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記

《一個月的旅居,自由感受曼谷!》第二十二天(2)

既然我這房子用來出租給遊客,自然裝潢得舒適時尚。有時我外出,趁當地住戶打開了門,便偷瞄他們的家—完全不能媲美我「家」!又是舊樓的感覺。

加上他們一戶至少幾個人住,要不是這裏樓底很高,可以加建閣樓,三、四,或者更多口擠在得只1、200呎的空間裏,真的很難受(所以香港人很慘…)

我瞄到一戶鄰居的閣樓放了像是雜物,地下鋪了一張床褥,半個居住空間就這麼沒了。

而我一個人便住了別人一家人住的空間…頓感到自己很幸福。

我的隔壁也是出租屋,門外放著鞋子。我真想問他/她到底有沒有聽到噪音。

我從小到大都沒有把鞋子放到屋外的習慣。我總覺得會被偷!但我很多鄰居都會放,大概因為泰國不能穿鞋進入室內的地方,像日本人。

本來我也很想遵守,進屋趕快脫下來放在門的附近,但有時候例如洗完衣服想去買水,難道又脫鞋進去只為拿個瓶子,然後又大費周章再穿鞋嗎?有時只是忘了拿東西,或是想洗洗手,我便藉沒有人知道看到算了。

樓底這麼高,相信誰也會建閣樓,多一半空間!我住的出租屋便用來放了雙人床,還有空位做個休息空間。

《一個月的旅居,自由感受曼谷!》第二十二天(2)

我常常都會想到底蚊子有什麼作用?為什麼要有這種生物?

有人研究過原來蚊子即使絕種,對世界其實沒什麼影響,但還是不要無端絕種啦。我心想牠們絕了種有什麼不好?起碼我不用咬到豬頭、豬手豬腳似的。

記得我十二歲時去考中學,等進考場前我的雙腿真的被咬到體無完膚,起碼咬了幾十口!兩條腿慘不忍睹!

一來沒想過這個校園會有這麼多蚊,二來也沒想過用驅蚊劑這些。

 

有件事我挺想說,但因為忘記了在哪天發生,所以沒找到機會說。我猜大概是十一月尾長留在出租屋,或者就這幾天,因為是沒出去的期間。

話說又是前一晚我沒買第二天的午餐,所以煮米粉、香腸肉丸,和菜來吃。

我是有點近視的人。雖然度數不高,也未至於看不到,但看電腦電視,以及外出沒有戴眼鏡的話便會很辛苦,可是一般不用看得太仔細的時候,我都不會戴。

只是煮個麵的話又怎麼需要特意戴?現在用微波爐還好,如果是用煮食爐,不一會整個鏡片都是霧了。

我之前也提過在這裏只會買容易洗的菜,所以都只會買包心菜類。這些掰開或切開後隨便沖洗一下便行,非常方便快捷。

這天中午當我在掰開那個不知叫紹菜還是黃芽白的菜,一邊掰一邊看到菜上陸續有點點綠或藍的東西,很是奇怪。在香港處理這種菜時從沒見過,挺乾淨的。

《一個月的旅居,自由感受曼谷!》第二十二天(1)

昨天玩得那麼高興,今天是快樂洗衣日兼休息。

這天晚上下了一場很大的雨。我來曼谷多天,每天都陽光普照,從沒想過會下雨。

我聽到屋外很吵,於是開露台門一看,地上濕了一大片,外頭不停下大雨。

幸好不是在白天下。

雨下了一晚便停了,第二天天氣也不差。可是曼谷的路不算很平整,尤其不是市區的Si Dan,路上不免會有些窪地,下完雨便會成了一個個水窪,養出蚊子。

我在曼谷完全沒被蚊子咬過,本來以為很多蚊。我是個超級惹蚊的人,家裏好幾個人同桌吃飯,蚊子只咬我一個!

最近的一、兩次跟我媽坐在一起吃飯,我被咬了四、五口,她卻完好無損,非常不公平!我跟她都是人,雖然她年紀較大,但無理由刺不破皮吧?血的味道真會相差很多?她的血有問題?怎麼都只咬我?

有次她被咬了一口—僅僅一口,我有點開心,不是幸災樂禍,而是覺得終於不只是我在「捐血」了,光吸我的怎麼行?

所以在曼谷沒被蚊子咬過我挺意外,連見也沒見過。

但下了這場雨,水窪養出了蚊子,我上廁所或洗澡時便被咬了!但又不能不用廁所。

幸好在室內關上了門,沒有蚊子飛進來。我很怕睡覺時蚊子在耳邊飛過發出的「V…」,我真的會整個跳起!

《一個月的旅居,自由感受曼谷!》第二十一天(6)

我對這個背包很有興趣,但我非常不喜歡啡色…同色系都不喜歡,加上背出去萬一下雨的話,這個包一定很吸水,所以沒有買。

我從這入口返回商場。

商場這邊也有食物攤檔,但不像地鐵出口那邊像夜市,而是像咖啡店,格調較高,也賣甜食糕餅主,可是我很飽…價錢也不便宜。

因為我怕高不敢搭扶手梯,所以從最上面往下逛。

具體有什麼店舖不記得了。這裏沒有Terminal 21高檔,都是賣各類衣服和時尚用品為主。但我覺得這裏比樓下那個夜市好逛,起碼多些種類的貨品,累了也容易找座位。

我也第一次看到像百貨公司的格局。

貨品我不記得,但最記得某化妝店裝潢得像公主房間,有張椅背很高、粉紅色天鵝絨的華麗椅子,有個職員坐在上面,非常寫意地看著手機,直到我進店她都還是那個樣子,到我差不多快離去她才連忙起來招呼我。

我不禁想這份到底是什麼工作?居然上班可以上到公主那樣。

一連逛了數層我累了,坐在一家運動用品店外面的座位休息。這張椅子像雲樣「一舊舊」的,形成了三個座位。它好像蹺蹺板,我一個人坐下時便有點斜向我,有另一個人坐下便平衡了;這個人走後又斜向我,感覺很奇怪!

 

曼谷三個比較著名的夜市我都逛過了。

到底有沒有彌補到我在士林夜市的遺憾?我覺得還好啦,總算見識過曼谷的夜市。

《一個月的旅居,自由感受曼谷!》第二十一天(5)

也有很多餐廳,所以並沒有很多攤檔。港幣200元的巨型蝦便是在這裏見到。

我先是吃了個芒果糯米飯。來了這麼久我都沒有吃這個名菜!

我買了一個小的,就是芒果糯米飯的味道,但也心滿意足,來泰國該做的事也做了。

我本來想吃一檔應該是泰式甜品,我不知道那是什麼和正確的名稱,也有點像台式甜品,就是不同的煮熟堅果、水果、乾果,以及西米、仙草等幾十種自由搭配的甜點,但我一到檔前便看到很多昆蟲在食物上飛,很噁心!有人說那些是蜜蜂,我沒有細看,只是覺得這麼昆蟲在飛,檔主都不做些什麼。有些影片也看過一種小吊扇趕飛蟲啦。

結果我當然沒有吃。

我看到有一檔賣水晶飾物,但我直覺覺得會很貴,也不好過去細看和問了。

其他攤檔也沒什麼特別。我本來想吃壽司,但這裏不像美食街10銖一件,覺得不便宜所以不吃。

我比較記得是有一檔專門售賣保溫杯和瓶,各種容量和款式也有,但一定不是名牌品。我這個人也喜歡保溫產品,想買卻記起行李箱沒有位置放…

這個夜市有兩邊,過一條馬路便能到對面,但另一邊都以餐廳為主,沒什麼好逛;不過這裏很有名,很多外國人來,越晚人越多。

《一個月的旅居,自由感受曼谷!》第二十一天(4)

我之後才知道全場只拍下了這張照片。包著來拍的原因也是一開了又會弄到四處和手都很髒。這個是小的芒果糯米飯,味道很一般。
後面那盒是脆皮豬手。

 

這裏有很多食物檔攤,跟出租屋附近那條美食街一樣,說得出的家常菜式都有,例如串燒、一包包有汁的菜等。

我還居然看到有脆皮豬手!原來這個也不算很罕見。

我在這層逛了一會,這裏又有大創。

有一個用來煮飯的杯子我本來很想買,170銖,在香港也有,售價35元,但曼谷這個是粉紅色的,而香港的只得黑色。

這個杯子可能不少人都見過和知道,有些影片也介紹過,用來用微波爐煮一人份的飯。不過評價不算太好,因為花很久才煮到一碗飯,先要泡米、微波幾分鐘後又要翻一下再微波,叮完還得燜十來分鐘,不如直接用電飯煲煮好了。

但我見到這東西有點相逢恨晚的感覺!在Si Dan後面那個商場的大創沒有這個杯,要不然我早可以自己煮飯了。

香港將軍澳遊記

你很難去想像香港這樣寸金尺土的地區還能看到如此景象。

那麼的悠閒悠哉,踏入的那一刻腦內甚麼也想不到,已經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撼到。


佈滿的單車徑土地彷彿包圍了整個將軍澳,隨處可見的自行車。

若說你總能在旺角看到滿街的摩托車。

在元朗看到輕鐵。

在中環看到叮叮車。

那來到將軍澳就是看到隨地側放在樹旁的廢棄自行車,佈滿了往上攀爬的葉苗,與大自然融為一體。

還有隨處可見的單車停車場,沒有私家車,沒有摩托車。只有單車的聚集地。


將軍澳被規劃的極為功能化,新式的大廈對面就是學校,再旁邊就是商業區。

在旺角的大廈你能看到大廈的牆面被厚厚的油漆包裹得坑坑洼窪,釘上一桿桿的架子。搖擺的衣服,攀附的被子和彷彿在跳動的襪子,懸掛在大廈牆壁的架上隨風飄揚。

但這裡不一樣,將軍澳的大廈全是一層層的玻璃,它們擺脫了油漆的沾染,每一個都在努力的反射著它所能及的光芒,它們向上攀爬接觸雲端,向上而生抬頭看著彷彿是一座座會散發能量的大樹在向著天空奔發,還有突出的陽台懸掛著唯一的厚重的被子。

 

《一個月的旅居,自由感受曼谷!》第二十一天(3)

本來也十分天真地以為會像香港那樣,淺綠色線和藍色兩條鐵路的站會很接近,而要注意的是每條鐵路對每個地名的叫法都不同。Asok在淺綠線叫Asok,而在藍色線叫Sukhumvit(素坤逸路)。

我對曼谷的地理並不熟悉,上網看Asok跟Sukhumvit其實是兩個不同的地方,但淺綠和藍色線的站都寫在一同個地方。

我從Terminal 21出來後,因為沒看到清晰的指示,所以一直向前走了很遠,幾乎要下橋到地面了,都沒找到Sukhumvit站。後來問了路人還是不清楚。

結果又走回Terminal 21附近。

差不多到Terminal 21的時候,我看到Terminal 21的出口有一條樓梯和一個像隧道口的物體,那應該便是地鐵站的入口吧。

我果然沒猜錯。其實從Terminal 21出來很近,只是旁邊那條樓梯,走下去便是,有點像港島線的入口,向下走還要轉幾個彎。

現在的鐵路站全都使用電子螢幕的售票機,但我覺得藍色線的售票機是最不靈敏。黃色和淺綠色線的一按便確實的位置,但藍色線的會偏了一些,而每個站之間的距離很密,很容易便會選了旁邊的站,自己想要那個卻按來按去都按不到。

地鐵站的人很多,每次購票都要排隊,在黃線和淺綠色很少要排很久。

《一個月的旅居,自由感受曼谷!》第二十一天(2)

這個就是我妄想自己能一次吃完的脆皮豬手。

 

 

可是我今天特意過來,也從沒試過這種食物,一咬牙便狠下心買了。

店員問我想堂食還是外帶。攤檔中間有擺放桌椅,買完可以坐下吃。

我當時還未吃午餐,肚子很餓,平時也能吃掉一隻豬手,只是不吃皮而已,所以很自信地告訴她堂食。

她從展示櫃裏取了一隻,我叫她拿隻小一點的。她捧在手裏,另一隻手便沿著骨開始切,切到像是一朵花—一隻豬手居然可以變成一朵花!

然後她放在碟裏,加上兩小碟醬汁,我就高高興興地捧到座位上去吃了。

這裏真的是外國人的集中地,我對面有一夥韓國人,旁邊是講國語的,還有人講英文…

我吃了一塊,皮果然很脆,不再是我討厭那種又肥又軟的噁心質感,蘸上酸辣醬更美味,也有一碟像醬汁膏(香港沒有這種東西,像很稠的老抽,帶甜味)。

我吃下去覺得像燒肉,皮不會像炸子雞的皮那樣又薄又脆,因為豬皮比較厚,而肉也不是一梳梳,肉質較乾。

《一個月的旅居,自由感受曼谷!》第二十一天(1)

在商場門口看到這張有香港明星的海報滿有親切感!有點意想不到泰國能看到香港電影。不過聽說在泰國很容易聽到《上海灘》。

 

前一、兩天看影片的時候看見胡慧沖介紹Terminal 21的大堂有脆皮豬手賣。(有時我覺得他挺厲害,常常香港泰國兩邊飛。看到他一條片在泰國拍,幾天後出的片居然是在香港拍的。即使可以「做手腳」,在一個地方拍完一堆、又在另一個地方拍另一堆才剪接和播出,看似地點換得很快,但其實中間相隔很久。但現在我去過曼谷,光是坐飛機已經要兩個多,甚至3小時很辛苦,還未算上機前的報到過關等程序。去台灣好像沒那麼辛苦。)

我看到脆皮豬手立即眼前一亮!豬手(不是煲薑醋那種沒有肉,只得皮的豬腳。豬腳我媽很喜歡吃,我卻一點都不喜歡。)我十分喜歡吃!但我是很討厭吃皮。所有動物皮我都不愛吃,只是覺得魚還可以接受,除非是炸得很脆。

我提過十分討厭吃一pat pat的東西,又軟又爛的也不喜歡,覺得很難咬和噁心。我喜歡吃硬的東西,所以喜歡吃魷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