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

《獨立思考-新形勢·新思維》(書評)

還記得在開學不久,我的班主任就在埋怨我們班同學說話沒有邏輯並不愛思考。我們理科人,邏輯理性正正就是我們的特徵。被班主任這樣調侃,相信班上的人沒有一個好受。他把一句論語的句子掛在口邊:「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這剖白了他的教學宗旨就是要我們從極其難的數學題中多思考,在未來文憑試才可得心應手。 尤其我們有必修數學、延伸數學【包括微積分】、物理這些極度需要運算的科目,沒有一點思考的能力絕對不能在此生存 。可惜又有幾多人明白他的苦心呢?

也許是這個教育制度令香港學生變得不愛思考,他們只愛從背誦中學習到知識。但從上述我老師的例子便可知道學習和思考就像孿生兄弟般缺一不可。思維教育是何其重要和迫切,然而這簡單一個道理怎麼不看透?這本書正正教懂我、提醒我做人要有新思維、大家需要有新思維、現今世代更需要新思維。

我有幸能獲得此書的初版,作者在2014年已經提倡思維教育可算是走得很前。作者提倡的新思維有四部分,我粗略把他分為兩大類:理性思維和感性思維。理性包括評斷和邏輯,感性則是表達和創意。作者在這四種思維都有獨特的見解,容我繼續娓娓道來。

弔詭奇怪論

一般人會覺得別人奇怪而疏遠,又會避免自己成為別人眼中奇怪的人,但一般人又對「奇怪」只有印象式的理解,細想之下,可發現日常我們用以形容人的奇怪其實是一種弔詭(paradox)。

 

所謂奇怪就是與大部分人不同,這裡的大部分人又不過是在我們生活所及的人,取樣本身就不多,也不嚴謹。即使不計較統計精準與否,這仍有可商榷之處,源於我們怎界定「奇怪」。我們一方面認定每個人都是獨立個體,至少我們各自有不同背景、喜好、思想、生活習慣等,又從事不同活動和職業,走進同一間餐廳後選擇的餐飲也不同,甚至認可、追求這種相異,稱之為個人特色、個性,所謂特色就是與眾不同。另一方面卻指與眾不同就是奇怪,既然人人都總有自己獨特之處,於是每個人都奇怪。如是「奇怪」這一特性變成人所普遍共有的特質,「奇怪的人」也就不奇怪了。又既然如此,這種奇怪的根源——各自具獨特性——又是否足以構成人所以奇怪的依據?這陷入原理上、概念上的弔詭。

 

第五幕-框框內的人

世界末日能存留在地球到最尾的

當然是適者生存的人

然而除了跳出框框的弱勢反能生存外

還有一大部分是願意配合當時世界措施

進入一個新的框框

框住自己

重新開始

 

他們的特徵是:

只會在好的環境都才可以食得、痾得、訓得,他們非常容易受傷,需靠都很多科技產品才能痊癒

他們無自理能力,不喜歡用腦,不喜歡靠自己打造世界。

他們各有自己的角落,自己就是世界的中心。

 

而在這個世界掌權的人

只需將他們分開,不使他們有團結的機會

就能輕易掌權

以充裕的物資、物質、娛樂、飽足就能滿足他們基本所需。

 

然後這一個世界就由他們重新開始

但在弱勢社群看來,他們也只是跌進另一個框框,重蹈覆轍只是時間的問題。

 

Age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