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製麵包如何勝於外購?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香港人仍會說一句不知所謂的說話︰「捱麵包」,當時香港處於經濟發展的頂端,步入後工業時代的初期,百業暢旺。即使原有的工業式微,香港產業轉向以金融、服務、旅遊等第三產業,工人尚可轉型,經濟理論家夢寐以求的財富滴漏效應基本實現了,還有一部分人享受「魚翅撈飯」。於是吃平白的麵包,竟已是捱苦。豈知購買街上的麵包來充飢,其實尚算奢侈?

 

毋須以第三世界、戰亂時候相比,三十多年來在外買麵包,其實一直所費不菲。多年來麵包價格沒有大起大落,而是跟隨整體經濟環境,穩定上升。餅店售賣的麵包,成本包含原料、水電費、員工薪酬等,還有最高昂的租金。現在一般餅店一磅方包 13 至 15 元,個裝包 8 至十幾元一個。有人指稱連吃兩個包就飽,不過錯覺,一次過吃偏多同類食物,令人誤以為進食很多,又或部分麵包的餡料、醬汁較濃,剛吃完有油膩感,令人誤會是飽足感。如此充當一餐,不足以支持至下一頓正餐,期間也不具備充足能量以應付工作和活動。

 

有些人刻意在正餐節食,以麵包充當,奈何飢餓難耐,閒時就左拈右抓,四處找零食吃。如果零食是自行購買的,又涉及另一筆款項,而零食的價錢也不低廉。若借故刮來同事、朋友的零食,雖然可稱為免費,但身體就攝取很多不健康的物質,帶來長遠支付的健康代價。衡量過各種情況後,總之在外買包就是貴。

 

最直接的取代方法就是自家製麵包,只要觀念改變,其實不難。以自行炮製的麵包代替外購麵包,首先要改變對「麵包」的理想形態之既定想像︰餅店的麵包是標準。有些來港的歐洲人表示,到訪香港前,不知原來亞洲人製作的麵包如此不健康。歐洲人製造的麵包普遍較堅實、味道淡,表示他們每個麵包之中所用的麵粉較多,而不只是靠發酵令麵包膨脹,吃下去較實在;較少甚至不加糖,蘸橄欖油、黑醋或咖啡是常見於歐陸品嘗麵包的方式。麵包是西方人的主食,有如東亞人的米飯,若在麵包加糖,吃後又不飽,就如同華人在飯中添加不必要的調味料,飯後又不能充飢,可謂麵包置於飯桌,本來就是旨在平實。

 

下一步是理解自製麵包的方法。不少人教授製包時,採用白麵粉,這是最普及的材料,又指稱按照調製需要,選用高、中、低筋麵粉,發酵方式又有多種……白麵粉屬精製食材,稱不上健康的類別,而且揉麵團、發酵較易出錯,新手本來就難以掌握。有一款食材可完全取代,就是全麥麵粉。它的價格與白麵粉相差無幾,一公斤四、五十元左右,揉搓與否不影響麵團發酵和延展狀態,因此只須與水、酵母或泡打粉(baking powder)混和,用一柄湯匙也辦得到。如有需要,可以加入適用的調味品,例如果乾、果仁、蜜糖等。用小型麵包焗爐烤焗,或用鑊隔水蒸,都可製成正常的麵包。

 

比起一手交錢一手交貨,自製麵包當然要花較多時間和精力,無法只靠付鈔,就似解決問題。然而自製麵包抵償很多外購麵包的代價,正因為自製,過程自主,成份、味道、份量,全可調配。香港人生活繁忙,多受工作壓逼,誠然不是人人可自製麵包。可是若只消一句無暇處理就放棄所有可能,代表要承受「捱麵包」的後果,更值得注意戴卓爾夫人也焗苗曲奇、煮飯,以及 hkese.net 提供甚麼尋求作息合時的路數。

 

今日我們共同見證由治及興帶來的好處,能夠吃麵包,已經深深感受「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差點獲利回吐了。若硬要找來今日可與三十年前「捱麵包」對應話語,大概就是「食兩餸飯」,但今時沒有人說吃兩餸飯是捱苦,只是經歷三年失智抗疫、嚴限堂食,以及經濟下挫,食肆倒閉,全民節衣縮食,才令經營成本低廉的兩餸飯店鋪如雨後春筍開業。今年政府推行垃圾徵費政策,外賣餐具收費,又不知兩餸飯店會遭受何等打擊。幸好香港人已學懂知足,不再因為吃平素麵包而大呼痛苦,還可學習自主自決。面對「阿茂整餅」的世代,自製麵包或可另闢出路。
 

本文由作者【海中地職人】創作刊登於HKESE,如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創作者
接觸的日益增多,不及人和事多姿多采;崗位轉換頻繁,不及世界瞬息萬變。深信思想和習慣形成觸覺,觸覺帶動技藝。海中一片地上,能做多少就多少。
回應
Blogger / 內容創作者 / 作家大招募
投稿刊登你的文章,成為HKESE 平台作家
HKESE 自由作家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