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

稚內。宗谷岬:四張車票的極靠北狂想曲

有人說,沒有參加過阿波舞祭,你的夏天就不算結束。誰說的?不知道。不過,2015年,我在高圓寺看完了阿波舞祭,夏天就真的結束了。

Image
photo by Cathy Tsai

8月30號,拿著4張串起了1574公里距離的車票,從東京到稚內,從清晨到午夜。醒時閱讀,睏時補眠,車窗風景,彼岸過迄。當天在新青森車站,順手拍下了進站中スーパー白鳥號特急。

不經意拍下當時服役中的白鳥號身影,次年,當我再度從東京前往函館,白鳥號則已成為時代的眼淚,剛開業不久的北海道新幹線,原本往返於本州與函館間的白鳥號,已隨著新幹線延伸至道南而終止運行。

百年香港 .香港百年

這兩年間,巿面出版了不少關於香港的歷史書,或探究香港歷史、或述說香港保衛戰的事迹、甚或介紹街道故事,彷彿一時間,香港人都希望尋找自己的根、身份、出生地。


 

偶然在誠品書店的暢銷書欄中看到這本書—《香港百年》,一看封面便被吸引了,封面色彩繽紛,有熟悉的建築物、電車、山頂纜車、街頭小食。。。不就是我的回憶嗎?


 

書中描述的是作者的童年回憶,她藉着回憶加以資料搜集作佐證,成就了這本生動的香港百年記載,沒有嚴肅的歷史事件敍述,寫的只是香港人的日常生活。


 

📍熟悉的建築物

記得從前每次經過銅鑼灣的聖馬利亞堂,都好奇它是一幢寺廟,還是教堂?它的屋頂四周彷效中國古代建築設計,而中間部份卻是西式的教堂模樣,原來,當年教堂為讓巿民更易接受,不受敵視和衝擊,於是便套用中式建築設計以「掩人耳目」,時至今日,它是一幢充滿特色的一級歷史建築物。


 

另一幢特色建築物是位於西環的贊育醫院,記得當年不少同學都說自己是在贊育醫院出生,我還不知是一所首間華人婦產科醫院呢!原來,在20年代醫學尚未發達時,這幢古色古香的建築物拯救了不少產婦和嬰兒的性命。


 

大家瘋日旅卻可能不知道的日旅史 | 寫在北海道篇之前

疫情之前的北海道,總是與雪祭、流冰、花海、濕原,以及各種酪農漁牧業所衍生的各種土產,所建構的觀光旅遊意象緊密相連。2016年,北海道也進入了「新幹線時代」,利用鐵路從本州前往北海道的時間更為短縮。

不過,幕末明治時期的北海道,與之緊密連結的關鍵詞,不是新幹線,不是觀光旅遊,也不是薯條三兄弟與六花亭,乃是探險、戰役與開拓。

宗谷岬的間宮林藏銅像 photo by Cathy Tsai

德川時代,幕府所實際控制的北海道,僅有道南地區的箱館、江差、松前等,被稱為「和人地」的區域。當時的北海道也不叫做北海道,而是稱為「蝦夷地」,而「蝦夷地」也並非僅指稱北海道,像是現今的薩哈林島,就曾被幕府稱為「北蝦夷」。

消逝的生命與關不住的監情:網走監獄博物館

photo by Cathy Tsai

我沒有在網走站前等路線巴士,而是利用導航,徒步走了兩個公車站點之後,在「刑務所前」的站牌上車,刑務所當然就是網走現在的監獄,跟天都山的監獄博物館是兩個不同的地方。正值周末,目測車上的乘客,應該都是要前往博物館,果不其然,到站之後,全員下車一個不剩。

在其他城市,博物館或許不是遊客的「必去」選項,不過,來到網走,除了破冰船,監獄博物館則是遊人大多不會錯過的景點。畢竟,參觀以監獄為主題的博物館,在日本是難得的獵奇體驗。才進入園區,就跟樹叢裡栗鼠打了個照面,然後,牠就越獄了,而我的監獄之旅才正要開始。從窗口拿到一張近千塊的門票走進獄門關,頓時仍躊躇著要從哪開始看起。

1840年代,現代的監獄制度開始在西方逐漸成形、發展,取代以往的公開處刑,被視為一種以「人道」改造罪犯的制度。傅柯的經典名著《監視與懲罰:監獄的誕生》,就是在討論18世紀以降,西方監獄制度的誕生過程。

不是在江戶,就是在前往江戶的路上:我讀《參勤交代:江戶幕府的統治關鍵》

書封取自網路

最初讀到安藤優一郎的著作,是他在2005年所出版的《観光都市:江戶の誕生》,講的是太平時期的江戶日本,旅遊已成為上至將軍、大奧女眷、諸大名、各級武士,下至庶民的生活日常,如此龐大的消費商機,促使寺社,或商家、演藝、相撲等從業的個人或團體,紛紛挖空心思競爭旅遊市場的大餅,從而形構江戶成為一個觀光都市。

我就雷:淺草雷門本人的回憶錄

2018年,意外在東京多留了幾天。進京當日,剛好遇到正在淺草雷門對面的舊日光街道,封路舉行的雷門盆踊り大會。

photo by Cathy Tsai

難得從對街的視角,看見夜色中,沒有被大批觀光客圍堵到很想倒塌的雷門,因為素顏清爽,多看了好幾眼,在我身後的盆踊り會場,正在播放サザンオールスターズ的名曲「波乗りジョニー」,民眾的熱舞氣氛進入最後的高潮。

像淺草這種疫情之前外國觀光客滿溢的熱區,聽到各種腔調的華語,不消說一向是來日旅行,耳邊早已習以為常的聲景。只是,當我準備取道雷門交番旁的小徑,慢慢繞回言問通的住處,耳邊傳來一名女性台胞在詢問同行的旅伴:

喂!雷門在哪?

喂!雷門在哪?

這座博物館,連熊也想來參觀

photo by Cathy Tsai

 

如果以最寬泛、曖昧的「博物館」定義,來統計北海道全境的展示施設,像是包括資料館、美術館、歷史館、科學館、文書館等,總計約有數百個場館,跟東京都各館數量,可以說不相上下。可以確定的是,北海道跟東京都,是博物館數量最多的兩個行政區。

只是,數百個博物館相關的展示施設,分布在約有40個東京都面積大小的北海道,可以想見其分散的程度。對仰賴大眾運輸的旅人來說,道內的諸多博物館,並不是你想去,馬上就能去,就算去了,礙於鐵道、公車班次的接續,能不能順利離開也是個問題。除非,你很愛走路,徒步半小時以上可以面不改色,或是口袋有預算搭計程車。

國境封鎖之前,造訪過不少北海道的博物館,也寫過幾個博物館遊記。因為北海道的博物館實在太多,當我在2019年9月秋旅之際,發現有個叫做「北海道博物館」的施設,其實一下子還反應不過來。

【號外】《蘭陵王-留取丹心照汗青》(劇評)

嘗記得吾尚兒時,我老爸極度喜歡蘭陵王片尾曲《手掌心》(其實現在也是),說其歌詞比喻細膩、意境唯美、乃優異之作。拜託,我那時只是小學一二年級,又如何知道箇中含義呢?現在約十年後,小弟也許文學造詣稍有進步,大概感覺到這首歌的意境非常之高,那種為愛人而犧牲的意志表現得淋漓盡致,但我總是感覺欠缺了什麼……既然這首歌是為蘭陵王而設,那麼便需要了解這套戲,才能知道這首歌真正想表達是什麼。於是我決定便趁現在放「暑假」回味這十年前的古裝大戲,一完我十年前老爸留下的伏筆。

故事發生於一千四百多年前,北齊和北周兩個王朝割據北方,兩朝均欲稱霸天下。那時人們傳說世間有巫咸天女居隱山林,其擁有非凡神技,可謂得天女者得天下。北齊傳奇英雄蘭陵王(馮紹峰 飾)在沙場統領金戈鐵馬死守邊關,其中在陰奉陽違下遇見天女楊雪舞(林依晨 飾),其倆一見鍾情,發生一段唯美動人的愛情故事。惟蘭陵王將擁有非常悲慘的命運,究竟在天女之助下,蘭陵王可否通過考驗呢?

《蘭陵王》共有46集,每集40分鐘,絕對比任何電影、電視劇長。但是在那麼長的篇幅中把所有故事都交代得非常詳細,將蘭陵王光輝的一生描繪得人人皆懂,說它是高長恭的傳記也不為過。看畢全劇,我覺得以下四點均值得欣賞和思考:

你知道埃及艷后如何利用香油作為手段嗎? —— 芳香療法的起源 西亞篇

甚麼是芳香療法?

芳香療法(Aromatherapy),又稱香薰治療,故名思義「Aroma」是香氣,所以它是運用植物的花果、葉、莖等部位進行萃取,得出含有芳香分子的精油,配合植物油、純露使用,利用按摩、熏香等方式進入體內達致效果。當中的「Therapy」所指的治療是指達至平衡身心,藉此促進整體健康的一種療癒。

 

它在上一世紀晚期開始從歐洲盛行起來,再傳入亞洲,悄悄滲入我們的日常生活。長痘子時塗茶樹油、失眠用薰衣草擴香、呼吸道問題用尤加利…都是一些大眾常用的芳療智慧。然而,芳療文化的發展,據歷史記載,最早的記錄要追溯至西亞。

 

 

西元前4000年——蘇美爾文明: 芳香療法的雛型

蘇美爾文明是最早出現於美索不達米亞的南部文明,大約就是位於現今伊拉克南部。美國一支勘探隊在一次搜查中發現一些草藥處方的泥板,當中包括沒藥、鴉片等芳香植物,還記錄了制藥方法。雖然其沒有標明配方是對應哪種病症,但那可說是已發現的草藥記載中,最古老的一塊。

 

 

今年,我在美國渡過了9月11日

 

  過去的週六,適逢911事件20週年紀念,本想去外州的我打消了這個念頭,最後去了離自己最近的海邊,剛好能看見墨西哥灣,意料之外的是人原來也不少。

 

  尤記得911事件發生之際我仍只是一名剛上小學的學生,完全不能理解到底當天美國本土發生了什麼大事,只記得電視新聞報導持續播放住客機直接撞向世貿雙子塔的畫面,相當震撼,這應該算是我對911事件的第一印象吧,僅此罷了。

 

  諷刺的是,小時候認為只是一件不愉快的事竟為日後世界格局帶來如此重大的改變,甚至可形容當今是後911時代。美國政府得悉被恐怖份子攻擊後,隨即宣佈對阿富汗出兵,以表示對塔利班政府包庇拉登等911事件始作俑者的回應,結局是塔利班迅速倒台,也為往後20年的反恐戰爭拉開帷幕。加上今年8月美軍宣佈要完全撤離阿富汗後,塔利班以王者之勢在極短時間內重奪阿富汗政權,難免還是令人有風水輪流轉的感覺,好像一切彷彿又回到了原點。無奈當中孰是孰非只能交由世人定奪,往後的發展仍無人知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