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健康

【閱讀分享】學會與自己好好共處,《獨樂樂,也快樂》

書名:《獨樂樂,也快樂》

作者:Antti Ervasti, Matti Pikkujamsa

譯者:利維健

出版:一列文化
 

✵ 提要:

《獨樂樂,也快樂》是一本以圖文呈現的療癒書本,由芬蘭插畫家 Matti Pikkujämsä 和心理治療師 Antti Ervasti、Elina Rehmonen 共同組成的「CupOfTherapy」創作而成,透過100幅動物的插畫以及簡短的文字,畫出一幅幅療癒人心的作品,書中分為孩童、少年、成年和樂齡篇,表達人在不同階段都會經歷獨處。這本書將這議題帶到世人面前,鼓勵我們予以正視及反思,減少社會針對孤獨的人所作出的羞辱和歧視。

 

讀後感:

不知你有沒有這種感覺,人愈大,面對的歷練多了,反而更喜歡把事情藏於心裡。每個人的生活都不容易,說出來矯情,吞下去辣喉嚨,很多事情只能一個人扛。當一個人靜待的時候,又會感到特別孤獨。而這本書剛好觸碰每個孤獨的人心中最柔軟之處,讓你知道你並不孤單。

 

|單身並不代表命途坎坷

不變與萬變

反骨變節,近來引人思考,人究竟會否改變?是否有些人「不能變」?有人「變不起」?正反意見都有人主張。老夫老妻通常告誡後輩別期望改變對方,他們獲取很多人難以改變的經驗;熱心的教師諄諄教誨,背後是假設人能改變;有些人向他人善意進言,奈何對方或許充耳不聞,或許自有想法,建言者慨嘆人心牢固如磐石;有些人向來站在前沿,大講仁義道德,豈料不知哪來力量,一夜間佛面鬼臉,旁人無從看清。這個老掉牙的問題,很多人內心已有一套答案,若辨明這個問題的特點,關於人改變的種種議題應有更準確的看法。

 

談論人的變與不變時,討論對象是人的思想、品格、心靈等內在的面向,不是身體狀況、從事的活動等。一般人應該會認同人的內在面向不會完全改變,或絲毫不變,他們指稱的變與不變是描述該等傾向。因此斷定變或不變前,最好界定怎樣的程度屬於改變,怎樣屬於不變,而可想像這等界線又未必具意義和實效,試想假若改變的程度達10屬於改變,某人改變的程度是9.5又是否屬於改變?我們可不能運用「創意隧道收費法」,每兩分鐘加兩元一般,把變與不變以微分方式區別。評斷某人整體變或不變前,首先宜辨明變與不變的界線本來含糊,容易出現此說變易、彼說不變的狀況。

 

【情緒教育系列】《Hello!我的內在小孩》

(封面圖片:Şeyda Nur Yüce @ Pexels.com)

「幸運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癒童年。」這句話出自韓國作家金惠男醫生和朴鐘錫醫生的著作《以為長大就會好了》的副標題,讓不少人心有戚戚然。

對大多數成年人來說,「童年」總是遙遠、矇矓而美好的。每當工作至夜深,面對電腦屏幕前的閃爍的「工」字文件浮標、手機螢幕上Whatsapp圖示旁的紅色數字,不禁讓人想起童年時的無拘無束、想笑就笑、要嗌就嗌。

美好的童年讓人不住回味,但是美好之中,一些大大小小的經歷,卻或多或少成為他日成年後的傷痕。哪怕是父母之間的關係、鄰里之間的目光、親朋戚友的關注,一點一滴(甚至無意識地)成為我們今日價值觀的一部分。在心理學的「依附理論(Attachment Theory)」中,正是將照顧者與孩童的關係分成四大類:

1. 安穩型(Secure)
2. 矛盾型(Anxious-ambivalent)
3. 逃避型(Anxious-avoidant)
4. 分離型(Disorganized)

不同的關係型態會影響孩童成長後對自我價值、人際關係、冒險行為(Risk-taking behaviors)等等的取向,影響極為深遠。

【壓力釋放】缺乏動力時應做的4件事

近年因社會運動和新官肺炎疫情影響,除了宏觀的經濟和民生問題外,在周圍充斥著負能量的環境下生活,或多或少也影響心情,輕則缺乏動力,重則可能出現精神健康問題。如不幸精神壓力爆煲導致困擾日常生活,所謂「病向淺中醫」,還是及早向專業人士尋求協助。如果只是剛開始覺得生活、工作缺乏動力,可能精神健康已響起警號,不容忽視。

 

尋找傾訴對象

找一個適合的對象聽你傾訴,是其中一個有效的減壓方法。要留意的是,不是任何人都適合做「聆聽者」,這個人最起碼不是一個負能量的人,負負得正這條數學公式不能套用在減壓上,應該找一個有耐心、正面、而且足夠強大承受你釋出壓力的人。當壓力找到釋放的出口,加上萬能藥「時間」的幫助,就算問題最終沒有得到解決,可能你已不當它一回事,不再是一個問題。

 

充足睡眠 避免酒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