有趣到甚至成為了迷因的來源之一。

我們可以把生活過得非常得井然有序或者是照表操課,也可以過得隨性自在充滿趣味。這兩年因為疫情的關係,所以減少了出門與人互動或者接觸自然,出門上班跟在家,這種兩點一線的生活,漸漸的有點制式化,也漸漸讓自己變成一個無趣的人。

還好因為閱讀,能夠在書中找到不一樣的樂趣,例如我最近剛看完了這一本《做個有梗的人

【為什麼會想要看這本書】

因為我想要讓我的生活增添趣味以及為我的寫作找一些靈感,通常有梗的人鬼點子跟靈感也很多。

會知道這本書也是一個緣份,之前看過瓦基站長介紹《點子都是偷來的》書評,就將這本書收錄在待買書單中,然後搜尋有沒有其他類似書籍時,就看到《點子都是偷來的》作者奧斯汀•克隆為這本書寫下了一個推薦:「如果有哪個思想家的構想值得偷,那一定是潔西卡•哈吉」也就是本書的作者。

把心靈健康視覺化,療癒圖文繪本《心累了,來抱抱吧》

裡面有很多一針見血的看法

對於關係、對於家、對於性

對於工作、工作/生活的平衡

對於對於社群媒體、對於自我形象等等

有些話會尖刻地刺進心裡

令人豁然與釋然

由來自芬蘭的插畫師、心理治療師團隊

組成的 Cup of Therapy

以「看得見的心理健康」為核心理念

把日常親身經歷的故事或聽過的話題

畫成療癒圖文創作《心累了, 來抱抱吧》

其中第27則講到親密接觸

對觸覺細膩、心思細密的男人尤其重要

 

仔細想想身邊相處過的男性

(父親、朋友、男友)

真的一個個其實都是心思細密的人

跟他們相處時我都會特別留意他們的心情

 

讓我想到一般來說覺得「男生不懂女生」

好像會與「是因為男生不夠細膩」劃上等號

但其實男生的情感也一樣細膩

只是他們不見得善於表達

《高產出的本事》閱讀心得分享

  同樣寫讀書心得,為何就是有人能比我們寫得快又好?進行同樣的專案報告,為何同事簡報更得主管欣賞?每個人每天都是86400秒,為何有人就是可以比我們更高產值?

  今天要來分享我覺得很讚的一本書叫做《高產出的本事》,如果要我用一段話來介紹,我會說:「你我時間一樣多,這本書教你用 模組化概念 與 三大步驟,幫我們找到 對的方向、 用對方法,進行 高效產出!」

《為什麼聰明人都用方格筆記本》閱讀心得分享

你是否跟我一樣有以下的症頭:

  • 把黑板或簡報上的文字照抄下來;
  • 這個重要,那個也重要;
  • 多種顏色來做筆記,精美漂亮;
  • 筆記留空很浪費,利用空間寫好寫滿;
  • 做了筆記,但不知為何這樣寫的茫然?

  如果有,我很高興我找到同伴了,我們有緣分,可以一起來練習幫助自我成長的筆記!

  我是因緣際會在圖書館找書讀的時候,遇上了這本《為什麼聰明人都用方格筆記本》。看到這書名我就想,為何一定要用方格筆記本?難道不用方格本就不聰明了嗎?

《不要在該奮鬥時選擇安逸》閱讀心得分享

  人生有起伏跟許多轉捩點,目前幸福安逸的生活,在二寶將臨的這個時候,不得不重新檢視人生規劃與安排。閱讀真的是一件很讚的事情,人生的許多問題大多能從書中找到解答或方向!

一、我為什麼想閱讀這本書?

  在參加【化輸入為輸出】與【爆文寫作課】後,練習寫作的我發現:「寫作的同時是在整理思緒也在與自己內心對話」。剛好反思到自己人生狀況與未來的規劃,想到歐陽老師有提到這本《不要在該奮鬥時選擇安逸》,而立有三的我,應該是正值奮鬥的年紀,就非常好奇這本書要說什麼。

二、這本書想要談什麼?

“我不負責愛你,我只想要喚醒你”

看完這本書,讓我特別有感的三個觀點:

《讀懂一本書》閱讀心得分享

讀懂一本書的疑惑

  你是否曾有過疑問:「我真的有讀懂這本書在說什麼嗎?」也許有人跟我有類似的情況,在專業本科或是興趣領域的需要,不斷地要輸入新知,常需要自己再多查看書籍與資料來充實自我。我在重拾閱讀的過程中想到了三個問題:

1、浩瀚書海,可是時間有限,如何選擇一本書?
2、書中自有黃金屋,我們又如何挖掘書中的價值
3、常言道,學習以後要「內化」成自己的東西,又該如何來做到這件事?

【閱讀分享】《原子習慣》你給自己甚麼人設就會讓你成為怎樣的人

過去一個月都在放假,因感覺自己很懶散,就找對治的書來看。有關習慣最廣被推崇的一本書——《原子習慣》。長期在書店的人氣榜見到此書,但因為覺得自已讀過有關習慣的書,覺得內容應該大同小異。但閱讀起來,覺得這本書真得配得上它的盛名,真的大推。基於網上已有很多優秀的說書分享,在此不贅,反而想分享一下自己的實踐。

第一點,也是我覺得最為重要的,要培養一個好習慣的方法就是不要認為你要培養一個好習慣。

甚麼?聽起來像金剛經的非法非非法一樣難懂?並沒有,其實就是不要覺得自己要做甚麼,而是要覺得自己是甚麼。

與其說自己想減肥,說你是關注健康的人;
與其說自己想多看書,說你是愛知識的人。

身份信念認同就是最強大的內在推動力,因為你是這樣的人,所以你作的一切改變都再合理不過。

書中有一段寫得非常好:
「多年來我們對自己講述同一個故事並信以為真,只遵循自認為與自己身份相關的規範,這種長久的心理暗示下就容易出現自我抵制行為。」

新習慣難以建成,因為嘗試改變不久,腦袋就會出現「那不是我該做的」,「那似乎不符合我的形象」的念頭⋯⋯很快,一切就又打回原形。

【閱讀分享】你知道人有多達八十七種情緒嗎?來看這本《心的地圖》

Brené Brown最新的著作 Atlas of the Heart,覺得太正,未讀先分享,執人口水尾,做個聽書紀錄。

Emotional Granularity 是我們用詞彙形容自己情緒的能力,我們的詞彙愈豐富細緻,愈明白當中的細微差異,愈能正確表達自己。譬如不會誤以生氣行為表達悲傷、看得懂叛逆無情下蘊藏的焦慮不安。Brené Brown通過研究,能具體定義出人的87種情緒。

其中一種為Foreboding joy,我亂譯為恐懼性喜悅,這種喜悅是伴隨恐懼的,快樂得失真,感覺隨時會失去眼前的美好。我童年時常處於這種狀態,常常睡前躺在床前,兩眼放空,就想到家人會隨時離世,想到淚濕春衫袖才愔然入睡。原來有這個詞彙可形容,後來壞事真的發生了,人卻坦蕩起來。書中提到有個已婚男性經常害怕妻子會離開他,後來妻子意外去世,他才驚覺這種恐懼對預防不幸發生不單毫無幫助,反而限制了他純然享受妻子尚在世時相處的美好時光。我覺得這種情緒非常普遍,像有人在感情上躊躇不前,擔心對方太優秀,有一天會離開自己,恐懼不單無法讓他全情投入感受戀愛的甜美,反而更可能讓他做出控制性行為令對方為之退卻,讓自己想像中的恐懼最終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