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包

《一個月的旅居,自由感受曼谷!》第五天(2)

左邊的就是6包裝的豆奶,在便利店買的(我之前記錯了在超市買),右邊的就是我從夜市買回來的巧克力牛角包。雖然形狀不好看,但很好吃。

 

我買了叮麵碗,便去逛逛商場內的超市。這次比較仔細了,因為真會買東西。

上次說過曼谷的超市很好逛,因為闊落又少人。這家門口擺了用料很豐富的麵包,像山崎質素,約39銖一個,但出租屋附近的便利店和攤檔實在太便宜了,即使質素較次,我也買了那些。

那裏的凍肉看起來質素很好,價錢也算高(但換作港幣則沒覺得那麼貴,例如50啊、70啊,在香港算是正常,甚至便宜),但因為我沒器具煮,出租屋也只得微波爐,也不宜這樣做菜。)

我都是買了食物,例如一包包像即食麵那樣的米粉、新的橙汁等。本來想買日式拉麵,沒想到兩包已經要100銖,當然不買。

我發現外國貨有點貴,芝士、乳酪、巧克力等好些都不便宜。

《一個月的旅居,自由感受曼谷!》第五天(1)

其實也很想吃這種餐啦...(不過大家看看價錢)
這個就是我吃的定食了,才折合48元港幣!本來以為好像很少和不合口味,但原來挺好吃。豬肉片就是用燒汁炒的,右上角那碗是味噌湯。

 

我在媽的強烈說服下,去了Si Dan後面的商場,在大創買了叮麵碗。

我極少在星期天外出,在香港也極為罕有,除非真的有非出不可的事,因為我家那邊的交通超差,而星期天外面人也超多。

我沒想過因為這天是星期天而不出去,因為商場可以用走的到達,不過去到商場,人明顯多了,但絕無像香港那樣人頭湧湧,快連站的位置也沒有。

你今日食咗早餐未呀?

  ‘你今日食咗早餐未呀?’ 係繁忙嘅香港,好多香港人嘅早餐都係買一個麵包,仲要係邊行邊食,我都一個愛包之人,所以我多數都係麵包做早餐,再加上一杯醒神飲品,不論是咖啡奶茶或凍檸檬茶,就可以滿足一餐。

  現今香港係市面可以買到麵包的款式/種類都有很多很多,例如什麼湯種麵粉,什麼麻薯餡料,什麼果仁包、吞拿魚包 ……,上年係屋企附近開咗間麵包店,佢哋嘅麵包同曲奇餅都好好食,其中有一種叫《貝果》嘅麵包有好多種口味,原味、抹茶、朱古力……每款都是外面煙煙靭靭裏面鬆鬆軟軟,仲有啲口味仲加上麻薯添,口感非常豐富,試過之後就喜歡了這種包啦! 抹茶麻薯貝果、焙茶麻薯貝果,咬落去煙韌表層後就感覺到啖啖抹茶/焙茶餡料,跟隨有軟糯的麻薯,層次豐富,回味無窮,令我非常開心。

  這間麵包店雖然上年先開,但開店不久就巳經好多人幫襯,店面地方唔算大,不果包款同口味都唔少,因此有時要排隊先入到去,但人人都好耐心等買嘢。

  麵包,你又喜歡什麼款式什麼味道呢? 一般茶餐廳的菠蘿油、雞尾包,舊式舖頭的腸仔包、叉燒包,或是新興商店的麻薯包、牛角包定酸種麵包呢? 但記得要食早餐呀!因為早餐係一日開始,肚空空咁又點會有能量提供動力來處理日常工作呢!

自製麵包如何勝於外購?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香港人仍會說一句不知所謂的說話︰「捱麵包」,當時香港處於經濟發展的頂端,步入後工業時代的初期,百業暢旺。即使原有的工業式微,香港產業轉向以金融、服務、旅遊等第三產業,工人尚可轉型,經濟理論家夢寐以求的財富滴漏效應基本實現了,還有一部分人享受「魚翅撈飯」。於是吃平白的麵包,竟已是捱苦。豈知購買街上的麵包來充飢,其實尚算奢侈?

 

毋須以第三世界、戰亂時候相比,三十多年來在外買麵包,其實一直所費不菲。多年來麵包價格沒有大起大落,而是跟隨整體經濟環境,穩定上升。餅店售賣的麵包,成本包含原料、水電費、員工薪酬等,還有最高昂的租金。現在一般餅店一磅方包 13 至 15 元,個裝包 8 至十幾元一個。有人指稱連吃兩個包就飽,不過錯覺,一次過吃偏多同類食物,令人誤以為進食很多,又或部分麵包的餡料、醬汁較濃,剛吃完有油膩感,令人誤會是飽足感。如此充當一餐,不足以支持至下一頓正餐,期間也不具備充足能量以應付工作和活動。

 

有些人刻意在正餐節食,以麵包充當,奈何飢餓難耐,閒時就左拈右抓,四處找零食吃。如果零食是自行購買的,又涉及另一筆款項,而零食的價錢也不低廉。若借故刮來同事、朋友的零食,雖然可稱為免費,但身體就攝取很多不健康的物質,帶來長遠支付的健康代價。衡量過各種情況後,總之在外買包就是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