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率

和舒服的人在一起,就是最好的養生

在偌大的世界中,我們都是孤獨的,只有頻率相同的人,才能看見彼此內心深處不為人知的優雅,才能相處的舒服。 

找一個讓你舒服的人,勝過一切保健品。和舒服的人在一起,就是最好的養生。 

相處舒服,是最好的朋友關係 

《易經》:同聲相應,同氣相求。水流濕,火就燥。 

和自己同頻率的人在一起,你會覺得舒服又隨意,時間總是在不知不覺間流逝,哪怕心頭多麼烏云密布,也彷彿瞬間被驅散,即使默默不語感覺也愜意。 

與頻率不同的人在一起,則渾身感覺不自在,不得不戴上虛假的面具,說著違心的話語,聽各種莫名其妙的抱怨,最後結果搞得自己心情頹喪。 

有些人你相處起來費勁,有些事你看不慣看不懂,別勉強自己。 

何必為了不值得的人生氣,何必為了擠不進的圈子著急。 進不去的圈子不適合你,費力不討好的朋友不值得你珍惜。 

莊子說: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平淡相交,聊得來,說得開,不掩飾,不累心,這是交友時最舒服的狀態。事實證明,舒服才是和朋友最好的相處模式,這樣的友誼也不會輕易消散。 

愛與恐懼的能量頻率,如何調節?

愛,是一種能量,頻率,摸不見看不見,但卻身處四周,無所不在,像空氣一樣存在著。

愛與恐懼是一體,有愛的能量是提振,恐懼的能量是降頻。

因此就像一條能量條,最盡頭的左面是愛,最右面卻是恐懼,我們的頻率就在這條能量條内左右移動,我們每天所遇到不同的事,感受有什麼,能量條內的頻率就跟著移動,大多數時候能量條都不會到最極端的愛或恐懼移動,只會移動一部分,會接近愛或恐懼,甚至平均地停留於中間。

只有停留在平均值,位於中間,才會使我們感到現實,感到剛剛好的美好,感到剛剛好的壓力,我相信大家都努力一直地把自己調頻到剛剛好的位置,而不希望過份多的愛,成為一個幻想家,並不樂意看見自己過份多的恐懼,成為膽小如鼠,一事無成,懶惰成性的無能者。

若果向愛移動多一點,便會感到美好滿足,心靜如水,還有更多更多正面的情緒,是我們心之向住的。

若果向恐懼移動多一點,負面感情情緒就會一點點爆發,例如沮喪,難過,傷心等,若有人被刺激,更會煥發成憤怒,如果有更多難以處理的事,難以解決的問題,便引發恐懼,可深可淺。

於愛和恐懼的能量條內,會生成不同種類的情緒,就像一幅腦圖,愛衍生更多正面情緒的分支,恐懼衍生更多負面情緒的分支,而愛和恐懼是這些情緒的標題,是主體,是樹幹。

《關於愛》

記得曾經和朋友聊過這樣的議題,是關於『愛』,到底什麼才稱得上是愛?這個題目也許有點過大,並且恐怕也沒有個標準答案,所以我在這裡只想談談自己活到目前為止所理解與認同的愛。

在過去,我以為當一個人非常非常喜歡並且對想得到的人、事、物,那種情感狀態就是愛,但現在我理解這只不過是一種慾望的表現。

目前我所理解的愛是不求回報的付出,是希望對方比自己更幸福快樂所表現出來的情感狀態,並且與他人無關,為什麼說愛與他人無關呢?因為愛是一種發自內在的情感流動,祂不是外來的東西,也許會受到外在環境波動產生,但絕對是出自於自己的內在,無論別人愛不愛你,你都可以去愛別人,無論小動物愛不愛你,你都可以愛牠們;無論大自然有沒有給你反饋,你都可以深愛大自然,因此愛是不包含目的性的,是可以沒有理由的,就算是一個眼神,無所作為,都可以是愛的表現。

恨也是一樣的東西,全都來自於自己內在,愛的另一端就是恨,如果沒有愛也就不存在恨,但這些都只是一種內在振動頻率的表現,想讓自己保持在怎樣的能量狀態,永遠取決於自己。

因此,時刻觀照自己的內在狀態是很重要的,當你能讓自己的愛自由流動的時候,你將永遠不會感到匱乏,也永遠不會埋怨他人,因為一切都源於內在。

關於愛,今天就先聊到這裡,我也很好奇大家對於愛的見解是怎樣的呢?歡迎留言分享你們對於愛的看法喔~

【雜記】調頻

我曾經狂妄而實誠地說,我父親猶如不再調頻的收音機,無法與我交流。原本我並不理解而感到怨恨,但我如今已經放下而舒坦,我明白他的世界已經過分堅固。許多長輩都是如此,我不想也並不願意去改變他們的思維。一方面我不認為我完全正確,另一方面,我不想改變他人長久以來的、依賴的思想。

在他的世界裡,已經有了運行的理論,面對不同的聲音,要聽入何其困難,何況是調頻。

***

今天推薦曲是楊乃文的<離心力>,詞曲分別是葛大為與黃建為,都十分動容。睡前的窗戶這麼清明,這夜晚黑得很好看,當中有一句歌詞,寫著:「不要擁抱/切莫親吻/我會粉碎/再不完整/我不存在/就沒有/消失的可能」還記得初初聽見這首歌的時候,被驚豔到了。

那種迎拒難捨的距離,十分迷人。

***

說回調頻,還記得小時候,很希望別人可以認同我說的話;但長大後,這種衝動就變得稍微淡薄了。越長越大,我發現這世界真大,不是每個人想法都能用對錯來分的。例如《心流》中提到,我們越來越難去衡量自己的標準是否正確,例如我們看見恐怖集團的犧牲攻擊,背後牽扯的是宗教至上主義時,我們難以說這是正確或錯誤的。另外,較少希望別人完全接受自己的言論,還有一點,就是我不敢確定我說的必然正確,未免貽笑大方,我乾脆閉口不談。