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館

你知唔知博物館做乜先 (一)

惜逢重回本行並參與某間博物館的學生項目,加上上月特區政府重整科學館和香港海防博物館消息,發覺很多人對博物館充滿幻想,但從來不會去了解博物館的性質、工作與分工,反自覺看得透徹。

而新相識的中學同學,亦對進入這個行業有疑問。既然如此,就在這裏作一點分享,以個人身份簡單介紹一間正式博物館大概主要部門與分工吧!!
 


| 策展 (Curatorial) |
策展是大家最有憧憬的一個部門。一如預期,主要負責「策劃展覽」,這四字背後的工作,會有建立展覽故事線、展品商借、選擇與管理,進行學術研究、展覽及展覽目錄文字撰寫等。
 

大洋洲來的祝福

聖誕剛去,新年將至,各位收到來自各方的祝賀嗎?要在短時間回覆眾多祝賀,實是一大難題,這個難題亦促成了在1843年,世上首張售賣用聖誕賀咭的誕生。隨着聖誕節在維多利亞時代逐步商業化與及聖誕賀咭的流通,各種聖誕符號與傳統得以頻繁出現在大眾眼中,逐步建立起現今對聖誕節的想像。

 

你說你是博物館,那麼你就是博物館嗎?

在回答問題之前,首先需要了解國際博物館協會(ICOM)對博物館的定義。去年(2022年)經過長達18個月的諮詢,ICOM最新的定義終於出現了:
 

「博物館是一個為社會服務、非營利的常設性機構,對人類有形和無形遺產從事研究、收藏、保存、闡釋與展示。博物館向公眾開放、具易近性與包容性,促進多樣性和永續性。博物館以倫理、專業和社群參與的方式運作和交流,為教育、娛樂、反思和知識共享提供各種體驗。」

從上述定義中可以看出,新的定義在保留2007年版本的部分內容的同時,加入了一些新概念,如收藏、闡釋、易接近性和包容性、多樣性和永續性、倫理、專業和群參與、各種體驗、反思和知識共享的詞彙。這些新概念反映了近二十多年來博物館界的變化。相較於以「物」為中心的傳統博物館,新的定義更加積極地強調博物館應以「人」為中心,以觀眾、社會參與為主。

因此,當我們了解了博物館的定義後,下次參觀博物館時,可以留意博物館對公眾的開放程度,以及參觀體驗是否易於接近。除了展覽內容外,我們也可以留意博物館是否有進行公眾和社會服務的活動,以及這些活動是否符合觀眾的期望。此外,我們還可以留意博物館的設施是否友善,例如是否提供足夠的椅子供觀眾休息,是否對家庭、傷健者、小朋友和老人友善。

博物館的一隅,留下一只行李:旅行史的小管窺(上)

大疫封關,三年後,重返北海道,終於解鎖了我一直很想參觀,但往年總是錯過的北海道大學總合博物館,館內的展示的校史、標本、骨骼,與已成為時代眼淚的老科技器物,目不暇給也不及備載。

photo by Cathy Tsai

整個觀覽動線走到最後,在樓梯的轉角口,踢到(並沒有)一只古董行李箱,全館肉眼可見的陳列裡,行李箱只有一個,被放置在館內很邊緣的角落。

這只行李箱的主人犬飼哲夫,長野縣出身,大正年間在北海道帝大(北海道大學的前身),完成預科學業,與農學部動物學科博士學位;1930年代開始,任教於北帝大農學與理學部講座教授;他也曾在1970年代以降,擔任北海道開拓紀念館(現在的北海道博物館)的首任館長。1926–1930年間,犬飼帶著這只行李箱,旅行於日歐之間。

這座博物館,連熊也想來參觀

photo by Cathy Tsai

 

如果以最寬泛、曖昧的「博物館」定義,來統計北海道全境的展示施設,像是包括資料館、美術館、歷史館、科學館、文書館等,總計約有數百個場館,跟東京都各館數量,可以說不相上下。可以確定的是,北海道跟東京都,是博物館數量最多的兩個行政區。

只是,數百個博物館相關的展示施設,分布在約有40個東京都面積大小的北海道,可以想見其分散的程度。對仰賴大眾運輸的旅人來說,道內的諸多博物館,並不是你想去,馬上就能去,就算去了,礙於鐵道、公車班次的接續,能不能順利離開也是個問題。除非,你很愛走路,徒步半小時以上可以面不改色,或是口袋有預算搭計程車。

國境封鎖之前,造訪過不少北海道的博物館,也寫過幾個博物館遊記。因為北海道的博物館實在太多,當我在2019年9月秋旅之際,發現有個叫做「北海道博物館」的施設,其實一下子還反應不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