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心得

《姿勢決定你是誰》:脫離「冒牌者症候群」,讓你展現最佳的自我!

最近腦中會突然飄入這樣的想法:「我的能力雖不怎麼樣,但現在工作混得也還可以。會不會有一天,老闆突然叫我進辦公說:『姆斯啊,我發現囉,你實力其實不行耶…』但一直以來,各項交付任務我都處裡都還行,應該不會被發現吧?」

可是轉念一想,如果各種任務都處理得還行,不就代表還算適任嗎?猛然,我想起了一本書,也就是今天要談的《姿勢決定你是誰》,裡面提到的一個名詞:「冒牌者症候群」。覺得或許是時候重新讀讀它,溫習其中的要點!

此書的作者艾美.柯蒂,是著名的哈佛心理學學者。研究領域主要是非語言行為和權力對人的影響。這本書便是以他的研究為基礎,告訴我們如何透過「姿勢」,重建信心,展現屬於自己的最佳狀態。

以下,我會談談什麼是最佳狀態;接著探討「冒牌者症候群」是什麼,而它又是如何影響我們;最後會告訴你,如何用「姿勢」找回最佳的自我!

【找到最佳狀態】

在談最佳狀態之前,請先思考一下:你認為的最佳狀態是什麼?

《寫作是最好的自我投資》:百萬公眾號操盤手的實戰寫作心法!

從去年八月發表的第一篇文章以來,默默地也過了九個多月。身邊有人問我怎麼堅持的,週週都產出?老實說,過程中的確少不了許多掙扎與自我懷疑,也是不斷調整,才漸漸地穩定下來。現在每天下班回家,吃完晚餐,就開始打稿,規律地像鐘(美中不足的大概是下班時間不大規律…)。

而今天想聊的這本《寫作是最好的自我投資》,就深刻談了許多寫作時會遇到的坎。可說是深打我心,大有共鳴。如果你也是像我一樣的新手作者,相信能從此書中得到許多啟發;如果你是還在觀望,不敢開始動筆的人,這本書也很適合作為開啟寫作之門的鑰匙。

此書的作者陳立飛,是百萬微信公眾號「Spenser」的創始人,可說是成功乘上自媒體起飛的代表人物。對所謂自媒體寫作生態有相當透徹的見解。

這篇文章,我會談談為什麼你應該開始寫;面對寫作,應該有怎樣麼準備態度;自媒體寫作,與過去傳統的寫作有什麼不同,又有什麼要點要注意。

【為什麼你應該開始寫作】

首先來談為什麼要寫。了解的搖筆桿的價值,或許更能幫助躊躇的你提起筆來。書中提到兩點寫作的所能帶來的優勢:

《跟各國人都可以聊得來》:打造這3個系統,讓你學習語言不煩惱!

你是否總是把學好英文放在每年目標上,但從來不會實現呢?又或者因為喜歡追日劇或韓劇,而開始想試著學看看日韓語,但想到要從頭學一個語言,就頭皮發麻,不知道怎麼著手呢?

學語言是個複雜的學問。拿大家學都學很久的英文來說,相信許多人有如下的痛苦經驗:文法單字難背難懂,出社會就還給學校;聽力訓練不足,遇到外國人都鴨子聽雷;害怕開口,句子一出嘴就打結。

而今天要談的這本《跟各國人都可以聊得來》,就是要教你如何更有系統與效率地學習一個語言,並能流利使用。作者加百列.懷納,是個多語學習者。並用自己發明的學習系統,在幾個月內就快速掌握德、法、俄等語言。

以下,我會從書中整理出3個語言學習系統,並分享一些自己的學習經驗與資源。例子會以大家較熟悉的英文為主,當然觀念上是所有語言都互通的。

【1. 記憶系統】

學習語言少不了背單字文法的部分,但學校那套顯然不管用。我們需要更有效的方法,把這些東西塞進腦中。可以使用以下兩個原則來幫助記憶:

《佛陀究竟想教我們什麼?》:德國佛學專家為你的心靈指路!

第一眼看到這本書,瞄到它副標寫:「為德國人帶來心靈慰藉的智慧經典」,心想德國人什麼時候學佛了?但轉念一想,雖說家裡信佛,自己對佛家思想居然好像沒什麼概念……

台灣信佛者眾,想必大家對佛教故事和各類儀式都算熟悉。但你是不是跟我一樣不甚了解佛教在說什麼,不大清楚佛陀到底在賣什麼膏藥呢?讀完這本《佛陀究竟想教我們什麼?》,我想我會說:佛陀是個實在的心靈導師。

此書的作者弗爾克.佐慈是奧地利哲學家,有趣的是他專精的是佛學和儒學,這兩個很東方的思想。這本書便是結合他研讀許多古印度經典所得到的智慧,與親身修習超過十五年的經驗而成。期望能將釋迦摩尼的教誨具體的介紹給歐洲人。

對我來說,讀這本書讓我有重新理解佛教的感覺,似乎離佛陀思想又近了些。以下會就我的理解,簡單介紹一些書中內容給大家,如果覺得有什麼解釋不周的地方也歡迎提出來跟我討論哦!

【所以佛陀到底想教我們什麼?】

作者認為佛陀的教誨是要幫助人更自覺、更負責,並且更自在地活出自己的人生。或者可以更簡單的說,讓人得到真正的自由。

《長銷》:煉造經典的秘密,四步驟打造歷久不衰的作品!

創作出經典,是每個創作者都夢寐以求的事。但你有沒有想過那些所謂「經典」是怎麼煉成的呢?為什麼有些作品,像是宮崎駿的電影,貝多芬的奏鳴曲,既便現在,還是能讓人常常拿出來回味再三。但大部分的作品卻如過眼雲煙,轉乎即逝呢?

今天介紹的這本《長銷》,就是要告訴你這些經典是怎麼被鍛造出來的。此書的作者萊恩.霍利得本身就是名暢銷書作家,同時開設顧問公司,協助許多客戶打造出熱銷百萬的唱片或書籍。

會讀此書,是因為Miula大在方格子的創作者聊天室裡大力推薦。一讀之下,果然名不虛傳。自己現在也算是小小的創作者,書中許多觀點,對我都有深有啟發。

這本書將打造經典分成了四個步驟:內容定位行銷平台。接下來,就讓我們跟著作者的腳步,一起來看看經典要怎麼生成的吧!

《世界末日與冷酷異境》:找回那顆心!

會買這本《世界末日與冷酷異境》,是因為覺得封面很漂亮。記得當初還在要買世界末日版還是冷酷異境版中,掙扎了一陣(最後是買世界末日版)。結果入手後看到那厚實的份量,又讓它躺在書堆中好一陣子。最近突然想起,才順手翻了看。

結果我相當喜歡。

老實說,自己不是什麼村上迷,他的作品說真的沒看多少。上一次讀村上的東西,印象中是《尋羊冒險記》吧。不過我滿喜歡他小說營造的氛圍,只是自己向來比較少會死忠的,追完一個作家所有作品。

以下隨興地談談我對這本書的感想,大家就隨意看看。

世界末日 冷酷異境

整本書如其名,就是走在兩條故事線:世界末日冷酷異境兩條線整齊穿插,很有次序的走完。情節不算是複雜,不過一開始會有點摸不著頭緒,無法連結兩個故事。但村上的筆還是厲害,即便把它當兩個故事看,依然能讓人很入戲。

上面說整齊,是實質意義上的。整本書就是一章冷酷異境,一章世界末日,總共40章,向雙腳走路一樣交錯前進。而章節的命名也相當有格式,冷酷異境固定由三個名詞組成,世界末日則是一個單詞。

《第一次領薪水就該懂得理財方法》:理財小白必懂的3大要點!

很遺憾的,我並沒有在第一次領薪水時就看這本書。

由於自己學生時代對金錢不敏感,也沒想花心思學習,理財相關概念觀念可說是零。直到畢了業,存了點錢,覺得要對錢負責,才想學習如何以錢滾錢。但一開始,卻被市面上各形各色的資訊搞得暈頭轉向,不知如何著手,想來也是走了不少冤枉路。

如果你也像我過去一樣,對理資訊爆量的理財世界不知所措的話,那這本《第一次領薪水就該懂得理財方法》,相信會是你極佳的入門選擇。

會讀這本書,是因為在綠角的部落格上,看到他大力推薦這本書。作者怪老子,是台灣知名的理財專欄作家。經營怪老子理財網站,同時臉書專頁有逾十萬人追蹤。

《斜槓時代的高效閱讀法》:現代必備的四大模組自學修煉術!

這本《斜槓時代的高效閱讀法》的作者山口周,他的背景非常有意思。雖然大學主修的是哲學,碩士更專攻美學美術史,但畢業後,居然能到各大知名外商顧問公司任職,並出版多本商業著作,可說是成功跨足看似完全風馬牛不相關的領域。他怎麼做到的呢?

答案就是:自學

老實說,我覺得這本書的中文譯名有點混淆。乍看書名會覺得是種混搭的概念,以為是結合近來流行的斜槓人生和速讀方法的書籍。但此書的日文書名其實是《知的戦闘力を高める 独学の技法》(不負責任翻譯:增加知識戰鬥力的自學方法)。也就是說,這是一本關於自學力要如何修煉的書。

這篇文章會先從自學的必要性談起,接著講解作者提出的自學四模組,最後會附上書中建議的自學領域供參考。

【為何自學是現在必修的能力】

我們或許都知道自學能力相當重要,但問為什麼要自學,恐怕又說不上來,最後往往就缺乏動機來實踐。作者明確的提出五個必須要能夠自學的理由。

〔一、知識呆帳化〕

所謂知識呆帳化,簡單說,就是知識的保鮮期變短了。過去有用的知識或理論,在可見的未來可能不再適用。面對這些變化,唯一可以做的便是不斷的吸收新知,進化自己。

《槍炮、病菌與鋼鐵》:解答人類不平等根源的經典巨作!

你有沒有想過:為何當初是哥倫布發現的新大陸,而不是美洲的原住民跨海發現歐洲?或者可以嚴肅一點的問:為什麼當初越過大洋進行殺戮、征服和滅絕的,不是美洲、非洲或澳洲的土著,而是歐洲人和亞洲人呢?

今天要談的這本《槍炮、病菌與鋼鐵》就是想解答這個大哉問。本書的作者賈德.戴蒙是美國國家科學院士。在人類學、生物學、語言學以及遺傳學各個領域都有相當的研究與見解,被譽為是「我們這個時代的達爾文」。

他想解答的這問題的緣起,是在1972年到新幾內亞做鳥類研究時,被當地的居民亞力問了一個問題:「為什麼是白人製造出那麼多貨物,再運來這裡?為什麼我們黑人沒搞出過什麼名堂?」這看似簡單卻一針見血的問題,直插入戴蒙的內心,而在25年後,他用這本書作為答案。

上面的種種問題,戴蒙認為可以簡單重述成:為何各大洲的人文發展速率迥異?

平平都是人,為什麼各地區的發展差距如此大呢?一種常見的說法是假定族群間有生物差異,簡單說,美洲印第安人和澳洲土著的基因就是悲劇。但戴蒙不認同這樣的說法,因此認為必須提出一個可信、詳盡的解釋作為共識基礎,不然可能很多人還是會疑惑,甚至認為說不定種族決定論是對的。

那戴蒙的解答是什麼?

《人生路引:我從閱讀中練就的28個基本功》:讀書是最好的人生指南!

會想讀《人生路引》,很自然的跟自己在這邊寫讀書心得有關。本書的作者楊斯棓醫師,是台灣有名的KOL,並曾獲邀寫過上百本書的推薦序。做為一個心得寫作初心者,很希望可以從這本書中,學習如何更好的去向讀者推薦一本書。

本書分成6大章節,總共介紹了28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