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E

供需曲線畫不出加不起

供需曲線畫不出加不起

一旦有了剪刀分析,市價的存在是多此一舉。

剪刀分析「如果」不是亂畫一通,黑板就分毫不差地勾畫出市場供需兩線,由此求出剪刀交叉點;進而將剪刀交叉點的市場總需求量,視為準繩,演繹推出人人的個人需求量,判決誰勝誰負,誰多誰少。

可惜,這「如果」的確太假了,個人供需曲線有訊息費用,極其昂貴,終致畫不出,加不起,成不了市場供需曲線。挽救此困境,只知自己的邊際用値,不能直接地知道其他需求者的邊際用値,退而求其次,就要借用市價掲露他者,請看以下:

先有市價暫時釐定,人人都以市價與自己的邊際用値相比,然後買入或沽出,而這些行為或使價升、或使價降,其結果是別人便間接地知道每個人的邊際用值。

馬歇爾巧遇張五常

馬歇爾巧遇張五常

馬歇爾均衡雖看不見,但看不見,不是否證馬氏均衡的理由,因為需求量與供應量本身乃透明之物。

為幫助理解以上論調,提出另一個比較易懂的,是【馬歇爾巧遇張五常】,改編自邏輯學的【湯姆的故事】。內容如下:

馬歇爾碰見張五常,且說:「在市價下,需求量與供應量剛好均衡!」張五常不信,可是馬歇爾硬說是有的。

張五常便說服:打開人腦看,便知內裡有沒有任何均衡!

馬歇爾抗議:均衡是透明,故此打開人腦雖未找到均衡,但均衡還是在內裡!

不服氣的張五常繼續想盡法子說服馬歇爾,但始終證明不了人腦內裡沒有均衡。

邊際成本曲線能不碗形嗎?

邊際成本曲線能不碗形嗎?

 

工資只有件工,才可畫得出構成碗形邊際成本曲頭的開頭下降部分。

 

時間工資就算「擠迫」而成一個產量,只要該「邊際成本」永遠有向下降的空間,就不算是真正的擠迫、直正的邊際成本、真正的直接成本──按產量計算。

 

件工轉時工,碗形邊際成本曲線的開頭下降部分消失了,再不能以產量算──委托之量也不能──不是直接成本,而是上頭成本。

 

擠迫出現上頭成本開始消失。擠迫愈甚,直接成本愈清楚,邊際成本於是變得清楚了。邊際成本的最低點之前的上頭成本,累積而加高了工資的平均成本,令其在工資的邊際成本的最低點之上。

 

開始時加量的平均成本下降效應會比加率的平均成本上升效應強,故此平均成本下降。繼續增加生產率,到了某點加率的效應會比加量的效應強,平均成本因而上升了。

 

 

收入轉移給人帶來的益損,是與經濟效率無關的

收入轉移給人帶來的益損,是與經濟效率無關的

 //柏拉圖情況也給經濟學帶來一個資源(或生產要素)使用(resource allocation)與財富(或收入)分配(income distribution)的清楚劃分。那就是達到了柏拉圖情況後,財富或收入的轉移若使社會有一人得益,則必有其他人受損。但這樣的收入轉移給人帶來的益損,是與經濟效率無關的。//

昨晚突然想起,地主原本有低於綠色Area的收入,若希望提升到整個綠色Area的收入,但同時勞工原本沒有足夠的收入(少於黃色Area的收入)來維持生產,地主就必須轉移部份收入來維持生產,這樣對雙方皆有利。

向不均衡 Say Goodbye

向不均衡 Say Goodbye

 

馬歇爾傳統均衡說,離開市場水平,價格一上一落,供應量與需求量,變化才是永恆!

 

張五常〈經濟解釋〉卻暗示,就算是意圖之物,供需本來同一物,無處不相等,二者只是從不同的角度看。

 

張五常是否搞錯了甚麼?


箇中玄妙在於,買等於賣。錢換物是買,物換錢是賣。數之不盡的需求者與供應者各自為戰,爭取自己的邊際用值與市價相等,買入或賣出,間接調整巿價,回到均衡。不是以供需曲線交叉點決定市價。且讓我舉一個例:

 

價格在市場水平之下,雖然需求量100件大於供應量40件,但是賣既然等於買,一方面,供應量40件有需求量40件伴隨着,MC少於MUV。另一方面,需求量100件有供應量100件跟隨着,MUV少於MC。

 

短缺或剩餘出現,不均衡,世界大亂矣!問題是人有需求,必定要解決。所謂「剩餘」或「短缺」,乃不知所謂。大叫短缺或剩餘卻坐而待毙,真的嗎?由此可見,剩餘早晩消失,短缺早晚消失,均衡不是經驗事實,沒有被事實推翻的可能性。

誰是誰非?誰的過?

誰是誰非?誰的過?

 

 

薩伊定律說:為甚麼我會供應呢?因為我有其他物品的需求。我供應是為了自己的需求,我需求是因為巿場有人供應。

 

凱恩斯投資──儲蓄均衡理論反駁:儲蓄是需求的漏失,不事生產,引致經濟不景。投資是需求的注入,從事生產,引致經濟起動。意圖儲蓄量與意圖投資量只有在均衡點上才相等,不是必然的。然而,觀察到的實際儲蓄量與實際投資量則永遠相等。

 

筆者反反駁:

(一) 凱恩斯看錯角度走錯路。不像供需一樣,不論意圖不意圖,儲蓄必然過渡到投資,無需你情我願的借貸(買賣),只要已待在手上就可辦到。
(二)前景不明朗,很多人偏向不事生產的投貲。這種行為被凱恩斯視為意圖儲蓄增加、意圖投資減少。然而,凱恩斯此觀點是不對,自衛行為只改變了投資(儲蓄)的性質。

品味之變是一種遊戲

品味之變是一種遊戲


 

 

經濟學所說的品味之變是一種遊戲:一個人的行為改變了,就說因為這個人的品味有所轉變。所有行為都可以用品味的轉變來解釋,我們還有什麼可以被事實驗證的理論含意呢?//簡單地說,(l)品味增加的結果是交易量增加;(2)但我若問品味增加的證據,顯然是見到交易量增加。

把(l)與(2)合併,「交易量增加」自己解釋自己,是套套邏輯。

IS是個人,借貸是市場

IS是個人,借貸是市場

 

費沙啓發筆者有以下之見:收入減去意圖消費餘下來的是意圖儲蓄;今天餘下來的用作明天的意圖消費是意圖投資。不分甚麼意圖甚麼不意圖,儲蓄必然過渡到投資,無需你情我願的借貸(買賣),只要已待在手上就可辦到。IS乃個人層面。

 

不分甚麼意圖甚麼不意圖,儲蓄與投資因而在任何利率下永遠相等,本來同一物也。

 

但借貸乃市場層面,供應量不冋於需求量,intended borrowing異於intended lending,交易不是自己的儲蓄換自己的投資,而是自己的消費換別人的投資,或是別人的消費換自己的投資。從經驗理論看,離開市價,意圖之量可不是同一回事。

Short Run平均成本是碗形的來龍去脈

Short Run平均成本是碗形的來龍去脈

 

有朋友問:邊際產量遞減定律引致的邊際成本上升,卻因為固定生產因素未被充份利用所抵銷或超過,早期邊際產量上升而邊際生產成本下降,Short Run平均成本因而成碗形現象是符合邏輯的推論呢?

 

筆者回答:邊際成本上升,或許因固定生產因素未被充份利用所抵銷,但不會被超過,Short Run平均成本因而至多是平線一條。

 

但大家誤解了邊際產量曲線,誤解了成本曲線,也誤解了供應曲線,以為這些曲線像需求曲線一樣,需要假設某些因素不變。只要容許生產方法隨着產量而改變,早期Short Run平均成本便會向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