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心理學

為何特別容易跟運動教練產生感情?其實有生心理的證據

運動讓人產生幸福激素-腦內啡

運動可以促使肌肉運動產生蛋白質,這些蛋白質通過血液進入腦部,在高層次的思考和處理中發揮關鍵作用。這些蛋白質被稱為類胰島素生長因子(IGF-1)和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這些對於人們理解身心關聯性來說是一個前所未見的新發現。」拉提醫生和其他研究人員正在探索運動對心靈和身體之間的聯繫,這種聯繫對於心理健康非常重要

「運動」對身體來說是一種「壓力」,當我們對身體進行適度的壓力時,身體會變得更強壯。大腦將「運動」視為必須應對「戰鬥」或「逃跑」的警戒狀態,為了自我保護,身體會釋放蛋白質作出化學反應。其中一種化學反應會產生一種名為BDNF(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的蛋白質,它可以幫助我們更有效地應對壓力。這種「BDNF蛋白質」已被證實有助於對抗焦慮和抑鬱,同時它也能提高心智能力。此外,它還會產生「腦內啡」,這種物質類似止痛劑,能減輕疼痛感

2022世界盃 PK戰心理學

PK戰介紹

本週也將迎來世界盃的最後一週,除了許多黑馬國家在小組賽與淘汰賽的表現驚艷外,還有許多賽事都加時比到PK賽才分出勝負。PK戰總共有五球,由雙方球隊決定要先攻或是後攻,最後由進球數來決定勝負。由PK戰定最後的輸贏可說是對球員與守門員都是心理非常大的壓力。即使是經驗豐沛的球員都很有可能表現受到壓力的影響表現失常。

巴西、克羅埃西亞PK戰/圖片取自路透社

 

第一球很重要

根據統計如果第一球進球,有更大在PK戰獲勝的機率,這就像是個定心石,讓往後的球員可以更安定也更游刃有餘處理每一顆球。而且若在第一球進球,後面的球員更能承接著進球的氣勢,若是第一球沒進球,後面的球員則更多承擔必須要進球的壓力。

❛細節❜

文字上,大家也會選擇「優」高於「好」,但很多時卻沒有在行動上反應出這個選擇。最近因工作原因有機會接觸一些頂尖的年青運動員,他們也是多次在香港公開比賽中勝出,有部分更是有實力代表香港參加國際比賽的好手。在觀察和溝通之間,親身見證了好與優之間的鴻溝。

技巧或技術的掌握或許受天賦影響,但訓練成果往往跟態度有關。相信大部分品客應該不是專業運動員,但估計很多有參與日常運動。本人也曾非常積極和認真地參與運動和鍛練。但自問最多也只算是稱職,或有一點接近好,離優還有十萬九千里。說的不是能力或成績,是態度。你又會怎樣評價你對訓練的態度?

在工作上參與的運動團隊,九成人也是抱著非常認真,是好的態度來進行訓練。只有一成是優。我怎樣分別這好與優?就是在熱身部分!在正式訓練時,大家基本上也是盡力而為的,但熱身時就只有不足一成是全力以赴。例如伸展/拉筋動作,在熱身運動時,大家可曾每個動作也是全力以赴?能嚴肅對待,認真執行已經是相當不錯。但每一次訓練的熱身,每個動作,每吋肌肉也是用盡全力,這真的讓我上了寶貴的一課。不知是否巧合,那一成就是團隊中最出色,成績最好的運動員。

讓焦慮成為你的助力

相信不論在工作或是運動上,出現焦慮或多或少都是大家經歷過的體驗。不過,焦慮的形成並非全無原因,如果能夠理清自己的焦慮,便能夠令自己的壓力成為動力,更有可能發揮更好的表現。

 

在運動表現當中,情緒固然是佔有很重要的影響。焦慮的形成會導致壓力的產生,而更嚴重的是,如果沒有有效地處理好壓力,運動員會出現表現不如預期的情況。但反而言之,當有效地處理壓力,不但不會令預期的表現下滑,更有可能令表現有所提升。舉例而言,相信不少讀者都曾經試過在限期前才急切完成工作或功課,隨著時限越近,工作的能力似能大幅上升,這就是壓力所能帶來的正面影響。

 

然而,壓力也會產生負面影響。在生理層面上,壓力的出現會令身體進入積極運動的狀態,原因之一,是身體根本分辨不了壓力的來源,而對於人類的基因當中所認知的壓力,就是關乎生死存亡的時刻,例如逃命或戰鬥。積極運動的狀態,即是心跳加速,肌肉緊張,反應敏感等等。這些生理條件本來就是能夠提升運動表現或甚至是工作表現的「加乘效果」。可是,如果身體狀況不理想,或者沒有好好運用這些優勢,就可能變成劣勢。

 

如何提升專注力(2):拆件,逐點擊破

正如第一篇文章提及過,要提升專注力,先要搞清需要專注在哪一點。然而,實際上可以如何分辦,又或者排好適合的次序以供自己解決呢?那就先由事情的本質、大小來分析如何整理才最適合。但無論如何,將一件事化整成一部部的小事,專注於一個小部份,必然比起空泛的「專心點」來的容易適應。以運動心理學的分類,那就是以「外、內、闊、窄」作為標準。

 

「外、內」即本人和本人以外的

 

外和內相當容易分辦,那就是和你本身能力相關,以及不相關的。「外在因素」包括的原因相當簡單,例如場地的每一件事物,遠至觀眾席,近至踏上去的地皮都算;又或非本人可控的人,例如隊友,例如球證之類,都算是外在因素。

 

「內在因素」反之複雜得多,既因「外在因素」容易客觀看見和量化,但「內在因素」幾乎只有你本人才能知道和控制,其中包括生理和心理狀態都屬於「內在因素」當中。不過,相對於「外在因素」,「內在因素」的可控性變得高很多。

 

「闊、窄」即指焦點範圍

 

如何提升專注力(1):先由專注甚麼開始

不論在工作還是運動,專注力不足不單嚴重影響進度和表現,更有可能會被視為一個病症。那麼,有甚麼方法能夠提升專注力呢?筆者以運動心理學的角度開始分析,探索運動員是如何提升專注力,從而套用在工作之上,同樣也能獲得得益。

 

既然知道有專注力不足的問題,那甚麼時候才會發現這個問題呢?一般來說,就是在需要表現的時候便會驚訝自己根本不在專注點上。比如臨近下班才發現工作未完成,又或是需要傳球的時候,根本找不到球在哪裏。

 

這些片段應該幾乎不可能沒有經歷過,因為要對一件事情高度集中,本來就不是容易的事情,加上現代社會的資訊爆炸,令人太過容易分神去注意了別的事情。所以,要提升專注力的話,首要前提是,先要搞清楚當前需要專注的是甚麼。

 

一個足球員在球場上想「專注點」,那應該專注哪一點?這得要從該球員本身想要完成甚麼任務開始。比如是傳球的話,那就得先要搞清楚球在哪裏,要傳球到哪裏,以及傳球的過程當中有甚麼障礙和其他因素等等。這是一個流程,而且是結合在一起的,很難完整地分開每一個步驟,比如球員看到傳球的目標後,可能只是下一秒已經令情況變得太多,所以傳球這回事,在高水平的運動競技當中其實絕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