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分享】《雖然想死,但卻成為醫生的我 2: 精疲力竭的一天》

作者:南宮仁

譯者:梁如幸

出版:時報出版

 

✵ 提要:

《雖然想死,但卻成為醫生的我 2: 精疲力竭的一天》是由韓國一位醫生兼作者南宮仁,繼《雖然想死,但卻成為醫生的我 1: 徘徊在生死邊界的急診故事》一書後的第二本散文集。此書收藏了多個作者在急症室遇到各形各色的現場故事,包括無法言語的受虐嬰孩、器官衰竭的年長者、氣爆燒傷的工人、從高處墮下的幼童、罹患平腦症的孩子等,以及苦撐過無數日子的醫者心聲。從往返急症室的患者所背負的故事中,能映照生命的脆弱,也帶出韓國社會、醫療體制的不公義。

 

✵ 讀後感:

由於故事都是取材於作者自身的經歷,救助病患的過程十分具體,讓我猶如身歷其境一樣。這是我第一次閱讀跟急症室相關的書藉,急症室就是一個非常急促混亂的世界,醫生每天都要為不可預測、突發危急的患者作出即時反應,並為他們尋找最有效的治療。不出所料,又是一本讓人扎心的書。

 

|死亡,對於任何人來說都是平等的嗎?

關於死亡的思考

在書中,作者反覆問道,究竟什麼是死亡?死亡對任何人來說都是平等的嗎?生命的價值又是什麼?在亞洲社會,「死亡」是一個忌諱的話題,年輕人覺得死亡離自己很遠,老年人覺得不吉利而避談,「死亡」這話題,常被人神格化。
 

死亡皆是人生中必經階段,避而不談不代表不會遇到。書中的故事,多次提及一些致命意外,氣爆令工人全身燒傷,最後導致死亡;在家中玩捉迷藏,怎料意外墜樓⋯⋯生死其實離我們沒那麼遠。

 

記得一次出國義工,我們一團人吃過晚飯後,準備橫過一條大馬路上旅遊巴。由於沒有紅綠燈,我們要觀看左右兩側沒有車子,才能橫過。等了很久,我們以為沒有車子,準備橫過馬路,其中站在最前面的一位團員已踏出了第一步,怎料一輛小型貨車突然高速駛來。幸好旁邊的團員反應快,及時拉住了他,但車輪輾到團員的腳掌,發出一聲巨響,我站在後方,只聽到巨響,也被嚇壞了。就在那電光火石之間,團員有可能會被車子撞到受傷,甚至死亡。這讓我意識到,死亡,也可以離我們很近,而且可能是一瞬間的事情。

 

|帶來困擾還是減輕壓力?

人,面對死亡,是被動的,書中提及好幾個從小就受盡病患折磨的孩子,其中一個是罹患「平腦症」的孩子,由於大腦功能不曾發展過,患有此病的孩子幾乎不可能正常生長,基本上活不過兩年。在精神、肉體方面都會成長遲緩,經常抽筋、全身肌肉嚴重僵硬/鬆軟無力,無辦法吞嚥食物,容易生病,需要經常進出醫院。孩子的父母在他小時候便拋棄他走掉,由年邁的爺爺獨力照顧,換尿布;接孩子的大小便;用注射筒餵流質食物;抱起孩子,放到輪椅上散步……對一個普通人來說,這些都是極其需要體力的事情,孩子不能言語,需要照顧者長時間的細微觀察和耐性,精神消耗極大,更何況對於年紀年邁,需要獨力承擔的爺爺呢,而且更是維持了長達十年的時間。

 

那次進醫院,爺爺仍是不眠不休細心的照顧孩子,但作為一個普通人,總有疲倦的時候。那天晚上,爺爺睡著了,醒來時發現孩子出現異樣,最後孩子因用來擦拭身體掉出的一條微小織物,意外堵塞呼吸系統,塞息至死。

 

十年的努力、與病魔的搏鬥就這樣告一段落,對爺爺來說,失去僅存的親人相當痛苦,但對他們兩人而言,未嘗不是一種解脫。看到這個故事,不禁讓我想起「安樂死」的議題,當時剛提出引起了熱烈的討論,究竟該否讓「安樂死」合法化。不同持分者都有各種考量和說法,以致到現在還未有定論,關於生死的課題相信仍然會繼續討論下去。

 

|醫療體系與經濟理論

作者也有評論當地的醫療體系,有很多需要改進的地方,特別在重症外傷患者方面,縱使保持「每個人的生命都是寶貴」的行醫心態,但包含在健保,酬勞較低,跟人命有直接關係,且危險性極高的外傷外科和胸腔外科,一直缺乏人手,加上責任歸屬問題、外傷金額分配不足、體制不健全等,導致很多外傷患者得不到適當合時的治療而死亡,人的性命是否應該用金錢衡量呢?

推薦給想多了解急症室故事、有關生死議題和有興趣的讀者。

書摘:

❀ 死亡的橫行霸道與其殘忍的形象、驚人的突發性,以及緊密連結的悲傷特質,使得死亡自古以來總被戲劇化與神格化。死亡,從一開始就擁有無法說是平等的特質。

喜愛推薦:★★★★

易讀:★★★★★

本文由作者【由我的角度看世界】創作刊登於HKESE,如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創作者
愛寫作、旅行、創作、書、有溫度的文字的女生,曾到非洲、印度等地進行海外交流、義工和實習,見識到世界的多元面貌。由我的角度看世界,藉著文字,跟你們說故事,談經歷。定期在不同平台撰寫與旅遊、美食、閱書分享,也為客戶撰寫和設計媒體貼文。
回應
Blogger / 內容創作者 / 作家大招募
投稿刊登你的文章,成為HKESE 平台作家
HKESE 自由作家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