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心得

《大腦喜歡這樣學》:別再死拚活幹地學習了,「慢慢學」比較快!

你覺得學習很痛苦嗎?對於從小受台灣填鴨教育長大的人來說,讀書考試恐怕多是負面印象居多。不管是抱著講義狂讀,奮力在課本上爬畫重點,或反覆操練習題、埋首背單字,都是讓人頭皮發麻的回憶。也讓很多人出了社會,還是將讀書、學習視為畏途。

但你會覺得學習痛苦,很可能是因為你用錯了方法。

今天要介紹的這本《大腦喜歡這樣學》,作者芭芭拉.歐克莉是美國奧克蘭工業系統工程學教授。乍看是個理工學霸,但她自承從小就相當痛恨數學,對數理一竅不通。那這樣的她又是怎麼蛻變成大學教授的呢?

答案是:她學會了利用大腦特性來學習

這本書會告訴你,學習其實是有方法的。死命苦讀對記憶理解沒多大幫助,活用腦袋特性才能發揮真正潛能。

以下我會分四個段落來談這本書。首先會探討大腦喜歡的學習模式,接著告訴你怎麼做記憶最有效,然後講解要如何強化知識的理解,最後會給你一些學習時,必須建立的正確心態。

【一、大腦喜歡這樣學】

首先要來講大腦喜歡怎麼學,我們的學習又是怎麼在腦袋瓜中運作的:

《一個人的獲利模式》:3步驟打造你的商業藍圖!

2021年已走過一半,你對自己的上半年還滿意嗎?大疫猛然襲來,一切的確定都被打破。不論你願不願意,時代洪流總是朝你衝來。好一點勉強載浮載沉,運氣不好恐怕就要遭受滅頂之災。在這樣變動難測的脈流下,我究竟能怎麼去應對?

今天要談的這本《一個人的獲利模式》或許能提供你一點方向。這是本結合「個人」與「商業」的書籍,帶你用「商業模式」來拆解分析自己,進而開鑿新的獲利之道。不管你是想要求職、轉職、進修甚至是創業,都很適合閱讀。

這篇文我會先談談什麼是商業模式,接著探討要如何在個人身上應用,最後會透過3步驟來打造所謂「個人商業模式」

【何謂商業模式】

首先要來談談到底什麼是「商業模式」。簡單的定義就是:讓一個組織獲得財務支撐以持續運作的邏輯。換言之就是其「謀生」的方式。

〔企業的商業模式〕

商業模式有百百種,不管是臉書、麥當勞還是Netflix都有其獨門生存之道。為了方便分析,此書提出商業模式圖(如下)的方式,讓我們能模組化地拆解企業運作邏輯。

《可是我偏偏不喜歡》:那些很好很好的,可不可以不要呢?

《可是我偏偏不喜歡》是吳曉樂的散文集,收錄她21篇作品。書中談訴許多作為女性,在這個社會下的摸索與掙扎。

她以女身、兒女及書寫身煉祭出這一本女.兒.書,世故之下是情深,溫柔盡頭才鼻酸。
-蔣亞妮

會知道這本書是前些日子在感官一條通中,聽到製作人太陽小姐的推薦。碰巧前些日子到新竹參加朋友婚禮,順道造訪一直很想去的或者書店時看到它,就順手帶回家品讀。

先說結論,我很喜歡很喜歡這本書。

《南方從來不下雪》:港都的背面,那些弱微破殘的過去與現在

這本《南方從來不下雪》,是好前些日子到三餘閒晃時看到的書。起初覺得書名有趣,稍稍細看才發現是本以我的故鄉高雄,為舞台的短篇小說集。出於對家鄉的情感投射,加上看到出版社是逗點,便理所當然地帶它回家了。

此書是陳育萱第二本小說。作者介紹說她雖是彰化人,但曾在南方教書七年,高雄可說是精神意義上的第二故鄉。看到她曾任教於高雄中學實在倍感親切,遺憾沒機會讓她教到。當然我高中國文老師也很棒啦(笑)。

《南方從來不下雪》共收錄六個短篇小說:

《巷弄裡的台灣味》:你所不知道的台式小吃誕生故事!

小吃可說是台灣的驕傲,也是許多外地游子心頭忘不了的掛念。像是什麼鹽酥雞啦、珍珠奶茶、番薯球等,光用想的就讓人口水滴下來。但你知道這些「台灣味」是怎麼誕生的嗎?

這次要介紹的這本《巷弄裡的台灣味》,是本小巧趣味又深具內涵的作品,細細介紹了22道台灣庶民美食與它們的故事。作者范僑芯(自稱阿佐),畢業於法國巴黎斐杭狄高等廚藝學校,並經營佐餐文字 Les mots à table粉絲團,過著「執筆持刀」的料理生活。

會買這書很是機緣。前些日子到誠品,碰巧看到作者的講座。駐足聽了一陣,覺得非常有意思。但我那次是要去買《大人的11堂寫作課》的,做為一個有原則的人,即便看到作者在簽書還是忍痛放棄。但回頭再翻了翻覺得實在有趣,遂還是買了(說好的原則呢?而且還沒拿到簽名…)。

扯遠了,回到這本書。作者的行文可說相當風趣鄉民,知識收集也相當用心嚴謹。食物烹調原理講得專業不說,對美食的形容更是一絕,寫到味道都要從書中溢出來了,實在佳作!

這篇文我會從書中抽出三個,你我都再熟悉不過的台灣味,藉由作者阿佐精彩的爬梳,了解其曲折誕生之路。就讓我們一起吃下去吧!

《小心,別踩到我北方的腳》:講不同的語言,看到的世界就會不一樣!?

你知道有些地方的語言會說出:「我南邊的臉被蚊子叮了」,或是「我的飲料放在桌子的北邊」這樣的話嗎?你知道德語的年輕女性沒有性別,但大頭菜卻是女(陰)性的嗎?

各種語言獨特多變的規則,讓人目眩神迷,也讓每個學習外語的人恨得牙癢癢(?)究竟為什麼語言可以如此不同,而這些差異又會對我們產生什麼影響呢?今天想介紹的這本《小心,別踩到我北方的腳》,就是本充滿野心的著作,試圖解答這些問題。

作者蓋伊.多徹藉由梳耙語言歷史,結合科學化研究,讓讀者得以一窺語言的奧秘。雖說此書知識含金量極高,但作者不負語言學家之名,筆鋒機智優雅,還不忘穿插各類逸聞軼事,讀來極為暢快。接著,就讓我們跟著作者踏入幻迷的語言世界吧!

【語言映照出的是什麼?】

首先作者帶出來的問題是:語言究竟反映出什麼?如果把語言視為大腦反射出來的一面鏡子,那它會映照出文化對我們的影響嗎?或只是單純呈現大自然的樣子?

《極簡閱讀》:面對知識焦慮時代,你必須要會的「RIA拆書法」!

在這資訊大爆炸的時代,大家每天都要被數不盡的資訊迎面衝擊。好的是,我們擁有了實無前例的巨大資源;壞的是,我們多半無力吸收。許多人甚至因此陷入了極大的知識焦慮。你我可能都曾有以下狀況:

  • 不斷地刷划手機,擔心錯過最新的資訊
  • 買了很多書,卻沒心力看,或總是半途而廢
  • 上了很多課程,覺得收穫很多,但人生卻沒什麼改變

上面的種種,都是知識焦慮的體現。但或許如狄更斯所言,最壞的時代往往也是最好的時代。現代資訊多本身不是壞事,如能有效地挪用,那所能獲得的絕對遠勝過去。而今天要談的這本《極簡閱讀》,就是本告訴你要拆解知識,化為己用的好書。

作者趙周是「拆書幫」組織的創辦人,提倡RIA拆書法。目標是讓每個人藉由這套方法,自力從幾百塊的實用類書籍中,得到坊間10萬元教育訓練的成果。聽來浮誇,但讀完此書,不得不說他的確是有幾把刷子。

接著,就讓我們跟著作者腳步,看看到底要如何拆書吧。

《時間管理的30道難題》:任務總是擺不定?你需要更「人性化」的方法!

對於時間管理,你是否常有以下的困擾:

  • 設下的年度目標總沒有達成的一天?一開始衝勁滿滿,但很快就虎頭蛇尾?
  • 明明用心規劃了,卻總不能順利進行,敗給天有不測風雲?
  • 雖然知道這件事很重要,卻一直拖延,截止日前才壓力山大?
  • 總覺得時間都白白流逝,卻不知道怎麼更好地利用零碎時間?

今天要談的這本《時間管理的30道難題》,就像30個小錦囊,只要遇到問題時打開,就能讓你豁然開朗!

《姿勢決定你是誰》:脫離「冒牌者症候群」,讓你展現最佳的自我!

最近腦中會突然飄入這樣的想法:「我的能力雖不怎麼樣,但現在工作混得也還可以。會不會有一天,老闆突然叫我進辦公說:『姆斯啊,我發現囉,你實力其實不行耶…』但一直以來,各項交付任務我都處裡都還行,應該不會被發現吧?」

可是轉念一想,如果各種任務都處理得還行,不就代表還算適任嗎?猛然,我想起了一本書,也就是今天要談的《姿勢決定你是誰》,裡面提到的一個名詞:「冒牌者症候群」。覺得或許是時候重新讀讀它,溫習其中的要點!

此書的作者艾美.柯蒂,是著名的哈佛心理學學者。研究領域主要是非語言行為和權力對人的影響。這本書便是以他的研究為基礎,告訴我們如何透過「姿勢」,重建信心,展現屬於自己的最佳狀態。

以下,我會談談什麼是最佳狀態;接著探討「冒牌者症候群」是什麼,而它又是如何影響我們;最後會告訴你,如何用「姿勢」找回最佳的自我!

【找到最佳狀態】

在談最佳狀態之前,請先思考一下:你認為的最佳狀態是什麼?

《寫作是最好的自我投資》:百萬公眾號操盤手的實戰寫作心法!

從去年八月發表的第一篇文章以來,默默地也過了九個多月。身邊有人問我怎麼堅持的,週週都產出?老實說,過程中的確少不了許多掙扎與自我懷疑,也是不斷調整,才漸漸地穩定下來。現在每天下班回家,吃完晚餐,就開始打稿,規律地像鐘(美中不足的大概是下班時間不大規律…)。

而今天想聊的這本《寫作是最好的自我投資》,就深刻談了許多寫作時會遇到的坎。可說是深打我心,大有共鳴。如果你也是像我一樣的新手作者,相信能從此書中得到許多啟發;如果你是還在觀望,不敢開始動筆的人,這本書也很適合作為開啟寫作之門的鑰匙。

此書的作者陳立飛,是百萬微信公眾號「Spenser」的創始人,可說是成功乘上自媒體起飛的代表人物。對所謂自媒體寫作生態有相當透徹的見解。

這篇文章,我會談談為什麼你應該開始寫;面對寫作,應該有怎樣麼準備態度;自媒體寫作,與過去傳統的寫作有什麼不同,又有什麼要點要注意。

【為什麼你應該開始寫作】

首先來談為什麼要寫。了解的搖筆桿的價值,或許更能幫助躊躇的你提起筆來。書中提到兩點寫作的所能帶來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