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書分享

【閱讀分享】《我只想活著:七歲女孩的敍利亞烽火日常》

作者:芭娜・陶拉貝得

譯者:龐元媛

出版:天下文化

✵ 提要:

《我只想活著:七歲女孩的敍利亞烽火日常》是一本由7歲的小女孩芭娜和母親共同寫下的戰區日記。它描述了芭娜在敍利亞內戰期間的回憶,有快樂的時候,也有害怕的時候,讓人洞見在阿勒坡日常生活的恐懼,包括空襲、飢餓,和家人可能會隨時死去的憂慮。

✵ 讀後感:

讀著芭娜所經歷的事,除了揪心,也感到無助,戰爭讓不少家庭支碎分離,平民成為戰爭中的犧牲品。本來我以為戰爭離我們很遙遠,但其實戰爭也有可能發生在我們身邊,持續多時的俄烏戰爭到最近的以巴衝突正在迅速發展,也受到各界關注。前兩天在新聞報道上看到一個小男孩第二次被炸彈炸傷,正留醫治療,雙腿截了肢,他一家 17口全被炸死,只剩下他一人生還。究竟這些戰爭還要持續多久,還有多少無辜的性命需要被犧牲呢?

 

|以殺戳掩蓋他們的暴行

【閱讀分享】不用再自卑,你也可以《開始喜歡我自己》

作者:渡部椪

譯者:游念玲

出版:萬里機構有限公司

 

✵ 提要:

《開始喜歡我自己》 講述作者渡部椪因為幼年時期令人疲憊的親子關係,導致自我肯定感低落,造成她一直懷抱著「自我厭惡」的痛苦情緒,努力生活到現在。

為了擺脫這種狀態,她將自己的所思所見及嘗試過的方法仔細地記錄下來,成了這本漫畫。

 

✵ 讀後感:

|自我努力和自我挑戰的決心

大家有沒有那種小時候不管怎樣挑戰都不成功的事情?

作者小時候有些總學不會的事,令她十分在意,於是決定列出成年後再挑戰的清單,希望透過努力改變和進步,完成小時候未能學會的事,從而慢慢再喜歡自己。
 

國小體育課時,學不會吊單槓的學生放學後要留下來練習,同學們都慢慢學會,一個接一個放學回家,只剩下作者一個學不會。作者總認為「不會後翻等於反應遲鈍」,心裏某個角落總有一種自卑感。因此,作者決定在挑戰吊單槓。練習了很多遍,連手掌上的水泡破了也沒成功。但她沒有放棄,特意上網翻查一些單杠後翻的攻略,在家進行節食和肌肉訓練,過了一段時間終於成功。

 

【閱讀分享】《個人無限公司:轉職和副業的相乘x生涯價值最大化生存

作者:moto

譯者:羅淑慧

出版:方舟文化/遠足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 提要:

《個人無限公司:轉職和副業的相乘x生涯價值最大化生存法》獲日本Amazon職業生涯規劃第一名,作者分享年薪如何翻轉 20倍,突破停滯不前薪水的最終秘訣。無論是青年、中年還是老年人都會為未來擔憂。這本書的作者moto認為不依賴公司還是有賺錢能力,才是真正的穩定收入,靠著4次轉職和經營副業,把自己的年收入最大化,現在每年賺取 5000萬日圓,突破停滯不前的薪水,實現財富自由。

 

他透過自身經歷證明即使沒有高學歷、沒有雄厚背景,只要用對方法,也可以享受當上班族的好處,無須頂著創業壓力,一邊靠職場歷練,穩妥無風險靠副業增加年收入。
 

✵ 讀後感:

在父母親的年代,他們都會待在一家公司很久,甚至到退休,他們的傳統觀念是考進一家大規模的公司裡工作,就能帶給員工天長地久的安穩,他們也會說教現在的年輕人動不動就轉職,沒有一份工作做得長久。

 

【閱讀分享】翻開《貪吃的歷史》,帶你遊走一場美食之旅

作者:弗羅杭·柯立葉 (Florent Quellier)

譯者:陳蓁美、徐麗松

出版:馬可孛羅文化

 

✵ 提要:

《貪吃的歷史》由法國知名作家、歷史學家弗羅杭·柯立葉 (Florent Quellier)所著,以獵奇角度展出人類歷史上著名的貪食場景,當中更收錄了超過200張噴香欲滴的插圖和畫作,帶領讀者遊走一場華麗的美食之旅,並從中世紀到現代,透過貪吃這件事,探討「人類與吃、吃與文化」的進展。

 

從古希臘神話中由佳肴美酒構築而成的極樂世界,到中世紀魔鬼引誘人們縱情墮落的嗜酒暴食,再到如今人們對食療養生和時尚健身的狂熱追求,美食文化伴隨著人類的進步而不斷演變。

 

女人為何對色彩繽紛、美侖美奐的甜點那麼放縱?童話中也利用「貪吃」來阻嚇小孩?為什麼貪戀美食會被視為縱情自私的罪惡?

 

✵ 讀後感:

美食,是一門能夠跨越時空和文化界限的藝術。它承載著人類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記錄歷史的變遷和社會的發展,領略人類貪吃的眾生相。

|吃,是一種罪嗎?

 

【閱讀分享】內容創作者必讀的《普通人的財富自由之道》

作者:約翰 · 李 · 杜馬斯

譯者:梵妮莎

出版: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 提要:

《普通人的財富自由之道》的作者主要圍繞內容行銷」的創業模式,列舉 17個具體步驟,讓讀者依照書上的指引,打造出自己的事業王國。作者在三十二歲那年,面對財務和工作的困境,為了擺脫窮忙的日子,他辭去工作,投入Podcast創作。兩年後,成功打造出自己的Podcast事業王國,如今每月平均收入高達二十萬,並享受著財務自由的生活。
 

✵ 讀後感:

作者以過來人身份,回顧自己的創業歷程,並整合過往在自己訪談節目嘉賓的企業家案例,新手創業家必須避開的陷阱,撰寫了這本具實戰經驗的內容創業指南。由於我也是個內容創作者,看這本書的時候,會有很多忽然有所領悟的瞬間,這本書完全適用於Podcaster、blogger、Youtuber。

 

|找到你的利基市場 (niche market)

內容創作者主要就是創作一些內容,吸引人們觀看,並讓他們成為你的追隨者。那麼找到自己的利基市場便是第一步了。作者定義出利基市場是一個服務不足、競爭少和充滿發展潛力的地方,然後你要盡所能去填補這個空白。

 

【閱讀分享】從《那些電影教我的事》學會改變的,改變不了

作者:水尤、水某

出版:商周出版

 

✵ 提要:

《那些電影教我的事》精選120齣電影,解析它們怎麼教會我們「思考」、「找到幸福與愛」、「面對失去、改變、犧牲與恐懼」。

 

此書分成多個主題,並列出與該主題有關的一些電影作為例子,教會我們「思考」、「活得幸福」、「相愛」、「失去,卻得到更多」、「要設底線」、「改變的,改變不了」、「做自己跟別人眼中的你」、「捍衛與犧牲」、「定對恐懼」和「活著跟夢想著」。

 

✵ 讀後感:

|改變的,改變不了

如果你有一次機會可以回到過去改變一件事,你最想改變的會是什麼?如果有另一個人比你更需要這個機會,你會把這個機會讓給他嗎?

 

作者引用了《死侍 2》作為例子,死侍遇到一個未來人, 他請求死侍幫忙追殺一個將會殺害他妻兒的人。死侍本來對此並不在意,但後來改變主意,並犧牲了自己。 而機堡的妻兒最後平安無事,意識到這點後,機堡把回到未來的唯一機會用來救死侍。

 

雖然在電影中, 死侍成功被救, 但是,在現實生活中, 改變過去卻不復存在。而且過去是無法改變的,只要改變過去一件事情,哪怕變化再微小,它也會像蝴蝶效應般,導致不同事件發展的順序,從而引起巨大的連鎖反應。

【閱讀分享】《成為這樣的我》

作者:蜜雪兒·奧巴馬 (Michelle Obama)

譯者:黃佳瑜、陳琇玲、林步昇

出版:城邦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 提要:

這本書是由前美國總統第一夫人 - 蜜雪兒·奧巴馬撰寫的回憶錄,全書分成三個章節,「成為我自己」、「從我成為我們」和「成為無限可能的自己」,講述她在「成為這樣的我」的人生經歷。

 

從出身於黑人社區、求學經歷、攻讀普林斯頓和哈佛大學的法學院、擠身菁英律師行業、到與前美國總統巴拉克·奧巴馬相遇、入住白宮、投入公益事務,蜜雪兒用最樸實誠懇的態度向讀者訴說自己的經歷。

 

種族歧視、家庭和事業的平衡、身份認同的衝突,在各種價值觀衝突和困難中,她又會怎樣面對和抉擇呢?

 

✵ 讀後感:

這可算是我最近看過最厚的一本書,剛剛開始閱讀的時候,頗為掙扎,整本書有500頁,而且有點沉悶,好幾次翻開幾頁又放下,幸好有堅持閱讀下去,故事隨著蜜雪兒憑著不被人看低的毅力,考進普林斯頓大學的法學院的求學經歷也逐漸變得有趣。

 

|教育是件值得努力的事,會成為她們出社會的跳板

【閱讀分享】《雖然想死,但還是很想吃辣炒年糕2》

作者:白洗嬉

譯者:尹家玄

出版:野人文化股份有限公司出版

 

✵ 提要:
《雖然想死,但還是很想吃辣炒年糕2》是由韓國作家白洗嬉,繼《雖然想死,但還是很想吃辣炒年糕1》一書後的第二本作品。這本書延續輕鬱症的作者所接受的14週心理治療過程,整本書的大部份內容都是作者與心理醫生的對話。
 

從13週到26週,她開始懂得不再用箭頭指向自己,然後跟自己說:「我不會再因為對方而毁掉自己。」對自身和人生也有了不卑微也不卑賤的認知。

 

✵ 讀後感:

記得讀書時候,跟中學有個很要好的朋友,升上同一間大學,大一時,還未認識新朋友,所以約好一起參加學會。在迎新營期間,我總覺得她有點兒不對勁,她本來是一個挺熱情,喜歡跟別人交談的人,但在迎新營裡,不論與人交流、玩遊戲什麼的,好像總是提不起勁,甚至後來一些聚會中,她都不是很積極地參與。那時候我心裡還有點兒責怪她,以為她不願意參加。直至後來,她才告訴我,那時候她得了抑鬱症。

 

現今社會,抑鬱症愈來愈普遍,大眾對它的認知也慢慢增加,得了抑鬱症,其實不是什麼大事,就跟傷風感冒一般,只要適當治療,便可繼續重投正常生活。

 

【閱讀分享】《雖然想死,但卻成為醫生的我 2: 精疲力竭的一天》

作者:南宮仁

譯者:梁如幸

出版:時報出版

 

✵ 提要:

《雖然想死,但卻成為醫生的我 2: 精疲力竭的一天》是由韓國一位醫生兼作者南宮仁,繼《雖然想死,但卻成為醫生的我 1: 徘徊在生死邊界的急診故事》一書後的第二本散文集。此書收藏了多個作者在急症室遇到各形各色的現場故事,包括無法言語的受虐嬰孩、器官衰竭的年長者、氣爆燒傷的工人、從高處墮下的幼童、罹患平腦症的孩子等,以及苦撐過無數日子的醫者心聲。從往返急症室的患者所背負的故事中,能映照生命的脆弱,也帶出韓國社會、醫療體制的不公義。

 

✵ 讀後感:

由於故事都是取材於作者自身的經歷,救助病患的過程十分具體,讓我猶如身歷其境一樣。這是我第一次閱讀跟急症室相關的書藉,急症室就是一個非常急促混亂的世界,醫生每天都要為不可預測、突發危急的患者作出即時反應,並為他們尋找最有效的治療。不出所料,又是一本讓人扎心的書。

 

|死亡,對於任何人來說都是平等的嗎?

關於死亡的思考

【閱讀分享】《便利店人間》

作者:村田沙耶香

譯者:王華懋

出版:悅知文化

 

✵ 提要:

 

這本書是獲得第155屆芥川賞的日本文學,故事主要講述主角 - 古倉惠子的人生,18歲畢業以後便在一間便利店打工,從該便利店開業起,至今已18年,一直在該店打工,每天做一樣的工作。不斷目送同事離去,店長也是第八任了,每天吃的是便利店的食物,喝的是便利店的水,連睡覺都夢到在收銀台收銀。

 

一切都很好,直至遇上一個男同事,白羽,而產生變化。

 

✵ 讀後感:

如果只是單純的閱讀這本書,可能以為它只是一本描寫一個日本女性的生活經歷,但仔細思考後,就會發現這本書帶出的啟發和值得思考的比想像中更多。

 

|想要一直待在便利店,就只能變成「店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