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E

供需本來同一物,無處不相等

供需本來同一物,無處不相等


 

 


 

馬歇爾的剪刀分析說,整個社會的供應量與需求量在邊際上相等是均衡點。


 

 


 

布魯納補充:「看得到的購買量與銷售量永遠相等,但看不到的需求量與供應量皆意圖之物,只能在均衡點上相等。」


 

 


 

筆者之見:


 

管制價格在市價之下,莫名其妙的短缺出現,不均衡,世界大亂矣!問題是人與人之間對任何物品的競爭,必定要解決,解決之目的只有看得到的買賣。為了代替市價,要補上非價格競爭準則達成買賣。所謂「不均衡」,是指沒有解決的辦法。由此可見,市場早晚均衡,供應量與需求量早晚相等,重言句也。此乃「山窮水盡必有路」的先驗眼鏡框。此其一。


 

 


 

自私任你説

自私任你説

有些經濟學者宣稱:任何社會現象皆帶着深刻的自私,反映了人人的自身利益;甚至「捨身保護自己毫不相識的陌生人也是自私,不過只是一種歪曲的自私」。問題是:怎樣算是「歪曲的自私」?

「自私」字眼彈性很大。士兵為保衛祖國而攻打敵國,敵人就指責他自私,這指責能否成立,頗難確定。但無論彈性多大,依循「自私」的慣常用法,總不能把任何社會現象都説成是「自私」。

然而有些經濟學者卻把任何社會現象都説成是自私,因為他們所説的自私包括了其所謂「歪曲的自私」,而其所謂「歪曲的自私」又等於通常所説的「不自私」。

但如果「自私」包括了「歪曲的自私」而後者又等於「不自私」,那麼當經濟學者宣稱「凡人皆自私」時,實際上只不過説了「任何人都自私或者不自私」這空話。

均衡任過界

均衡任過界

有些經濟學者宣稱:任何經濟分析皆帶着深刻的均衡,反映了供求關係;甚至「競爭準則模糊不清也是均衡,不過只是一種歪曲的均衡」。問題是:怎樣算是「歪曲的均衡」?

「均衡」字眼彈性很大。馬歇爾的剪刀分析說,整個社會的供應量與需求量在邊際上相等是均衡點。張五常重新闡釋「均衡」:有足夠多的局限指定因而可以推出能被事實推翻的假說。但無論彈性多大,依循「均衡」的舊與新用法,總不能把任何經濟分析都説成是「均衡」。

然而有些經濟學者卻把任何經濟分析都説成是均衡,因為他們所説的均衡包括了其所謂「歪曲的均衡」,而其所謂「歪曲的均衡」又等於通常所説的「不均衡」。

但如果「均衡」包括了「歪曲的均衡」而後者又等於「不均衡」,那麼當經濟學者宣稱「凡經濟分析皆均衡」時,實際上只不過説了「任何經濟分析都均衡或者不均衡」這空話。


 

剪刀均衡逃避否證性

剪刀均衡逃避否證性

 


 

 

馬歇爾均衡雖看不見,但看不見,不是否證馬氏均衡的理由,因為需求量與供應量本身乃透明之物。

為幫助理解以上論調,提出另一個比較易懂的,是【神學家巧遇科學家】,改編自邏輯學的【湯姆的故事】。內容如下:

神學家巧遇科學家,且說:「我那隻手表有一隻小魔鬼!」科學家自然不信,可是神學家硬說是有的。

科學家便說服:打開表看,便知內裡有沒有任何魔鬼!

神學家抗議:這魔鬼是透明,故此打開表雖未找到魔鬼,但魔鬼還是在內裡!

不服氣的科學家繼續想盡法子說服神學家,但證明不了表內裡沒有魔鬼。


 

徹底承包制如何徹底的箇中乾坤

徹底承包制如何徹底的箇中乾坤

承包責任合約中國八十年代初期在農村推行,是政府藉土地租約界定私產。租約可長可短,原則上是可以永久。政府沒有放棄土地的所有權,但使用權、收入權與轉讓權卻為承租人獨享。政府的三項徴收可以組合起來作為地租,不是地稅。理由如下:

租是指定了某土地資產的轉讓來收取。此其一。

租是人有權不使用土地,有權不租也,稅卻沒有選擇餘地。此其二。

租是凡使用土地就要交,不管有沒有盈利。同一路數,承包責任制將收獲扣除三項徴收後,才歸農戶獨佔。此其三。

一九八五年,中國照搬農業承包合約,擴大而成,工業承包合約,但遇到一大困難:工廠的所有權屬政府,租約完要歸還,但工廠中的廠房、工具、機器不同於土地,因折舊貶值而需要再投資,也因生意賺蝕不會傷政府的身、入政府的肉,合約雙方,私人與政府難於協議。

張五常提出的徹底承包制,乃解決此困難之徹底方法。估折舊難,估收入易;只要政府估計到工商企業每年的收入,然後折現為一個企業資產淨值,就自動地算出年金。箇中乾坤在於,無論交年金幾多年,資產浄值則原封不動。


 

徹底承包制如何徹底的箇中乾坤(二)

徹底承包制如何徹底的箇中乾坤(二)

一九八五年,中國照搬農業承包合約,擴大而成,工業承包合約,但遇到一大困難:工廠的所有權屬政府,租約完要歸還,但工廠中的廠房、工具、機器不同於土地,因折舊貶值而需要再投資,也因生意賺蝕不會傷政府的身、入政府的肉,合約雙方,私人與政府難於協議。

張五常提出的徹底承包制,乃解決此困難之徹底方法。估折舊難,估收入易;只要政府估計到工商企業每年的收入,然後折現為一個企業資產淨值,就自動地算出年金。箇中乾坤在於,年金是資產淨值乘以利率,因而是不削減資產淨值的最高可能消費。

舉一個例。如果企業的資產淨值是一百萬,年息率是五厘,企業的年金是每年五萬。要維持資產淨值不變,這企業每年的最高可能消費是五萬,與年金相同。

但是,企業第一年的最高可能消費是一百零五萬(資產淨值加一年的年金),但這般消費,企業的資產淨值在明年下降至零,再沒有資產淨值或年金了。

另一方面,企業一年的最低消費是零,那般過了一年,企業的資產淨值會增加到一百零五萬。


 

剪刀均衡與現實世界互不相涉

剪刀均衡與現實世界互不相涉

 

 

馬歇爾指出均衡:市場的供應曲線與需求曲線之相交點是巿價。

 

看不見固然否證不了鬼魂;鬼魂雖是透明之物,但不是凡透明之物皆印證了鬼魂。

 

看不見固然否證不了均衡;均衡雖是意圖之物,但不是凡意圖之物皆印證了均衡。

 

Say's law says what

Say's law says what

 

薩伊定律啓發張老,認為供應與需求也是同一回事,但只能從左右調轉鏡子的角度才看到。

 

薩伊定律還有甚麼版本?只要從向不均衡 Say Goodbye的方法入手,便能看到供需永遠同一物!

 

第二版本在於,買等於賣。錢換物是買;物換錢是賣。從實際的交易角度入手,每個買賣(交易)必有一買者、一賣者,某個單位若要交易,其邊際用值至少等於邊際成本,MUV=MC決定了市價。且讓我舉一個例:

 

價格在市場水平之下,例如六元,需求量170件大於供應量50件。賣既然等於買,一方面,邊際成本等於六元的供應量50件有邊際用值高於六元的需求量50件伴隨着,另一方面,邊際用值等於六元的需求量170件有邊際成本高於六元的供應量170件跟隨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