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

從影音動漫看捨言⁣/ 001/ 射鵰英雄傳⁣

從影音動漫看捨言⁣/ 001/ 射鵰英雄傳⁣
 

「我從小習武,勤學苦練,以為練就一身好武功,就能鋤強扶弱。可是到頭來,我連蓉兒還有我娘都保護不了。你說,我學這武功還有什麼用?」⁣

郭靖因武功高強,受蒙古皇帝猜忌,致使其家人受害。武功本可用於保護弱者,但經此一事,郭靖深感無能為力;尤其當他想到幾位師傅乃為英雄豪傑,卻不得善終;反之,惡人卻可以繼續作威作福。他自覺武功無以成就善,也無從抵抗惡,所以認為這武功還是不用也罷,廢了就好,在這俗世唯有渾渾噩噩,苟延殘喘。不管洪七公怎麼勸導,他也無法改變看法。⁣

直到洪七公使計令郭靖前往華山論劍之處,在那裏,郭靖目睹這樣一幕——洪七公表示自己一生只殺惡人,並且要讓惡霸裘千仞成為第232個被殺的惡人;正當裘快要被殺時,他卻被武功蓋世的一燈大師捨身相救,令裘千仞最終悔改,棄惡從善。本來,旁人如何議論裘千仞,也沒法帶他遠離作惡的路,是一燈大師讓他「看見」光明的路,讓他可作出新的選擇z另一邊廂,是這一幕讓郭靖「看見」——他終於意識到武功是可善可惡的雙面刃,端乎自己怎麼用。⁣

猶豫不決時,更要好好抉擇

「我到底要不要這麼做?」

想必大家的日常生活中,每天都會出現需要抉擇的事情,有時候能夠當機立斷,而有些時候則需要花更多時間去思考,每當在猶豫的時候,常常會有進退兩難的感覺。

所謂的「猶豫」其實就是在權衡利弊之下,可能好壞各佔一半,所以才有了猶豫這樣的行為。

就好比「減肥」這件事,已經下定決心要減肥,可是只要遇到聚會之類的活動,大部分吃的東西,熱量就會比較高一點,這時候就進入了猶豫的迴圈。

「明天要去吃烤肉,可是我在減肥」
在繼續變胖,跟堅持減肥之間來回思考。

「明天要去吃嗎?這樣就破戒了」
想要堅持減肥,但是都是一群很好的朋友,也很久沒見了,很想念他們,但是又想到自己正在減肥。

「還是明天不去,等我減肥完再去?」
可是好久沒有朋友們聚在一起了,大家時間很難配合到,好不容易找到一天可以一起出門。

在來回思考後,每一次的抉擇,
其實就會預示著未來的走向,所以堅持一種想法其實很重要。
就像在交叉點選擇右轉會回家,可以回家休息,左轉則是可以去KTV放鬆心情,要回家?還是去放鬆?

最後還是敵不過想念朋友的心情。
所以體重還是沒有往下減少。。。

【雜記】將破之碗盤

最近看到一篇網路文章配圖,印象中,作者貼出了因地震而不穩的碗櫥,裡頭的陶瓷碗盤移動得很嚴重,只差沒有親手打開,便會碎裂一地;貼文者先是拍了打開前的照片。各位讀者可以猜猜這位苦主最終怎麼做了,他是打開來了,還是沒有?

他毫不留情地打開了,碗盤猶如預期散落而破裂。而他寫下:「面對許多種可能,我終究做出了選擇,好讓我不再需要面對其他可能的選擇。」而底下留言有些人則說他過於矯情,不過是墊一塊布能解決的事,怎麼就延伸出了這麼個道理。

而我,我認同貼文者的言論也認同他。這不就是人生嗎?

面對著龐大而不確定的恐懼,我們終究選擇了,若是必然不幸,那若是在我們可以解決的範圍內,可以早點解決。不畏事難,但求在能面對的範圍中早點處理。

***

我聽著陳珊妮的<成為一個厲害的普通人>,剛才得知陳珊妮要在北流開演唱會,以她新的專輯《調教》為主題。風格暗黑,我很是開心,也很期待她新專輯的問世。

坐在軟軟的躺椅上,想著晨早與輔導老師說的那些話,覺得今天很美好。我此刻的生活中,有著將破之碗盤嗎?想來是有的,不過,我還得自己一些勇氣去面對它們。

打開來,該破的破,滿地都是,我拾起掃把,在日落前將它們清掃。再閉上櫥櫃,功德圓滿。

這一天又這樣過去了,祝好。

我是誰?

我是誰?

我是誰有許多答案,大部分答案都是我是一個(角色)。

有沒有再深思更多呢?

我們現在深入分析一下吧。

 

我代表自己。

自己又是什麼呢?

自己即是一個存在體,

感受感知到一切造就的自己。

我是用外物來分辨出來的。

我=自己

我=自己=感知

擁有意識的事物,都能感知外界,來認識自己的存在。

因此,我=自己=感知=存在=意識

 

那麼我是存在,證實有什麼用呢?

能證實所有人都是一體的。

不同意識,都有相同的感知能力,但卻在同一件事感受。

因此人存在兩面。

可以平庸,可以不凡。

可以討厭,可以喜歡。

可以愛,可以不愛。

我們都可以選擇,成為一個有用的角色,或沒用的角色。

價值是可選擇的。

所以我是誰,雖然注定了自己一定是意識,

但我的角色是誰,還是有得選擇。

一切有型無型的事物,

都是有得選擇。

 

換個講法,

父母並不是創造你是誰的人物。

是你創造了父母是誰。

你感受到父母屬於那一類型。

【雜記】繞路

來路已模糊,歸途也不明。

我得誠實面對自己,我討厭聽見刺耳的反饋,我將那些聲音拒之門外,但,若是那是良藥則必然苦口,我該怎麼面對?我將窗戶都關起來,但仍聽得見窗外工地不停的喧囂,猶如這些時日,那些令我悲傷而無能為力的嘗試。我會不會,變得更好,還是更糟糕?

我不知道繞路後,我的風景會不會比別人的更好看。現在的我,只有過少的時間與不自信,若是我從未逃出那監牢,會不會比較好?

***

我並不喜歡早晨的光線,因為它提醒我我的懶惰與不完美,我身上的傷疤見光後更加醜陋了。今天的雜記,我很誠實地面對自己了,希望這是比較好的解方。長久以來,我不斷地為自己的怠惰與內疚的傷痕找藉口,但現在看來,這樣未必有效。我也知道成為顯貴的人上人需要吃盡苦頭,但在這段旅程我不斷感到恐懼,我害怕許多事情,便使我做什麼都不乾脆。這是憂鬱症嗎?這是憂鬱症吧,但願如此。

這些日子,我一直在與自我拉鋸,我想告訴自己並不是只有成績能代表一切,但我發現似乎就是如此,我無法找到其他更便捷的方式來獲取功名,或說,功名很重要嗎?左思右想,功名能替我完成我一直以來想做的事,例如有個頭銜就能夠有足夠資本說那些故事了吧。現在的我什麼都沒有呢,金錢、名譽、內在的幸福,一無所有。

人生的作家

    「每人都是自己人生的作家。」這句說話雖然看似意味深遠,但我卻覺得有些膚淺。

 

    我們自從出生以來,很多東西就已經被決定了。例如性別、種族、家庭背景、出生地等等。如果我們真的是「人生的作家」,我們是否應該有選擇以上情況的權利?很多時,我們總會覺得事與願違,凡事都不順心,而我們總是會被迫在那些「看似是選擇」的「選擇」中,「選擇」自己無可奈何的結果。但是,我並不希望人們因為這些無法改變的事而頹廢,我更希望人們能夠在有限的選擇中,樂於作出「最適合自己的選擇」。

 

    人們的貪念,往往會使人沉淪,在一去不返的迷宮中徘徊。因為貪心,我們渴望更大的名利;因為貪心,我們不禁向世俗低頭;因為貪心,我們會希望改變那些「不可改變的事物」。就好比一條魚,妄想自己能在天上飛一樣可笑。在有限的選擇中,我們總是幻想著更多的選擇。「如果我是世界首富,我會如何生活呢?」與其渴望不勞而獲、沉淪於虛幻的「選擇」中,倒不如腳踏實地,努力「編寫人生」。

 

單身,是一種選擇

  今天看到一篇文章,「單身,是一種選擇」這句話,令人熟悉又陌生。

  記得不久前,自己剛分手,因為是已經交往了快三年男朋友,所以基本上身邊的朋友都認識他。剛分手的時候,我收到了無數來自大家得問候。「你還好嗎?」「發生什麼事了?」「有事都可以跟我們說,不要悶在心裡哦。」諸如此類,好多好多這種話,其實這些問….並沒有讓我比較好過。

  關於感情的事,我一向不會和太多人說我的想法,但當有人問起,我依稀記得,這句話也曾從我嘴中脫口而出。單身,是一種選擇。確實,而過去,我也是單身主義者。

  也許很多人不理解我的想法,但從我懂事起,我就不會把愛情當做人生必需品之一。對於我而言,愛情會是生活的潤色,卻不會在我作畫的過程中成為我的主色調。

 

話雖這樣說,但我也確實體驗過什麼叫被愛情蒙蔽了雙眼。理智和心裡真正想要的,不會永遠都一樣。

我體驗過對方有99種理由可以讓你自己清楚應該離開,但相信我,盲目的人,可以為這99種理由找出所有能夠反駁的點,並添上好幾筆離不開對方的原因。又或者,在累積了夠多失望準備離開,眼淚已經流乾了,傷痕累累,但只要他一個久違的溫柔就能讓人瞬間忘掉所有失望和委屈回到他身邊。這樣的輪迴,我持續了半年。

 

不要把時間浪費沒有用的地方,及時轉向,選擇比努力更加重要

最近參與了一個社創項目,本身打算透過社創基金的支持發展我們的社會企業,但是無奈是疫情的影響導致沒有辦法舉辦線下活動,另一方面那個社創項目所需要用的時間和精力一點都不少,大大影響了自己的生活及工作,最後我們還是決定放棄。我知道這樣跟我一直以來永不放棄的形象有點兒不同,但其實這一次的決定,我一點都沒有後悔或者懷疑。

 

為什麼呢?其實我個人覺得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底線,或者止蝕的部分。比如是投資,去到哪一個位置你要收手,去到哪一個位置你要退出,這些都是相當重要的考量。對於創業者或者追夢者也是需要考慮的,我們需要投資多少時間或者精力去完成這個計劃,去到哪個時候見到不利了,就要離開。

 

對於我來說,現在好比於在一個完全相反方向的電梯一樣,你需要用很大的力氣才可以爬上去;但是明明旁邊有一條跟你方向一樣的電梯,為什麼我們要選擇這個錯誤的方向呢?今次這個項目讓我學習了不少,特別是關於社會創新或者社會企業的知識,但是要繼續下去,彷彿就是向著一個相反方向的電梯進發;因此我們所放棄我不是目標,而是實踐目標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