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變與萬變

反骨變節,近來引人思考,人究竟會否改變?是否有些人「不能變」?有人「變不起」?正反意見都有人主張。老夫老妻通常告誡後輩別期望改變對方,他們獲取很多人難以改變的經驗;熱心的教師諄諄教誨,背後是假設人能改變;有些人向他人善意進言,奈何對方或許充耳不聞,或許自有想法,建言者慨嘆人心牢固如磐石;有些人向來站在前沿,大講仁義道德,豈料不知哪來力量,一夜間佛面鬼臉,旁人無從看清。這個老掉牙的問題,很多人內心已有一套答案,若辨明這個問題的特點,關於人改變的種種議題應有更準確的看法。

 

談論人的變與不變時,討論對象是人的思想、品格、心靈等內在的面向,不是身體狀況、從事的活動等。一般人應該會認同人的內在面向不會完全改變,或絲毫不變,他們指稱的變與不變是描述該等傾向。因此斷定變或不變前,最好界定怎樣的程度屬於改變,怎樣屬於不變,而可想像這等界線又未必具意義和實效,試想假若改變的程度達10屬於改變,某人改變的程度是9.5又是否屬於改變?我們可不能運用「創意隧道收費法」,每兩分鐘加兩元一般,把變與不變以微分方式區別。評斷某人整體變或不變前,首先宜辨明變與不變的界線本來含糊,容易出現此說變易、彼說不變的狀況。

 

除了界線未能全然清晰外,人的變與不變還有範疇之分,但有人不細究討論某人哪方面的改變,而把各方面混為一談,單憑印象說某人有否改變。例如不少人感喟青春,在社會打滾好些年日,回顧經歷,又與週遭所識對比一番,就覺往日友伴個個改變,唯獨自己不變。先不論這類比較能否建設、是否健康等,起步點已錯誤。這種比較評斷自己和他人的改變時,準則並不相同。自問一事無成,渾渾噩噩,感到命蹇時乖,顧影自憐,十年前後,還是一副頹廢相;反觀一眾舊雨則不同,全部覓得何處高就,人前如何躊躇滿志,堪稱社會賢達,諸如此類,望塵莫及。然而這類比較往往以個人內心世界與他人外在表現作對比,尤其在失意時,傾向把個人困境放大至萬丈高山,設想至無法踰越,對人對己產生「認知偏誤」(cognitive bias)。評斷人有否改變時,要知悉自己討論的範圍和界限,例如是討論思想有否改變、精神健康有否改變,抑或其他範疇。

 

上文似乎要求論者懂得劃界線、分範疇,但太執著於此,容易走火入魔,有些人喜歡為自己劃定「人設」,思考進路可謂劃界分類的變體,但產生不良影響。有人觀察眾生和自我,挑出異同,把各項特性分門別類,充當不依仗學究的小小心理學家,自行構築一套觀人度己的心靈體系,反覆為自己進行各類心理測驗,完備地解釋自我,瞭解自己在N類人格中處於哪個位置、與A、B、C類人相處時有甚麼火花、遇上D、E、F狀況時自己有甚麼反應,可謂苦心孤詣。這種人設思維屢屢把自己塑造、界定為「我就是如何如何」,同時表示「我就並非如何如何」,因此「我會做這些,而不做那些」,甚至「我就是喜歡這些,而不喜歡那些」,實則劃地自限,把活在變動的自己套牢在不變的框架之中。

 

人類學習,腦部結構會起變化,腦部變化引來思維、認知都有所變化。人類每時每刻又與外界不停互動,接收新訊息,思考新事物,或以新角度來思考舊事物,變化萬千。走筆至此,我的心底話出現︰其實人每時每刻都在變化,這是一個漸進過程,絕少有劇變。既然人就像細胞新陳代謝一般逐漸變幻,探究某人有否改變大可不必,往自己套上人設更是無益。套用存在主義哲學家沙特的語句︰「人就是首先存在,遇上自己,在世上不停奮進,繼而界定自身。」(英文版︰We mean that man first of all exists, encounters himself, surges up in the world – and defines himself afterwards.)這狀況可是連綿不斷,不停奮進,又不停重新界定,抹去重來。既然如此,在意變與不變已無甚意義,值得思考的是將來變成怎樣、未來往何處去。

 

本文由作者【海中地職人】創作刊登於HKESE,如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創作者
接觸的日益增多,不及人和事多姿多采;崗位轉換頻繁,不及世界瞬息萬變。深信思想和習慣形成觸覺,觸覺帶動技藝。海中一片地上,能做多少就多少。
回應
Blogger / 內容創作者 / 作家大招募
投稿刊登你的文章,成為HKESE 平台作家
HKESE 自由作家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